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島曾說:“從賣氣球的人那裡,每個孩子牽走一個心願。”
頓時,一個美好的畫面展現在眼前,仿佛心緒都通透了。
面對愛情,好的心态便是即使成年,心境亦如孩童般純淨,充滿期待。
有人說沒有浪漫,愛會枯掉,沒有尊重,愛會消失。但人生、感情中摻雜的東西太多,很多時候是無法用語言的力量來描述、衡量的。
生命中總會遇到那樣的一個人,他原本就沒有義務要對你好,可實際上他卻把自己全部的溫柔都給了你。
有些感情,出現的就是那樣突如其來,甚至會讓人莫名其妙,這就是緣分的魅力。
想要在感情裡尋找一份正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這并不是我們努力,就可以實現的。
而對方是不是你的“良人”,就有些判斷依據了,可以看這三個方面。
雙方面的付出,會讓人感到窩心;感情中單方面的付出,會讓人活得很累。
《大秦賦》中的冬兒喜歡嬴政,可是對方隻是拿她當姐姐,她一刻也不曾感受到嬴政的愛。
而嬴政的心裡自始至終都裝着另一個人,沒有辦法在一起,卻又放不下忘不掉。
愛情是需要雙向奔赴的,一味單方面的付出,注定隻能成就一個悲劇。而付出的那個人,真正感動和傷害的不過隻有自己罷了。
這樣的愛情,出現在電影裡故事中的時候,總是可以用主觀意願修飾得很完美。在現實生活裡,卻落得一敗塗地。
默契,是與生俱來的,也是相互用心關注方能修來的。
好的遇見是彼此付出、關心、懂得。愛情中最難得的就是你說的他都懂,他做的你也可以完全感受得到。
見到的第一眼,彼此間就有一種熟悉的感覺,進而上升到相互的心動,這是難得的緣分。
每段感情都有自己的評判标準,而你現在所擁有的這段感情是封閉了你的世界,還是打開了你的眼界,在你心中自有定論。
心理學家羅傑斯在《羅傑斯著作精粹》中,講述過這樣一個案例:
一位女性在婚姻中接受了賢内助的角色,按照丈夫所希望的方式去生活。打理家庭、參與丈夫感興趣的話題、放棄自己曾經的興趣……漸漸地失去了自我。
她也曾嘗試,把彼此的生活引導到自己喜歡的方式上,但丈夫都無動于衷,甚至有時絲毫沒有察覺她的心思和無奈。
最終,這位婚姻中曾經的完美主婦,需要依靠看心理醫生度日。
婚姻裡,我們成就一段感情,是為了讓彼此的世界更加廣闊,而不是為了讓對方變成乞求愛的仆人。
人性隻有在自己所愛的人面前,才能盡顯善的一面。如果當我們充分了解對方的“劣勢”之後,未來的計劃中依舊還給彼此留有位置,那麼無疑是真愛了。
生活艱難,人情薄涼,但在美好的感情之中是沒有真正的嫌棄的,有的隻剩與對方共度餘生的心。
《小敏家》依照小說中的内容來看,陳卓自己創業,一路很艱辛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卻不幸患上了癌症。而劉小敏在他生病期間,一直不離不棄地照顧他。
兩個人之間,緣分的牽絆,緣于一顆要與對方共度餘生的心。
誰與誰有緣分能夠白頭偕老,并不是許下的承諾就可以真的一輩子不分開了。有些夫妻吵吵鬧鬧,過了一輩子,有些看似相敬如賓,最終卻落得勞燕分飛。
“見微知著”,兩個人是不是真正的靈魂伴侶,是否有緣共度餘生,細節是騙不了人的。
張愛玲如是說:“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遇到了自己認為喜歡的人,就會不由自主地為那個人去付出自己的一切,去無條件地對她好,隻願意她能夠開心快樂。”
我們這一生,也許會與很多個異性之間發生交集,與你相識的異性可以算作你的“異性緣”。
但無論遇到多少人,真正屬于你的正緣隻有一個,而這份緣分會一直陪你到老,彼此給對方一份安心,一份依靠。
在感情的世界裡,想要遇到良人不易,有很多人終其一生也未找到他的正緣。
一次便可以愛對的感情,人人都渴望,但大多數情況下對的那個人,從來都不會那樣輕易地出現。
但無論怎樣,如果你生命中有這樣一份正緣,有那樣一個為你等待的良人,即使兜兜轉轉,也終會相見。
正如錢鐘書先生所說:天下就沒有偶然,那不過是化了妝、戴了面具的必然。
-END-
世界那麼大,感謝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筆有溫度、為情發聲,一個熱愛文字的不典型寫作者,邀請你共同感知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