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采集于紹興政府網
兒童時期的王充,便顯現出特立獨行的個性。
與同齡孩子相較而言,王充并不是一個合群的孩子。衆多孩子都喜歡爬個樹、掏個鳥窩,組個團捉個迷藏之類的遊戲;“充獨不肯”。“不肯”可能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害怕與人交往,另一種是不屑此類活動。據王充自記:“與侪倫遨戲,不好狎侮。”這表明王充自小“早熟”,在處理與同齡人關系時,既不過分親近,也不刻意疏遠,他隻是淡淡地存在着。
與尚武的家風相較而言,王充也是别樣的傳承者。祖上本是魏郡人,因軍功封地于會稽陽亭。曾祖仗義任俠,橫道傷殺;父親更是任氣淩人,因而均結仇與人,被迫從會稽陽亭移家錢塘,又從錢塘遷至上虞。正所謂“反者道之動”,這樣不是在搬家就是在搬家的路上的家族式悲劇,催生了下一代改變命運的轉型發展。
但是鬥争精神這一基因卻永遠流淌在王充的血液之中。如果說祖先手上拿的是刀,心中禀的是“義”;那麼王充手上舞的是筆,心中承的是“實”。
與世态炎涼鬥争作《譏俗》,與政務弊端鬥争作《政務》,與僞書時文鬥争作《論衡》,與生老病死鬥争作《養性》。遺憾的是,現存王充的著作隻有《論衡》;慶幸的是,《論衡》充分體現了王充的務實精神,是他最為重要的論著。
當時既是東漢王朝的鼎盛時期,亦是谶緯學說風行的時代,特别是儒家為取得在思想上“獨尊”的地位,甘願犧牲儒家真精神“人文”傳統,承借了最具繁衍性的陰陽家思想,創出一套天啟觀念,導緻的後果便是非理性的迷霧在思想界蔓延,虛妄之言充斥學界。王充正是抱着廓清思想的“巨人之志”創作了《論衡》。
不合于時的作品當然不會流行,但洞察真理的著作必定流傳百世。《論衡》的離奇故事便在曆史中活色生香的上演着。
蔡邕(133至192年),東漢時期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當時為逃避政治迫害,避難吳會之地十二年,這才有機會閱讀到北方地區沒有的《論衡》一書,大為贊歎,便“獨秘之”,用心汲取《論衡》之菁華,提升了分析事理的能力,使得他與朋友交談時,站位更高,旨意更遠。朋友們認為蔡邕學有所進,肯定是得到了“絕世異書”的指引,于是到蔡邕所住的地方開始“尋寶”,一陣翻箱倒櫃後,果然在一個極其隐蔽的地方發現了《論衡》一書,便硬搶幾卷揚長而去。蔡邕趕緊追上去,再三叮囑朋友說,就你我知道此書就行了,千萬不要宣傳推廣。
不論蔡邕所傳達的有幾個意思,但有一點非常明确,就是《論衡》一書,猶如玉蘊石内,珠藏魚腹,還不為衆人所知。
真正推廣《論衡》者,當屬漢末三國時期魏晉重臣王朗(?—228年)。此王朗非《三國演義》中的被孔明罵得心梗而死的王朗。此人孫女王元姬嫁于司馬昭,生司馬炎。王家在三國及西晉時位高權重,因其曾為會稽太守,便有天時地利得到《論衡》。當他回到許都時,許多人認為王朗的才學又精進很多。有人便推測王朗“不見異人,當得異書”,并以此問之,王朗就把得益于《論衡》的事情和盤相告,于是《論衡》一書便開始流行起來。
在紹興上虞,至今還流傳着許多王充的故事,不僅有水蛭治病、雷公打人,還有王充捉鬼、破天師等,其實這些精彩故事都來源于《論衡》的思想,加之以民間演繹,形成系列故事,播撒着求真務實的種子,在浙江大地上蔓延生長。
浙江省社科聯社科普及成果
課題編号:19YB50
課題名稱:《浙江故事中的浙江精神》
負責人:聞學軍
工作單位: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