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起來,白蟻和螞蟻的長相和生活習性都差不多,其實它們之間是有區别的。陸地昆蟲之王:螞蟻
如果周圍有昆蟲活動的話,你可以做個小小的統計,你會發現,大多數情況下,你看到最多的就是螞蟻!當然,前提是你要把所有的螞蟻都認出來,因為有些螞蟻看起來不太像螞蟻,比如它們群體中的生殖蟻。
生殖蟻是有翅膀的螞蟻,這對翅膀是它們飛向遠方、開創新巢群的工具——每年固定的季節,生殖蟻都會爬出巢穴,在空中交配,然後雄蟻會在筋疲力盡地死去,而雌蟻則會選擇一個合适的地方,在那裡開掘巢穴,繁育後代。
這時候的雌蟻會折斷翅膀,成為蟻後,它所哺育出的第一批螞蟻都是工蟻,之後,有些種類的螞蟻還能産生兵蟻,等巢穴成熟後才能産生生殖蟻。
螞蟻在距今不超過1.2億年的早白垩紀演化成功,其祖先很可能是土栖蜂類,所以它們長了一張“蜂臉”。
螞蟻因細緻的社會分工而立足昆蟲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統治者,沒有其他昆蟲能夠撼動它們的統治地位——據估計,它們占到了世界動物總重量的10%,與人類總重量大體相當。在雨林,螞蟻可以達到動物總量的15%–20%,每公頃土地中就含有800萬隻螞蟻和100萬隻白蟻。
螞蟻是陸地無脊椎動物的主要捕食者,不管是蚯蚓還是昆蟲,不管它們有尖牙利齒還是巨螯毒針,隻要螞蟻能追得上、夠得到,就會傾巢而出,毫不猶豫地發起攻擊,将它們殺死肢解,最終搬回巢穴作為幼蟲的口糧。
更有一類号稱行軍蟻的螞蟻,專以遊獵為生,數以萬計的工蟻們如同一條小溪,緩緩流動,兵蟻在外圍警戒,工蟻則在内部行進,“水流”所到之處鳥獸也退避三舍。
而在雨林,一些昆蟲為了避開螞蟻,甘願選擇螞蟻很少活動的夜間出來活動。螞蟻也是生态系統的清潔工:它們撿走所有可以吃的東西,甚至人掉落的頭發上的油脂也不放過。它們因此得了一個“昆蟲拾荒者”的綽号。
螞蟻對土壤的影響也非常顯著,蟻巢不斷産生的糞便是土壤的肥料,四通八達的通道也曾強了土壤的透氣性,同時還在巢穴中造成了獨立的小氣候,使得大量的土壤昆蟲能在其中生存。螞蟻将泥土從地下帶上地表,所翻動的泥土總量絲毫不比蚯蚓遜色。
螞蟻甚至有能力幹預植被的分布,改變地表的景觀。在拉丁美洲熱帶地區,吃植物和種蘑菇的切葉蟻是當地主要的食草動物,其威力不亞于草原上的牛羊。我的朋友、著名的螞蟻攝影師亞曆山大·魏爾德(Alex Wild)博士曾經感歎:“我對于它們(切葉蟻)是既愛又恨,它們真的是非常有趣的生物,但是它們也會做出諸如在一夜之間搬走我整個菜園的事情。”
即使在衛星地圖上也清晰地看到龐大的蟻巢和周邊荒蕪的景象,以至于很多螞蟻研究者是對着“Google地球”的衛星照片尋找切葉蟻老巢的。這些勤勞的小昆蟲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影響着整個地表生物圈。
地下的纖維分解者:白蟻
白蟻也被稱為“蟻”,但它們和螞蟻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盡管我們也能在白蟻巢穴中找到工蟻、兵蟻、有翅生殖蟻和蟻後,但是,我們還能找到蟻王!白蟻的雄蟻可沒有像螞蟻的雄蟻那樣在交配後悲慘地死去,相反,它要和蟻後相伴一生。
白蟻是蟑螂的近親,要比螞蟻古老得多,它們剛剛經曆了近幾百年來最慘痛的事件——它們曾經引以為傲的宗門,昆蟲分類學上的名門——等翅目(Isoptera)在2007年被因伍德(Inward)等人撤銷,所有的白蟻被歸入了蟑螂家族,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社會性蟑螂。
盡管螞蟻和白蟻起源不同,但社會結構卻極為相似,這類不同起源的生物向類似方向演化的現象,被稱為趨同進化。
如果我們深入觀察,就會發現螞蟻和白蟻之間存在着諸多不同。
螞蟻的體色一般比較深,褐色和黑色最為常見,有時會有紅色和黃色,極少見其它顔色;而白蟻則主要是淺色的,偶有黑色,但極不常見。
白蟻的體壁薄,隻有頭部和靠近頭部的少量背闆是堅硬的,肚皮都很柔軟。螞蟻的觸角第一節很長,結果看起來如同兩條腿一樣,而白蟻的觸角則很均勻,呈現出“念珠狀”。
如果繼續深入比較,盡管螞蟻和白蟻的工蟻(含兵蟻)都不能生育,但是螞蟻的工蟻是發育不良的雌性,而在白蟻的工蟻中,既有雌性又有雄性。
還有,螞蟻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屬于“完全變态發育”的昆蟲,從成蟲開始才負責打理巢穴事務;而白蟻隻經曆卵、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是“不完全變态發育”的昆蟲,它們從若蟲就開始幹活了——白蟻巢穴中是有大量“童工”的。
白蟻也是生态系統中的狠角色,它們能利用體内共生的微生物分解極難消化的木質纖維素。這些小動物日夜不停地啃食倒伏的木頭、将木料運入地下,避免了植物腐敗對生态系統造成的影響。
但是這些小動物太勤快了,以至于熱帶地區的土著居民不得不頻繁地蓋房子——那些木房很快就會因為白蟻的工作而坍塌……在我國也有“千裡之堤潰于蟻穴”的說法,不過好在白蟻沒有像螞蟻那樣開發出抵禦嚴寒的手段,重災區往往隻在較溫暖的地區。
但是你也許想不到,盡管大多數現代白蟻是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但一些原始的種類,比如澳洲的達爾文澳白蟻(Mastotermes darwiniensis)幾乎是雜食動物,而且在很多地方都報道白蟻有過分解和啃食骨骼的行為。
白蟻頭
不久前,我們在距今1.95億年的早侏羅世恐龍骨骼化石上曾經發現過有奇怪的生物遺迹纏繞,經過對比後,我們認為最可能的造迹者就是白蟻。
在之前的一些研究中也曾在恐龍骨骼上發現了白蟻的齒痕。也許在恐龍時代、甚至更早的時期,螞蟻尚未演化完成,一部分白蟻種類很可能如今天的螞蟻一般,作為動物屍體的分解者而存在。
撰文/冉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