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RTK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在《GPS衛星測量原理與應用》(周忠谟等編著,測繪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中,實時動态(Real Time Kinematic-RTK)測量系統,是GPS測量技術與數據通信技術相結合,而構成的組合系統。是以載波相位觀測量為根據的實時差分GPS測量技術。
在《GPS測量原理及應用(修訂版)》(徐紹铨等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修訂)中:實時動态(Real Time Kinematic,簡稱RTK)測量技術,是以載波相位觀測量為根據的實時差分GPS(RTD GPS)測量技術,它是GPS測量技術發展中的一個新突破。實時動态測量的基本思想是,在基準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機,對所有可見GPS衛星進行連續地觀測,并将其觀測數據,通過無線電傳輸設備,實時地發送給用戶觀測站。在用戶站上,GPS接收機在接收GPS衛星信号的同時,通過無線電接收設備,接收基準站傳輸的觀測數據,然後根據相對定位的原理,實時地計算并顯示用戶站的三維坐标及其精度。
在《GPS測量操作與數據處理》(魏二虎、黃勁松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中,GPS RTK概念為:基準站實時地将測量的載波相位觀測值、僞距觀測值、基準站坐标等用無線電傳送給運動中的流動站,在流動站通過無線電接收基準站所發射的信息,将載波相位觀測值實時進行差分處理,得到基準站和流動站基線向量(ΔX,ΔY,ΔZ);基線向量加上基準站坐标得到流動站每個點WGS-84坐标,通過坐标轉換參數轉換得出流動站每個點的平面坐标x,y和海拔高h,這個過程稱作GPS RTK定位過程。
在我國測繪行業規範《全球定位系統實時動态測量(RTK)技術規範》(CH/T2009-2010)中,RTK技術是全球衛星導航定位技術與數據通信技術相結合的載波相位實時動态差分定位技術,它能夠實時地提供測站點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維定位結果。
在國家标準《工程測量規範》(GB50026-2007)條文說明中,RTK又稱載波相位差分方法,是近十年來逐漸普及的一項新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基準站實時地将測量的載波相位觀測值、僞距觀測值、基準站坐标等用無線電台實時傳送給流動站,流動站将載波相位觀測值進行差分處理,即得到基準站和流動站間的基線向量(ΔX,ΔY,ΔZ);基線向量加上基準站坐标即為流動站WGS84坐标系的坐标值,經坐标轉換得出流動站在地方坐标系的坐标和高程值。
在行業标準《衛星定位城市測量技術規範》(CJJ73-2010)中對RTK測量方式進行了說明,RTK測量可采用單基站RTK測量和網絡RTK測量兩種方式進行。單基站RTK測量方式是臨時架設1個(或多個)基準站,在小區域範圍内采用電台或GPRS、CDMA等無線通信方式向流動站用戶發播差分改正數的一種測量方式。
在《測繪學名詞(第四版)》中,實時動态測量(RTK):通過基準站和流動站的同步觀測,利用載波相位觀測值實現流動站 快速高精度定位的局域精密差分。
内容主要來源:《GPS RTK測量技術實用手冊》(張冠軍 張志剛 于華編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