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言文翻譯答題技巧

文言文翻譯答題技巧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7:02:43

文言文閱讀,翻譯句子是必考的一種題型,一般考兩句翻譯,每句2分,共4分。這種翻譯題,命題者很少拿那些閱讀起來沒有什麼難度的句子讓考生翻譯,會被命題者選來做考題的句子要麼是句子裡有些不好理解的重點詞,要麼就是這個句子的句式比較特殊,其中倒裝句這種特殊句式就備受命題者青睐,常被命題者選來出題。

翻譯句子一般以直譯為主,但文言文的倒裝句,在翻譯時,因其詞序不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如果不先調整順序而采用直譯的方法翻譯,就會犯語法錯誤,讀起來不順。遇到這種情況,就要根據現代漢語語法調整順序後再進行翻譯,這樣才能正确。下面小編就從常見的幾種倒裝句式,分别講講它們的翻譯方法。

文言文翻譯答題技巧(文言文閱讀翻譯題)1

一、謂語前置句

謂語是對主語動作或狀态的陳述或說明,指出“做什麼”“是什麼”或“怎麼樣”。現代漢語裡,謂語動詞的位置一般在主語之後。文言文也是這樣,主語在前,謂語在後,是文言句子的常式,但文言文在感歎句或疑問句中,為了突出謂語或表達某種感情,有時把主語、謂語的順序颠倒過來。即将謂語放到句首,加強感歎或疑問語氣,在翻譯時遇到這種情況要把主語、謂語的順序颠倒過來再翻譯。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這個句子為了強調謂語”甚矣”,把它放到句首,翻譯時應調成“汝之不惠(慧),甚矣”。可譯為:你太不聰明了。

又如:美哉,我少年中國。按照現代漢語的常式表達,應調成:“我少年中國,美哉”。可譯為:我少年中國,美極了。

現代漢語也有這種謂語提前的句子,如:起來 ,饑寒交迫的奴隸。沖啊,同志們。

文言文翻譯答題技巧(文言文閱讀翻譯題)2

二、賓語前置句

賓語是指一個動作的接受者,在現代漢語裡,一般放置在謂語動詞的後面。古漢語中的賓語,下面幾種情況,賓語常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構成了賓語前置的特殊句式。

以疑問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

a 謂賓倒裝

如:白雪紛紛何所似”,“何所似”是“所似何”的倒裝,古漢語中,疑問代詞做賓語時,一般放在謂語的前面,即謂賓倒裝,“何所似”可譯為:像什麼?

b介賓倒裝

如:“微斯人,吾誰與歸?”應調成:“微斯人,吾與誰歸?”,可譯為:“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又如:“何以戰?”,“何以”是“以何”的倒裝。介詞的賓語前置,即介賓倒裝“何以戰?”可譯為:“憑什麼作戰?”。

文言文翻譯答題技巧(文言文閱讀翻譯題)3

在否定句中,賓語為代詞,賓語放在動詞之前

如:“弗之怠”應調成“弗怠之”,可譯為:“不敢懈怠它(指抄書)”。

又如: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裝,可譯為“不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詞,在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前置。

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為相信自己。

有些文言句子,如果賓語要前置時,在前置的賓語和謂語間加“之”,把賓語提于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隻是賓語前置的标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

如: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蓮之愛”即“愛蓮”的倒裝,可譯為“喜愛蓮花”。

又如:孔子雲:“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麼簡陋呢”。

另如:“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可譯為“宋國有什麼罪呢?”

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表示強調

如:“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是以”是“以是”的倒裝,可譯為“因此”。“是”是指示代詞,指代前面的原因。

文言文翻譯答題技巧(文言文閱讀翻譯題)4

三、定語後置句

定語是用來修飾、限定、說明名詞或代詞的品質與特征的。現代漢語的定語一般都放在它所修飾的中心語前,古文中有時為突出修飾部分,強調定語所表示的意義,或者避免定語太長,有時也把較長的修飾語放在中心語之後,使句子節奏短而鮮明。

數量詞做定語後置

如:”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中的“荷擔者三夫”是“三夫荷擔者”的倒裝,定語“三夫”後置,以突出中心詞“荷擔者”,可譯為“三個能挑擔子的成年男子”。

又如:“嘗贻餘核舟一”中的“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裝,文言文常省略量詞,數量詞定語“一(個)”後置,可譯為“一個核舟”。

有些文言句子,把中心語提前,在中心語和後置的定語間加“之”,以突出強調中心語。這時的“之”隻是定語後置的标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

如:“馬之千裡者”,“馬”是中心語,“千裡”是定語,用來修飾“馬”,“之”是定語後置的标志,可譯為:能夠日行千裡的馬。

又如:“蚓無爪牙之利”中的“爪牙之利”,“爪牙”是中心語,“利”是定語,用來修飾“爪牙”,即銳利的爪牙,這句可譯為:蚯蚓沒有銳利的爪牙。

定語後置句的翻譯,一般可在譯文中把後置定語提到中心詞之前,使之合乎現代漢語的習慣。但也可以按原句式翻譯。

如:“蚓無爪牙之利”也可譯為:蚯蚓沒有爪牙的銳利。“荷擔者三夫”也可譯為:“能挑擔子的三個成年男子”。

文言文翻譯答題技巧(文言文閱讀翻譯題)5

四、狀語後置句

狀語後置句是文言文倒裝句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狀語是句子的重要修飾成分,狀語是謂語裡的另一個附加成分,它附加在謂語中心語的前面,從情況、時間、處所、方式、條件、對象、肯定、否定、範圍和程度等方面對謂語中心進行修飾或限制。

用“以”和“于”組成的介賓短語。現代漢語一般習慣放在謂語動詞前作狀語,而在文言文中常放在謂語動詞之後作補語。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譯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謂語動詞前做狀語。

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後置

如:“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裝,介賓結構“于帝”後置,譯為“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

又如:“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是“于敗軍之際受任,于危難之間奉命(出征)””的倒裝,介賓短語“于敗軍之際、于危難之間”後置,可譯為:“在兵敗的時候接受委任,在危難之時奉命出征”。

另如:“戰于長勺”是“于長勺戰”的倒裝,介賓短語“于長勺”,翻譯時要調到動詞“戰”的前面作“狀語”,可譯為:在長勺作戰。

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後置,在翻譯時,一般都要調到動詞前面做狀語

如:“屠懼,投以骨”為“以骨投(之)”的倒裝,介賓結構“以骨”後置。可譯為“把骨頭扔給它”。

又如:“為壇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裝,介賓結構“以尉首”後置,可譯為“用将尉的頭來祭祀”。

另如:“願陛下托臣以讨賊興複之效“中”托臣以讨賊興複之效”是“以讨賊興複之效托臣”的倒裝,介賓短語“以讨賊興複之效”後置。“托臣以讨賊興複之效”可譯為“把讨伐奸賊,興複漢室的重任托付給我”。

文言文翻譯答題技巧(文言文閱讀翻譯題)6

五、 其他倒裝句

表示強調

“關山度若飛”中 “關山度”是“度關山”的倒裝。全句可譯為:“跨過一道道關,越過一道道山”。

互文見義句

互文,即互文見義,是指在有意思相對或相關的文句裡,前後兩句詞語互相呼應,互相交錯,意義上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使文句更加整齊和諧、更加精煉的一種修辭手法。互文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上文裡含有下文将要出現的詞,下文裡含有上文已經出現的詞。翻譯時要将前後句放在一起,同時結合語境進行翻譯。

“當窗理雲鬓,對鏡帖花黃”,它的基本意思是“當窗對鏡理雲鬓,當窗對鏡帖花黃”,上文裡含有下文将要出現的詞“對鏡”,下文裡含有上文已經出現的詞“當窗”,兩個詞互相交錯,意義上互相補充,就構成了互文。用簡明的話說,這兩句詩應譯為:“向着窗戶,對着鏡子,梳理雲一樣的秀發,把花黃貼在臉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