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新熵,作者 | 于松葉,編輯 | 潮聲
聚劃算内山寨品牌縱橫的亂象,說明聚劃算在品牌把關方面存在不足,容易誤導用戶消費決策。除了山寨亂象,在聚劃算的優惠活動執行過程中,商家和平台也存在許多大大小小的問題,影響着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聚劃算的僞劃算套路有很多,包括虛假優惠券、虛假庫存、虛假活動名額、虛假發貨等。可以認為,優惠活動的任何環節,都有可能被商家鑽空子,減少讓利,讓消費者的期待落空。
“優惠”是聚劃算的核心生命力,一旦這一标簽出現松動,聚劃算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也就蕩然無存。商家或平台在活動執行過程中的翻雲覆雨,對聚劃算的品牌公信力将造成進一步侵蝕,更不利于淘寶争奪下沉市場。而商家在聚劃算活動中的各種小動作,本質是對流量的渴求,也是在高成本運營壓力下的無奈之舉。
虛假優惠套路多
聚劃算中最常見的套路是,商家設置虛假庫存和虛假價格。今年618期間,有消費者反映,華碩旗艦店某款産品參加聚劃算後,雖然價格變低了,但是庫存隻有1件。雖然數量極低,但是仍有消費者願意蹲點搶購,但等到開拍前5分鐘,有消費者發現庫存為0,活動正式開始後也顯示無貨,引起蹲點搶購的消費者的不滿。
至于虛假價格套路,更加令消費者汗顔。黑貓投訴上有消費者反映,今年4月初,聚劃算百億補貼官方直播間中,飛天茅台的實際上架價格為2699元,領券後購買價格為2409元。但問題是,在商品預告中,該款産品的顯示價格為“1???元”,即不超過2000元。
即便是有消費者沒遇到虛假庫存和虛假價格,成功薅到了商家羊毛,也躲不過商家更深的套路。有不少消費者吐槽,自己在拍下聚劃算商品後,商家遲遲不發貨,更有消費者表示,自己遭遇了虛假發貨。對此,商家通常會不斷搪塞消費者,目的是耗到消費者失去耐心,主動退款。
電商從業者林偉告訴「新熵」:“商家不發貨或者虛假發貨,大概率是因為聚劃算設置的價格過低,會虧本。而設置過低的價格,主要是為引流及優化商品銷售數據。對于參加過聚劃算的商品來說,從聚劃算拍下的單子即便不發貨,也貢獻了銷量數據。而有了這些數據,産品的權重也會更高,更容易得到曝光。”
引流和優化數據,其實是聚劃算一衆虛假優惠套路的根本動力。其他頻頻被消費者诟病的虛假優惠套路,如看得到但領不到的大額優惠券、疑似作假的1元或半價秒殺名單、提前結束的優惠活動、形同虛設的價格保護……都是商家玩不起,卻想要引流的佐證。
天貓投訴上,消費者質疑商家活動作假并貼出證據
被指弄虛作假的店鋪之中,不僅有品牌店鋪,更有天貓旗下的官方店鋪。去年8月,陳悅提前加購了阿裡健康海外旗艦店的兩款商品,後來準備付款時,卻發現優惠活動提前兩天結束了。陳悅追問客服活動提前結束的原因,但并未得到明确回複。
價格保護是縮短消費者決策時間的有效措施。有消費者在天貓超市購買了“價格保護7日”的商品之後,發現該産品的價格在7日内有所下調,然而申請價格保護的時候卻被客服告知,這款産品在後台标記了不可參與價格保護,但這種标記消費者是看不到的。如此荒唐的解釋,讓消費者難以接受。
除此之外,聚劃算自身的活動和規則漏洞也飽受诟病。今年6月,許多消費者集中反映,聚劃算的“賺星星養紅包”活動在滿足條件時也無法兌換紅包,在客服指導下也未能解決問題,因此質疑活動真實性。
更加令消費者不滿的是,聚劃算目前仍存在“殺熟”現象。有消費者告訴「新熵」:“今年2月想在淘寶購買手機,卻發現同一時間同一件商品,我隻有550元的補貼,而我家人手機顯示的補貼金額卻是850元。”
花樣百出的虛假優惠套路,勸退了一衆原本對聚劃算懷有熱情的消費者。
商家渴望流量
聚劃算在淘寶生态内的定位雖是營銷平台,但實際上,它的作用和淘寶的主要推廣渠道直通車已十分雷同,即都為促進轉化而生。
前幾年,由于直通車對産品的曝光較為直接、轉化率也較高,因此商家普遍陷入了對直通車的盲目追捧。但由于直通車是搜索競價模式,伴随着商家的不斷增多,最終演變成了财力的較量。後期,許多中小商家不得不量力而行,甚至不再參與直通車。
商家付航告訴「新熵」:“直通車的投産比很不穩定,運營能力欠缺的中小商家為了引流和增加銷量而開直通車,很有可能會賠錢。”
另一邊,消費者對搜索結果的興趣也在不斷降低,進而影響到直通車的曝光量。2017年左右,淘寶的搜索邏輯開始逐漸改變。以前,消費者能夠輕而易舉地檢索到某類商品的不同款式,但在2017年之後,消費者發現,檢索某類商品後,一旦先點擊了某幾款商品,而後搜索流裡就會展現大量點擊過的商品的同款。如搜索關鍵詞“碎花連衣裙”,隻要點擊某幾款連衣裙,後續的搜索結果中就會展示大量的同款鍊接。
3屏内出現4個同款産品
這種推薦機制,引起了衆多消費者的反感。由于檢索内容愈加單一,許多消費者不再依賴搜索入口,開始傾向于浏覽其他的内容入口,例如訂閱(更名前為微淘)、淘寶直播和聚劃算等入口。和直通車按點擊付費、充值後被動扣費的邏輯不同,聚劃算是商家主動付費,并且在活動過程中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因此聚劃算成了商家們更青睐的選擇。
實際上,聚劃算和拼多多的限時秒殺、斷碼清倉等虧本活動一樣,都是商家通過讓利的方式引流。但聚劃算内的品牌商品,多有一定的品牌溢價,弄虛作假能夠大幅減少讓利的損失。
電商從業者林偉認為:“除了引流目的,參加聚劃算的商家給出很低的售價,也能提高店鋪參加聚劃算的審核通過率。也就是說,有些店鋪,為了争取上聚劃算,給出了自己根本無力承受的價格。所以隻能在庫存、活動時長、活動人數方面做一些手腳。”
所以說,商家在聚劃算活動中的種種小動作,本質都是商家既渴望流量,又不想付出真金白銀的表現。
另一方面,部分店鋪的聚劃算活動常規化,也加重了店鋪的運營成本。目前,聚劃算已經成了天貓和淘寶店鋪們不可或缺的流量渠道,以至于很多運營人員把聚劃算引流當作了常規運營方式。
“如果某個品牌或店鋪偶爾參加聚劃算,它的損失并不大,甚至還可能因為銷量好而彌補降價的損失。但如果某個品牌或店鋪經常參加聚劃算,那麼這個品牌或店鋪自然難以做到大範圍的優惠和讓利,就難免會有小動作。”林偉補充道。
「新熵」觀察發現,部分品牌參加聚劃算十分頻繁,一個月中有将近二十天都在做活動。如果品牌長期做優惠,就會對目标用戶的消費認知産生影響,消費者會等待其産品參加聚劃算促銷活動的時候再購買。在這種情況下,品牌的盈利空間進一步縮窄,更難以支撐真實的讓利活動。品牌對于聚劃算的過度依賴,其實也将自己逼到了一個尴尬的境地。
總的來說,商家通過在聚劃算活動中做手腳,将聚劃算變成了低成本引流的渠道,這種行為本質上是商家在流量焦慮和成本考量下,走出的一條捷徑。而這種捷徑,也隻能讓店家短期獲利,而對聚劃算來說,無疑是一種長期的慢性傷害。而高流量成本不僅會讓商家傾向于在其他平台開店,也會造成整個阿裡系消費者的流失。
阿裡電商的高成本窘境
阿裡已經意識到商家在高流量成本壓力下的萎靡。從今年開始,阿裡系電商接連給商家“減負”,例如,天貓商家可臨時支用保證金用于店鋪經營,聚劃算取消了“參聚險”“價保險”等收費項目,“三寶一券”四個常用的付費商家營銷工具改為免費使用。
此外,阿裡系電商今年還降低了開店門檻,作為“開源”措施。先是淘寶優化了開店流程,免除了保證金;而後天貓也降低開店門檻,4月19日起在部分行業試點“天貓試運營期”。
但淘寶天貓的高流量成本現狀并非“一日之寒”,也難以通過簡單粗暴地減免費用和降低開店門檻來解決。阿裡目前的商家數量超千萬,過大的基本盤,使得任何營銷渠道都會發生嚴重的内卷。而帶有競價性質的直通車,商家出價越高,展現位置越靠前,能夠幫助平台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不容易舍棄。
美妝網店運營人員鄭琦告訴「新熵」:“當下淘寶和天貓的店鋪,其實同質化十分嚴重。商家想要有更好的流量,在沒有差異化賣點、售價差距不大的情況下,隻能靠直通車來博出位。”
商家在不得不應戰的内卷戰争中,拉高了産品的售價。同樣一款商品,拼多多的價格普遍低于淘寶和天貓,已經成為常态。對于阿裡系電商來說,面對拼多多,僅存的優勢是相對完善的售後能力和平台保障,但是這些軟性的實力,拼多多也将逐步加強。淘寶對拼多多的防守,可謂十分吃力。
從淘寶複興聚劃算和推出百億補貼可以看出,“打不過,就模仿”是淘寶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阿裡系電商在和拼多多厮殺的過程中,也必須面對自身的航向問題。
淘寶、天貓、淘特等阿裡系電商終歸是處于一個生态系統,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淘寶聚劃算、淘特全力圍剿拼多多之時,關于天貓的發展問題變得尤為刺眼。
阿裡最新一季度财報電話會議上,有分析師提問道:“未來,淘寶特價版和淘寶天貓的關系将如何?”這個問題,不僅淘特需要面對,聚劃算亦然。
對于這個尖銳的問題,阿裡官方并沒有給出針對性的回答,隻是強調阿裡系電商的目标就是形成産品矩陣,矩陣内不同的産品能夠覆蓋到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在當下,在互聯網巨頭打造産品矩陣内,不同的産品之間存在方向上的矛盾,其實并不罕見。例如閱文旗下的QQ閱讀和微信讀書,同樣的一本書,使用QQ閱讀則會看見插頁廣告和底部廣告,使用微信讀書則看不到這兩種廣告。盡管模式上對QQ閱讀不利,但QQ閱讀年輕化的定位,依然能夠維持其基本盤不流失到微信讀書。
但是這種矩陣内各個産品方向不同,卻不影響産品各自發展的打法,對電商矩陣無效。比起閱讀這種文化産品,人們對電商平台的差異化要求并不高。隻要平台的規則足夠完善,且公信度足夠高,那麼價格就是決定電商平台吸引力的決定性因素。
目前,拼多多的百億補貼遠沒有停止的意思,緊盯前者的聚劃算和百億補貼也注定會拉長戰線。在這場下沉市場持久争奪戰下,阿裡系電商進退維谷。即便是不考慮大力扶持聚劃算對淘寶天貓消費升級路線的影響,部分商家在聚劃算活動中的種種陋習,也必須得到解決。虛假的優惠活動,隻會把用戶推向競争對手。
(文中林偉、陳悅、付航、鄭琦均為化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