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
錦作薰籠越樣新,
迎春猶及送還春。
花時色與香如此,
花後娟娟更可人。
——宋代 · 曹彥約
桂溪河畔,迎春花開得泛濫了,青藤長枝上一溜溜滿是淺黃色的花朵兒。
刻滿牡丹詩詞的青石護欄上,一溜溜兒幾百米,一蓬蓬紮成了堆,開成了花的垛子,宛若花的長龍,不,長城。
我俯下身子,拽起一根長藤數了數,恰恰是十九對兒花開,又九對兒花蕾。
黃燦燦的花朵,紫紅的花蕾,青綠的藤條,花與花的間隔不足寸餘,先開的花,待放的蕾,在枝蔓上均勻地排列着,在光陰裡先後地綻開着。
看着春陽晨曦下的柔柔黃花兒,這讓我想到了那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句子。
不是嗎,一寸藤條,兩對花開,開得密密匝匝。一根長藤被花和蕾珍惜着,深愛着,花戀着藤,蕾戀着開,在靜默的光陰中花開有聲有色有香。
我也從光陰裡的花兒,聯想到了光陰中的人。
你看,如果把青藤一根喻為人生之路,那麼,每一個花蕾的孕育,每一朵花的盛開,就是人生的每一個節點,就是人生的每一個過程,就會經曆風霜雨雪的凜冽,就會承受酸甜苦辣的境遇。所以,光陰裡,花有花期,人有故事。
我知道,花開燦爛了,就離花謝不遠了,不是亦如人至盛年,也會走向衰弱。不由得讓我在花前沉思起來,人呀,恰如慢慢開的花兒。就像前幾日來時,是含苞欲放的花蕾讓我急切地盼它開,是在今日,見它開繁,我又憐它衰去。
今春,見到最先開的花卉,是迎春花,也叫報春花。我開心,也樂見,我已經懂得感謝時光,感恩遇見,也知道享受花開的愉悅。
所以,我在迎春花前癡情,迷戀。輕輕的走近,慢慢的俯身,為一朵朵花兒獻上我愛的目光,為一枚枚花蕾送去心的祈福,為一朵一支一束一溜一蓬的迎春花——留影——留念——成集——成冊。
迎春花淡淡的香,香了飒爽的風,引來蜜蜂飛進花叢,一隻,兩隻……忙碌的精靈呀,我一定會留下你們的身影,别飛走啊,給你與花兒合個影。
好了,我常常把自己喻作一隻采蜜的蜂吧。因為我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不點兒、小人物,必須像蜜蜂一樣一天也不停的飛翔、采花、釀蜜、築巢。
手機的鏡頭輕移,心中的文字醞釀,然後,用一支素筆,書寫光陰的美好,留下花兒的美麗,記錄日子的安閑。
這正是:
春陽,飒風,迎春花。
癡人,蜜蜂,報春花。
還有範光永先生《金錯刀.迎春歸》:
柳絲瘦,冷風吹。
西山飄雪玉花飛。
金牛送疫流年去,
寅虎迎春勝日回。
佳節喜,盼瓊妃。
花開萬朵報春歸。
和風暖意思歸雁,
旭日寒香醉雪梅。
圖為網圖。
時壬寅年二月十三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