圖為2020年6月拍攝的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新華社記者 馮大鵬攝
小浪底給了一個新希望。小浪底水庫主要水面位于洛陽的孟津縣小浪底鎮小浪底村,隔着一道邙山,南距洛陽市區17公裡。隔岸就是濟源坡頭鎮蓼塢村。一個小浪,一個蓼塢,從鎮名和村名上就給人以詩情畫意。從橫向看,小浪底西距三門峽130公裡,東距鄭州花園口鎮115公裡,是黃河峽谷的最後一道出口。它的上遊穿越中條山和王屋山峽谷,全長約130公裡,周邊是古老的垣曲、平陸和夏縣,也都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黃河小浪底工程是黃河中遊向下遊過渡的關鍵工程,屬國家“八五”重點項目。1997年實現截流,2001年竣工,水面總面積272平方公裡,庫容126.5億立方米,有效庫容51億立方米。它吸收了三門峽水庫的經驗和教訓,以防洪、防淩、适時排沙減淤為主,兼顧供水、灌溉、發電,總裝機容量180萬千瓦,是三門峽水庫蓄水的數倍,已經安全運行20個年頭。
正趕上小浪底水利樞紐汛前排沙。這是小浪底一年一度最壯觀也最令人激動的場面。大壩兩面人山人海,不比錢塘觀潮差許多,3個大的排沙涵洞齊開,3條黃龍騰起裡,舞出3條弧線,連續不斷地躍入河面。壩前的河水打着回旋,天空中隐隐約約現有彩虹,岸上人群發出一陣陣歡聲。
根據原規劃,現在的庫區會被沙淤滿,但目前的積沙不到規劃的一半,主要是因為人工制造洪峰,定時沖洗泥沙,一邊騰出汛前庫容,一邊激流沖沙,讓下遊的河水裹着泥沙,流向出海方向。
小浪底大壩還有一個重大功能,就是化解黃河流淩帶來的風險。黃河流過的地理緯度,南北相差15度以上,淩壅一旦形成,其危害并不亞于沙壅。一般地說,黃河上遊流淩多發地區在河套包頭地區,對付淩壅最常規的辦法,是“炸河”。黃河下遊的淩壅,自南至北,自東至西,形成了很大的逆向推力和阻力,小浪底水庫發出的人工水流,可以适時進行對沖,加速流淩向出海口移動,有效化解風險。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去看,這都是一個造福性的大工程。
看小浪底沖沙,是從北岸濟源去的。那裡的王屋山,不僅是古代寓言“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地,也有唐代道士詩人司馬承祯創立的道觀“陽台宮”。司馬承祯是李白的道友和詩友,是盛唐“方外十友”之一。他的修道與“方外十友”中的另一位盧藏用,目的很不相同,後者是以隐求仕的“終南捷徑”發明人,所以同是道友,李白更看重和尊重司馬承祯。司馬承祯曾經隐居在剡中天姥山斑竹街,李白第一次遇到司馬承祯,也是在斑竹街。司馬承祯後來在王屋山創建了“陽台宮”,唐天寶三年後,李白與結識不久的杜甫一道去“陽台宮”看望司馬承祯,不料他已仙逝。李白手書了《陽台宮》帖留在那裡。據說這是李白流傳下來的唯一手澤,已被博物館收藏。
濟源的文化遺迹很多。鄰近小浪底的轵城鎮,是戰國時代俠士聶政的故裡,郭沫若曾有《棠棣之花》曆史劇演繹了他的故事。古四渎之一的濟渎廟在廟街村,那裡有曆代帝王祭祀濟水神的宏大古建群,約有36處400間。古濟水在太行山南麓發源後,一直伴着黃河,但也曾經獨立入海。有一種相傳已久的說法,古濟水三潛地下三出地面,東源進入黃河底下,又從黃河南岸冒了出來,而且是濟清黃渾,各流各的。這個說法雖然令人生疑,但它留下的一串濟甯、濟南、濟陽地名,證明了濟水的流向。
然而這裡既沒有喀斯特地質結構,下遊也沒有穿黃的出口,所以三潛地下,幾無可能。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更無科學依據。因此隻有一種可能的情形,濟水一支流入黃河,另一支進入太行山西麓,與源出北太行涞源的大清河彙合,同黃河大緻上平行或交叉流動入海。所謂《禹貢》的描述,“導水東流為濟,入于河,溢為荥,東出于陶丘北,又東至于荷,又東北會于汶,又北東入于海”,完全可以有多種理解,即“入于河,溢為荥,東出于陶丘北,又東至于荷”,其實是黃河水溢為荥澤和菏澤,“會于汶,又北東入于海”,則是它的幹流合于後來的黃河。今人的研究結果,也是從8500年前開始,濟水與黃河并不相交,倒是黃河的扇形擺動,讓濟水的下遊河道,最終與現今黃河河道合在了一起,其中經過許多曲折,而公元1855年黃河銅瓦廂決口,使南流700年的黃河回歸北方,濟水終于消失。
唐代詩人李欣有一首《與諸公遊濟渎泛舟》的長詩,起首幾句是“濟水出王屋,其源來不窮。洑泉數眼沸,平地流清通。皇帝崇祀典,诏書視三公。分官禱靈廟,奠璧沉河宮”。其詩也沒涉及濟水具體流态和流向。曆代帝王在這裡隆重祭祀,廣修宮廟,自有其用意,而曆代文人渲染三潛而強調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也是出于以“清流”自況的比拟。
在一個時期裡,濟水在湖北郢城分流為南濟水(南清河)和北濟水(北清河)。南濟水在鹹豐五年黃河北移前,稱為牛頭河,北濟水(北清河)就是與涞水彙合的大清河。有道是“水清莫如濟”,這就是大清河的水流特征。但晉人郭璞《山海經》注文中也顯示,在東晉時代,濟水在黃河之南,其水淺而難以通航,可能已經被移動過的黃河泥沙淤塞。
比較令人多思的是,從河流傳遞的中華滿天星的古文明分布,濟水流域與黃河流域有着緊密的文化源頭對流性,比如龍山文化與仰韶文化的會合交融等,離不開這兩條姊妹河的關聯。濟水的确是黃河的小妹,古人将其列入“四渎”之一,并非沒有道理。尤其在漫長的歲月裡,黃河與濟水就在小浪底的峽口相會相别過,共同上演了華夏文明在東部舞台上的神秘曆史童話劇,其間充滿了黃河與濟水的依戀之情。
從濟源到小浪底北岸,有21公裡路程。看過汛前排沙,回到湖邊。放眼望去,打眼的不僅僅是開闊的水面,仿佛到了浙西“千島湖”裡。往大處看,有西霞院反調節水庫、張嶺半島等,細處則有新命名的許多景點,有的是明顯的人工景觀點和旅遊設施,如“雕塑廣場”“紫藤長廊”“小小黃河”“櫻花島”“相樹林碼頭”,有的則是舊日景象的新容再現,比如“黃河故道”和“月牙湖”。但是,最令人向往和喜歡的,還是小浪底的“三峽”。
小浪底“三峽”在大壩上遊20公裡處,需要坐遊船過去,這是黃河上最後一組“三峽”,名字分别是“八裡峽”“孤山峽”和“龍鳳峽”。“八裡峽”舊名“八裡胡同”,露出水面的山崖筆立如削,很像是當年三門峽的人門再現,但不複再見激流。“孤山峽”隻有一座峽形孤山,比較開闊。“龍鳳峽”一如其名,還能看到其時河流盤山繞嶺、龍飛鳳舞的山形走勢,懸在崖上的“九蹬棧橋”,也顯示了昔日山峽口的險要。看得出來,在小浪底大壩修建之前,這裡的黃河河道,不是在寬灘窄谷裡奔流,就是在群山峻嶺中回環,除了船家和馱夫,外人難得一見。小浪底水庫修建,讓它們露出上半身的身影和真容,在這裡,聽到的并不是面對長江三峽景觀變化時發出的一兩聲“歎息”,更多的是對工程的贊美。在黃河中遊的出口,又見到了3個峽,這對誰,也是一個料想不到的意外收獲。
小浪底水庫會不會造成周邊小氣候變化,自然是會的,至少是河陽地區空氣濕潤起來,周圍的樹木更綠了,長期效應還看以後。雖然在全國的水庫大壩中,小浪底的水面并不是特别大,但它的湖面,再加上三門峽庫區和窄口庫區的水面,也有600平方公裡,這樣一個人造的梯形湖泊區,會對四周小範圍的氣候變化産生大的遠期影響。
小浪底水庫坐落在太行山南麓,山形如屏,原本就是一個窩風擋寒的植物繁茂地區,在它西邊的沁河中遊,有着北方唯一的野生猕猴群,在焦作南面的博愛縣,也有北方最大的一片毛竹林。這是魏晉“竹林七賢”的雲遊之地。這樣一個原生态,再加上小浪底以上“三門湖盆”大水面,太行山南部生态環境進一步優化,也會是必然的。
作者:馮并
來源: 經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