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脈學實踐的收獲

脈學實踐的收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06:03:30

脈學實踐的收獲(每一個奮鬥的你)1

吉大二院黨委書記、心血管外科專家柳克祥教授(右一)在為患者做手術 吉大二院供圖

編者按:

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鬥者。也正是因為億萬奮鬥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緻敬每一個奮鬥的你。讓我們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笃行不怠向未來。

中新網長春11月1日電(記者 石洪宇)深秋時節的東北氣溫驟降,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在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心血管外科,50歲的護士長鄭曉梅每天疾走不停。

手術室、重症監護室、病房之間的連接通道,她和同事們循環往複走了無數次。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一條危重心髒病患者的“生存通道”。

“讓患者先住進來,這個病情絕對不能耽擱。”“那張病床的患者下午可能下(手術)台,回病房後咱們都需要關注。”……在“奔跑”的狀态下,鄭曉梅能夠呼吸平緩地安排工作。

脈學實踐的收獲(每一個奮鬥的你)2

鄭曉梅(左一)和同事在工作 劉棟 攝

在同事們的眼裡,工作17年的鄭曉梅是“鐵打的”:工作時既是“長跑冠軍”,還可以連續高強度工作24個小時,她記得科室每個細節的變化,且不會出錯。

“心髒外科手術非同小可,我們每個人都扛着千斤重擔。”鄭曉梅說。這間科室是國家心血管病區域醫療中心,也是國家衛生重點專科,每天都有病情危重的患者轉到這裡。

患者病情各有不同,其中當屬心髒血管夾層破裂最為兇險,用人工血管置換破損血管是唯一的救命手段,這也是目前心血管領域手術最複雜、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在手術過程中,醫生會借助“顯微鏡”一樣的工具仔細觀察心髒上密布的血管和病變區域,柳葉刀或劃過心髒組織、或對破裂的大血管進行縫合……截至目前,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這個高效的團隊已經成功挽救近萬名患者的生命。

脈學實踐的收獲(每一個奮鬥的你)3

鄭曉梅在工作 劉棟 攝

在重症監護室,護士們24小時關注着患者的各項指标,每一位患者“出艙”都會讓大家倍感振奮。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黨委書記、心血管病診療中心主任柳克祥是科室手術的“掌舵人”。過去的17年裡,他帶領科室成員完成了萬餘例手術,總結出的11個新手術方法為患者赢得了“生存窗口”。

柳克祥的耐力極為出色——近期,他在手術台上奮戰10個小時,成功挽救一名25歲年輕人的生命。當時,患者的夾層血管已經破裂,“命懸一線”。26歲的高宇軒和同事們共同在手術台旁協助,親見“心髒再次恢複規律跳動”。

作為住院醫生,高宇軒來到工作崗位僅一年。這位把患者們的影像圖片、化驗單、問診情況時刻放在案頭的年輕人,要求自己每天都要進步一點,早日像柳老師那樣掌握高超的技術。

高宇軒說,對于醫生們來說,手術台上的10小時是“非常短暫的”。“因為手術時需要全情投入,我們都忘了時間。”(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