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是先練金剛功還是先練長壽功

是先練金剛功還是先練長壽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6 18:12:01

很多朋友都知道,内家拳入手應當從松柔開始,而大無畏是幾個緊的動作練習,為什麼這樣呢?有些人該尖叫了:這跟傳統内家拳完全背道而馳啊!是我們錯了嗎?非也非也,其原因聽我細細道來。

内家拳入手确實應該從松柔入手,越松越好,松了,才能把身上的拙力化掉,才能把平時發力的不良習慣去除,才能使筋骨出勁,可是都說放松放松,松到極緻方為功夫上身,可是對于一個初學者來說,嘛是真的松?你自認為松了,可是卻沒有;或者剛才松了,不一會又緊張了,你沒有人在身邊指點,什麼是松什麼是緊你根本不知道,也許你站樁幾年都難求一個“松”字,是不是這樣?那什麼是真的松?道家理論早就告訴你了:否極泰來!嘛意思?物極必反嘛!用這句話來解釋松柔,那便是:緊到極緻便是松,是真正意義上的松。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你跑步或者幹活,累的不行了,突然往地上一躺,一放松,哇,那種爽啊,就好象全身每個細胞都松開了。就是這個意思,這才是真正的放松,所以有些人一看大無畏就草率的下結論,什麼松啊緊啊,不是真的内家功夫啊什麼的,不是說他錯了,他沒有錯,師傅教的都是千篇一律嘛,一上來就叫你松,哪能真的松下來?先緊後松,很快就能找到松的感覺。比如說金剛推山這個動作,練習時兩肩必然要上聳,一下比一下緊的厲害,突然放松了,肩就自然沉下來了,這樣比你傻站個幾個月才找到沉肩的感覺要來的快。

所以說,大無畏的其中一個作用便是更好的促進放松,當然,大無畏還有其他深層次的作用,這個留待日後合适的時機再說。總之,練習大無畏會使你有無窮的好處,真實無虛!

預備式:兩腳開立與肩同寬(或者略比肩寬),兩腳尖正直朝前,雙手自然下垂于體側,目光平視,心平氣和,自然呼吸!

一、金剛怒目:

是先練金剛功還是先練長壽功(化掉拙力筋骨出勁)1

兩手握拳,手腕盡力向内彎扣,兩手上提,兩肘彎曲約120度!此時拳心向内,拳眼朝前,頭部百會穴盡力上頂,下巴微内收,兩膝微曲,臀部下坐,兩大腿内裹。咬牙怒目。内容來自武術丹道氣功。開始進行逆腹式呼吸,即吸氣時小腹内收,呼氣時小腹外凸,同時用力握緊拳頭,再次吸氣時保持保持握緊狀态不放松,呼氣再用力握緊,如此反複,拳握的一次比一次緊!

練習時注意:

1頭部上頂,使大椎上拔與尾骨下坐下拉形成上下對掙;

2兩手腕盡力内扣;

3兩肘一左一右形成左右對掙;

4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應當始終保持對掙的緊張狀态;

5逆腹式呼吸應以勻細緩深為準,不可過快過急,否則易引起頭暈!

練習時以12次呼吸為準,12次呼吸結束後,恢複預備式!

這個動作練什麼呢?

手腕内彎内扣,這是刺激你手上三條經絡,便于氣血更加順暢;

反複把拳握緊,這是易筋經的一個練力法門,實際上也是強化筋骨的法門,氣貫于四梢才能把勁練出來,這個動作就是為了強化氣貫四梢;

要求你上下左右對掙用力,是伸筋拔骨,也是舒活氣血;

至于其他百會上頂,臀部下坐都是站樁的基本要求,所以這個動作就是站樁的前奏。

二、金剛攬月:

是先練金剛功還是先練長壽功(化掉拙力筋骨出勁)2

兩手體前上擡,與肩同高同寬,手掌自然伸展,手指向前,手心向下,開始逆腹式呼吸,呼氣時放松,吸氣時兩手盡力前伸,後背同時向後拱形成前後對掙,如此一緊一松,12次呼吸畢,恢複預備式!

注意:

1後背向後盡力拱,手盡力前伸,好象一個抓不到的東西一定要抓住一樣;

2深細緩勻的呼吸,呼氣時放松,吸氣時用力;

3臀部及腰胯不要拱凸,腳趾抓地。

這個動作是一個很明顯的伸筋拔骨動作,特别使肩關節部位拔伸,站樁一段時間後你便會有肩關節酸痛,骨肉分離的感覺,這裡先練了,你站樁就會節省很多時間,這個動作也可以更好的放松肩膀,做到沉肩的要求。

三、金剛推山:

是先練金剛功還是先練長壽功(化掉拙力筋骨出勁)3

兩手體側上擡,與肩同高,手臂伸直,五指并攏手掌成立掌,開始逆腹式呼吸,呼氣時手指盡力後翹,掌跟盡力前推,吸氣時保持緊張狀态不變。如此反複,一次比一次用力向兩側推。12次呼吸畢,恢複預備式!

訓練時注意:

1兩手左右用力形成左右對掙;

2頭部引領大椎向上,尾椎向下形成上下對掙;

3兩手臂與兩腿左右向外用力,丹田用暗勁内收,形成内外對掙(這點很關鍵,丹田要用暗勁)

手掌上翹,是練手上另外三條經絡,這和第一個動作手腕内扣相呼應,作用也是相同的;

其次,這個練習也是拔伸肩關節的動作;

這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丹田内收,作用是什麼呢?就是“斂氣入骨”的方法之一,斂氣入骨是内氣轉為内勁的核心,所以這裡要用心體會。

四、金剛無畏:

是先練金剛功還是先練長壽功(化掉拙力筋骨出勁)4

兩手握拳體前交叉,呼氣時咬牙怒目緊握拳,脖子向下收,用力收緊全身肌肉,吸氣時身體微放松,呼氣時用力,如此12次畢!

注意:

1兩臂夾緊兩肋;

2兩側軟肋用力繃緊;

3收腹提肛;

4全身關節緊緊收壓,齊向丹田用力;

5丹田用暗勁向外(四面八方,立體方位)擴散用力,與全身收縮形成内外對掙!

全身收緊放松,反複練習,使全身氣血活躍。

古人說:一張一弛,文武有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套到拳裡面就是一松一緊,才是正道。

大無畏就是這樣,先緊後松,一松一緊,緊了馬上體會到松,松完了再緊一緊,馬上又有更深的感受出來,這就是大無畏獨特的魅力所在。

PS:本平台收錄的各武術前輩及武友的言論,隻為個人學習,因個别圖文資料來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見諒。尊重原創作者版權,期望各友留言點評告知。溫馨提示:網絡文章要結合自身的體證,是否适合自己,要辯證地看,不盲從。祝各位武運昌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