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是 1885 年被發明的,但是概念車這個概念,1938 年才出現。
哈利·厄爾作為通用汽車的藝術和色彩部首任主任,在 1938 年發明了别克 YJob 概念車。在 20 世紀 30 年代,YJob 的未來感确實是太突出了,在當時的汽車設計全部都是 4 個輪子頂一個豪華馬車的設計風格下,YJob 用了嵌入式頭燈、電動車窗、水平水箱護罩、與車身齊平的門把、電動活動頂篷,這些配置在現在看上去也就那麼回事兒,但放在 80 年前,是絕對的領先設計。
所以後來廠家們都紛紛效仿通用的方式來推出概念車,比起單純概念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在之後的量産産品上,更多的用上概念車的先進設計和技術。
後來概念車的概念稍微有點跑偏了,成為了工程師和設計師們的遊樂場,用遠比正常研發成本低好幾個量級的成本來展示想象力,卻逐漸失去了概念車最早的初心:為人們展示未來趨勢,那種不是憑空想象,而是真正短期内就可以實現的未來趨勢。
所以進入 21 世紀後,廠家們設計概念車的方式就都收斂和克制了很多,不再天馬行空,而是真正把自己已經擁有的,但是暫時還不太适合量産的技術展示出來,以實現效率最高的作用:告訴消費者,别着急買别家産品,再等等我家的,你看我這個概念車是不是挺酷?接下來你能買到的車也這麼酷,我展示這個技術是不是挺好?接下來你能買到的車也能用上這個技術。
對于普通人和等等黨們來說,概念車還是太遙遠了,汽車不是一個說換就能換的快節奏消費品,車企們造車也需要經過一個長達 3-7 年的研發和驗證過程,所以概念車的概念到現實還是有點太慢了。
但是消費電子行業則完全不一樣,廠家們展示的概念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可以真正推向市場,一款概念機型的首發,也意味着廠家向消費者在傳達一個類似于車企做概念車一樣的觀念:别盯着現在市面上剛發布的那幾款産品, 都還不夠好,看看我這個。
2020 年旗艦機應該長什麼樣?雖然今年的 MWC 因為疫情取消了,但是 vivo 還是按照過往兩年的慣例,在 2月底的時候拿出了今年的 APEX 概念機。
APEX 2020 作為一款概念機型,還是名副其實的,因為其搭載的關鍵技術都是現在市面上的手機所沒有的。
首先是屏幕,全面屏的概念已經很多年了,但真正體驗完美的全面屏還沒有,别說完美,光是解決保證屏幕屏占比盡可能大的同時,保證前攝像頭和聽筒都夠廠家們費勁的了,做折疊屏耐用性不好,做曲面屏容易誤觸容易邊框割手還容易影響屏幕邊緣顯示。
所以 APEX 2020 在屏幕上用了一個新思路,第一次采用了一個超級一體的屏幕,将一塊6.45英寸的屏幕包裹于機身上,左右顯示區域彎曲角度高達120°,完全消除了正面視角中的左右黑邊和中框,也把屏幕與機身的接縫移到了手機後面,避免了邊框割手。
全面屏有了,還得解決一些因為全面屏帶來的基礎功能問題,也就是前置攝像頭和前置聽筒。APEX 2020 放棄了伸出式的前置攝像頭,保證了機身的一體性,做了一個隐形的屏下攝像頭。但把攝像頭做到屏幕下方,還是要克服很多技術難題,首先就是屏幕的透光度,透光度不好,屏下攝像頭的拍攝素質就會很差。APEX 用了全新的屏幕像素排布設計和電路設計,将前置攝像頭上方屏幕的透光率擴大到了普通屏幕的6倍,也通過一些算法的處理消除了屏幕蓋在攝像頭上方所帶來的一些光學幹擾。
至于前置聽筒,APEX 2020 采用了第三代的屏幕發生技術。用機身震動來代替聽筒發聲的手機前幾年也已經出現過,但是因為技術限制,機身震動發聲這一技術的問題在于音質太差且指向性不好,也就是你打着電話,外面還是能聽到對方說什麼。vivo 用了電磁驅動的屏幕發聲技術,可以更好提升低頻和聲音指向性。
另外 vivo 對現在很多廠家已經在用的潛望式長焦鏡頭設計也做了改變,通過對模組的優化設計,把整個潛望式長焦攝像頭的厚度縮減到了 6.2mm 厚,解決了用潛望式攝像頭的手機機身會非常厚的問題。另外也通過優化的多幀算法功能,讓5-7.5倍連續光學變焦功能拍攝素質更好。
雖然現在大部分旗艦級智能手機的主鏡頭都有光學防抖,但是因為其防抖結構隻能應付平移防抖的抖動,對人們手持拍攝時候容易産生的手機傾斜搖擺這類的旋轉方向防抖效果并不好。受到變色龍眼睛的啟發,vivo 給 APEX 做了一套全新的防抖結構,可以更好應對手持拍攝時候最容易出現的兩手來回傾斜抖動, 比之前普通的光學防抖能力提升了 300%,再配合一定程度的電子防抖,手機拍攝穩定器這種實體硬件對于愛好拍視頻的手機用戶來說,就幾乎不需要使用了。
除了拍攝的硬件能力,軟件上的實時路人消除以及人像聲音追焦也可以讓普通人用手機拍攝視頻的門檻進一步降低,讓手機拍攝的能力對專業的相機以及錄像機有了一次降維打擊的機會。更好上手。
至于在消費者如今同樣很在意的基礎功能上,60W 無線快充讓無線充電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變得有用。
畫餅營銷?絕不是概念機真正意圖vivo 做出這樣一款配置和功能完善的旗艦機概念機,很容易在網絡渠道被人當做是一種畫餅營銷的行為,畢竟再強的技術展示,都容易面對一句:技術厲害又怎樣?不還是現在不賣。
但實際上,從過去兩年的 APEX 概念機發布來看,一方面是 vivo 能從概念機的發布就獲取一些真正的消費者意見,方便後續旗艦機研發時候平衡側重點,另一方面是 vivo 在 APEX 機型上所展示的概念,大部分在半年左右就可以讓消費者在後續推出的 NEX 機型上所體驗到。
2018 年 APEX 第一代發布,極高的屏占比和伸出式攝像頭成為了之後各家量産旗艦機的主流設備,首次探索半屏屏幕指紋,真正解決了全面屏手機指紋識别器隻能放在機身側面的問題,在不改變用戶原本使用習慣的基礎上,很快在整個智能手機市場實現了技術普及,而 APEX 2019 發布時,又通過9颠覆性的堆疊設計,最大限度縮減了機身内部堆疊空間,前瞻性解決5G手機内部堆疊複雜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在量産旗艦機搭載這些前沿技術之後,vivo 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内,讓這些看似昂貴且高端的技術成為主流配置,下沉到自家的中端機甚至是入門機上,讓每個購買預算區間的消費者都有機會盡快體驗到先進技術。
APEX 對 vivo 的意義,和車企們做概念車的意義是一樣的:都是向消費者展示自家對于創新的投入以及創造力的重視。也是接下來一年,國内智能手機可量産旗艦機的技術風向标。
而對于消費者層面,看到這樣的技術展示,就可以在自己心中對短期内的智能手機發展心裡有個相對清晰的概念,在這樣一個智能手機同質化嚴重的時代,評估自己的剛需,少花冤枉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