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間盤突出是最為常見的骨科疾病之一,好發于中老年人,但由于不良的坐姿、缺乏運動等原因,很多中年人和年輕人也中招。像骨科的疾病,比如腰間盤突出,頸椎病等,民間都流傳着一些小妙招,就比如去年引起熱議的,把脖子吊在肩上鍛煉頸椎,做的人怡然自樂,但看的人心驚動魄,後來不少醫生紛紛出來說明這種鍛煉方式的弊端,很多人才放棄。對于腰間盤突出的民間小妙招,有一個是用的人比較多的,那就是爬行。
正如下圖一樣,爬行就是就是四肢着地,學習動物爬行的方式,一開始公園裡出現有人在地上爬行時震驚了不少人,有些人還調侃這是“狗爬式,不過更多的人則是不理解這種“爬”的行為是幹什麼,詢明原因才知道是做減輕脊椎壓力,鍛煉腰背肌肉、緩解腰部疼痛的鍛煉,也讓一部分人疑惑不已,這樣看似滑稽的鍛煉方式真的有效嗎?
正确的爬行鍛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腰椎疾病,但并不建議使用。我們在不同的姿勢下,腰椎所要承受的力量都是不同的,就如坐着、站着、躺着三種姿勢來說,站着要比坐着受力小,躺着要比站着受力小,對于腰間盤突出患者來說,能躺着不要站着、能站着不要坐着,如若采取了不正确的姿勢導緻腰部受力過大,對腰椎的恢複非常不利。
之所以認為爬行适合緩解腰部不适是因為,當我們在保持爬行姿勢的時候,腰部是挺直的,腰椎所承受的壓力相對較小,這樣确實可以減輕腰椎的壓力,增加腰椎的穩定性,但是腰間盤突出患者想要通過這個來改善病情,還是不建議這樣做。首先想要做到正确的動作并不容易,如果患者沒有采取正确的爬行方式,盲目地爬,用力位置不對,不僅不能起到鍛煉腰部的作用,還可能會損傷膝蓋、肩等關節,尤其是是在腰椎間突出症急性發作期間、腰間盤突出情況嚴重或者是伴随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使用這種鍛煉方法。可見,爬行并不是一個安全系數較高的鍛煉方式,為何不選擇其他簡單又安全的動作呢?
1、倒步走
倒走也是治療腰間盤突出有效的鍛煉方式,人在倒步走的時候能夠鍛煉腰肌,增強腰椎的穩定性和靈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和緩解腰間盤突出症狀,此外,倒走時人的大腦不停地運作,還可以有效的提高記憶力,增加身體的平衡性,不過要提醒的大家,這個運動雖然簡單,人人都會,但是由于我們不能看見身後方的路況很容易發生危險,盡量選擇人較少且平坦的路,每天走30—50分鐘最為合适,中老年人在運動時候一定要注意倒走速度不可過快,腰部保持放松狀态、膝蓋盡量不要彎曲、手臂自然擺動、腹部收緊用大腿肌肉發力讓身體保持,如果身體沒有保持住平衡摔倒了,那将會造成嚴重性的傷害。
2、仰卧蹬車
就是大家經常說的“空中蹬自行車”,這不光能減肥,還可以鍛煉身體的核心力量,鍛煉腰腹,使得脊椎得到休息,脊椎周圍的肌肉力量得到加強,增強脊椎的穩定性。患者可以抽出時間做一做,而且由于這個動作對場地沒要求,直接躺床上做或者在沙發上做都可以,安全性相對較高一些。需要注意的是在蹬腿的過程中腿部要伸直,做向上擡起蹬自行車的動作,每天10——20分鐘,早晚各一次。
腰間盤突出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緻病原因很多,在治療前最好先清楚緻病原因再做針對性的治療,以免盲目治療加重病情,在腰椎疾病發作期間最還的治療方式的卧床休息,所以,這個階段的患者一定要多休息,避免勞累。
參考資料:
1. 《不走尋常路!學習動物爬行稱是治療腰間盤突出,是真的嗎?》·光明網·2020.3.11
2. 《外科醫生教導:應對腰椎間盤突出,可多練這套動作,比吊單杠好》·生命時報·2020.10.1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