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給教師正能量激勵語

給教師正能量激勵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30 03:24:09

人生中有許多重要時刻,是需要帶着儀式感去過的,尤其一些節日,可以借助儀式感來表達内心的虔敬,賦予未來以希望和新意。3月8日是專屬于女性的日子,在這個日子裡收到禮物和祝福固然欣喜,倘能自己手動定制一份禮物——與更好的自己訂立一份契約,無疑更有意義,而且這一點是掌握在自己的手心裡。

每個女性心裡都住着一個少女,都有自己或偉大或微小的願望,而且這些願望必有相同的部分,那就是都希望自己擁有美好的形象,過着幸福快樂的生活,稱心如意,從容自在。

對于女性教師而言,又多了一重職業所賦予的意義。女教師是一個平凡而又特殊的群體,既為女性,便自帶一定的溫和、柔美、慈愛等内蘊氣質;既為教師,便與知識、文化、智慧等詞語相關聯,兩者相結合,大家眼中理想的女教師形象便是優雅、自信、大方,有種知性的美。

可教育生活中,諸多的瑣事讓我們常常無暇自顧,甚至忘卻了那些曾期許過的願望。假如因為勞累和忙碌而忘記了自己,忘記了自己的珍貴,丢失了自己本應有的美好,那麼我們努力工作就背離了自己的初衷,純粹成了一項苦役。

今天,我們借這個日子好好回看自己的過往,審思自己的現狀,給自己一個美好的期許,以期讓自己的辛勞有所得,汗水不會枉負,深情不被辜負。

01

追慕美好,從形象開始

美,是一種生産力,“美具有引人向善的力量和作用”。

世間各種美,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都是寓豐富的内容于恰當的形式之中,在和諧的秩序裡回旋着力量。我們的教育是對一個個生命體的深刻觀照和成全,是一項與美密切相關的事業,應當向美而生,即在教育中與孩子們一起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最後各自成為一個立體的、豐富的、完整的人,成為最好版本的自己。

但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教育之美亦如此,它不是自來的,也不是自生的,而是有賴于每一個教師去追尋、去創造,所以每一個教師都是創造教育之美的主體,是教育之美的起點。一句話,教師追慕美好,教育才能向美而生。

在美的諸多表現形式裡,外在形象是最容易着手的,并因為外在而最易顯見。形象不等于影響力,卻是影響力的一部分,也是最容易着手的那部分。

十幾年前,因同時要上三家雜志的封面,為着能有一個美好的形象,我精心挑選了适合自己的衣服,并選擇杭城一家高檔攝影館,拍了一套個人寫真集。拿到雜志,看着那個封面人物形象,我一時難以相信那個人就是我自己。那一刻,内心深處有種深埋的力量被喚醒。

自此,我開始關注生活中的修飾和美化,努力以知性、優雅、靈氣的教師形象展現在孩子們面前:

日常上班,我都是着舒适又不失端莊的衣服,努力展現出一個大方、知性的教師形象,并在平日裡細心照料這些衣服,保持它們的形與質,這樣不但上身效果更佳,也更耐穿,惜物與惜己本是一體;

每天晨起我會細緻地化個淡妝,顯得神采飛揚,如同赴一場與生活的約;

走進課堂前,我都會照一下鏡子理一下衣裝,保持充足的精氣神……

形象不是容貌,而是包含儀容儀表、言談舉止、神情氣韻,以及蘊含其中的精神狀态、思想情感等所有因素綜合起作用下的鮮活的、具體的外相。不可否認,當我們展現出優雅得體且富有精氣神的形象時,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同時也會給自己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喚起更大的自信。

人的形象展示出的是他的審美品位和個性風采,同時也是一種潛意識的自我定位。修飾形象,讓形象清新悅目,這是美的一個開始,一個簡單而重要的開始。

被世人稱為天使的奧黛麗赫本,曾說過這樣一段詩一般優美的人生箴言:

“若要優美的嘴唇,要講親切的話;若要可愛的眼睛,要看到别人的好處;若要苗條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給饑餓的人;若要美麗的頭發,讓小孩子一天撫摩一次你的頭發;若要優雅的姿态,走路要記住行人不止你一個。”

與各位親愛的同行共勉。

對于教師,她的形象不單是她個人的事,其中傳遞出的品味、修養和審美會潛移默化中影響她的學生。我清晰記得,一次一個女孩來征詢我的意見,說是想剪成短發,像我一樣;有時演心理劇課本劇她們也喜歡借我的衣服,須知我已經長了她們将近一輩。

可見,學生不但會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更會濡染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審美品味,當我們成為一個美好的範本時,學生會不自覺地“臨摹”。

給教師正能量激勵語(緻女教師向美而生的你)1

02

深一層的,用隐性的豐富來支撐顯性的悅目

世上的一切表相都不是孤立自存的,有着它深刻的内在緣由。人的長相亦如此,所謂“相由心生”。所以,形塑美不能停留于表象上,更要從内在裡做改革,用隐性的豐富來支撐顯性的悅目。

1. 過好自己的生活。

我們應看到,工作和生活是相互影響的,工作風生水起,生活也就容易過得活色生香;生活幸福快樂,工作會平添動力而更容易見成效,反之亦然。從廣義的生活來說,工作還是生活的一部分,其終極目的還是為着幸福生活。

最基礎的,是打理好自己的居所。家是身心的栖居之地,也是愛的城堡,因為愛,所以付出,因為付出,所以更愛。居室是一面鏡子,能折射出主人生活态度的裡子,用心經營自己的居所,精心裝點其中的每一個細節,即便是陋室,也能多一些色彩。

最關鍵的,是經營好與家人的關系。每到周末,我會精心做一份早餐,除了搭配好營養,還讓色彩缤紛,同時計算好時間,讓家人享用時保持在恰好的溫度;我會随時記錄有關家人的點滴和生動細節,待到新的一年,把它們整理出來,年年累積,便也成了情意的長卷;記住家人的生日,隆而重之地對待那一天,買一束花,做一碗長壽面,并不忘小心翼翼地在面條上鋪上紅蘿蔔絲做的澆頭,讓色彩也帶有溫馨感……柴米油鹽中,不隻有生活的煙火味,更有人世間的情味。

把生活過得生動有趣,是一種對未來的信心,還能喚醒我們内在的創造力,把那些具體的當下诠釋得格外動人。

對于教師,還附加了一層意思,就是他對待生活的态度還會影響到孩子們對待生活的态度乃至人生态度,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過好自己的生活,還在以一種特别的方式為自己的教育注入力量。

2. 多讀點書,讓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書籍是活着的聲音,讀有質感的書猶如與哲人對話,能滋養出精神上的萬千氣象。有質地的書讀多了,表面上看不出痕迹,但言談舉止間會流露出别樣的氣息和神韻。所以說,讀書養氣。

每天早上,我會和着學生的朗朗書聲,手執一卷,靜靜閱讀;每次出行,放一本書在包裡,把等候的間隙變為閱讀的好時光;定期去書店,或是購入新書,在書香裡滋養精神。

當我看了葦岸的《大地上的事情》,便會有意識去親近土地,領略季節所帶來的節奏感,并讓自己過一種張弛有度的生活;看了《朱光潛談讀書》,深切體會到讀書讓人知道“光”在哪裡;看了《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我也試着用一種獨特的視角切入,不隻獲得曆史知識,更是獲得一種學習曆史的方法,有道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3. 涵養性情和品格,既修且養

在一切美的創造中,内在的質地永遠是高位的,讓内在的質地向美而生,才是根上着力。美是從靈魂深處發出的,誠于中,形于外,這樣的品格才會鈣質豐富,豐盈動人,有種經久的旖旎。

所以,最深層的“化妝”是處處涵養性情與品質,蘊涵良善與悲憫,讓自己散發出人格的馨香。朱光潛先生說,“大詩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養成一首完美的詩, 充實而有光輝, 寫下來的詩是人格的煥發。”對于教師,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教育是靈魂的事業,教師在學生面前呈現出來的是其全部人格,而不僅僅隻是專業,他的一舉一動都有着自己人格的介入,對學生會産生一種無痕的濡染。

教育,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修行,既修且行,古人謂“修道之謂教”。所以,我們要在日常生活裡涵養品格,讓自己的言行成為美慧之心的自然流露,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真正的教育者,是在施教的同時實現自我教育的人。

以上種種,都是希望“有時站在講台上,一語不發,也是無言的詩”。

給教師正能量激勵語(緻女教師向美而生的你)2

03

教師的至美在于成全孩子們的美

前兩個層面重在成己,對于教師,他的最大價值在于成全學生,能用自己的美好模樣影響孩子們的精神長相,幫助他們收獲一個更好的自己,才是一個教師極緻的美。

1. 用審美的眼光看待各不相同的學生,參差多态才是富有生機的美

在高明的木匠眼裡,每一塊木頭都是有用的,平整的可以做椅面,較長的可以做椅腿,短木可以做橫檔,連一塊兒小木頭,都可以做加固用的木楔。于他們,所有素材都是有生命的,所以面對手中的素材,他們會深懷敬畏,飽含熱情,視作品如自己。

這樣的眼光便是審美的眼光,就是把美的、醜的、優秀的、拙劣的,都當成一件藝術品來看待,須知藝術品中本有表寫醜的現象的。擁有這樣的眼光,便容易生平和之心,面對一些不如意的棱角側面,不會過于計較它們的利害,而會用研究的心态去分析那些不如意現象的原委和因果。用審美的眼光看待,便會覺得凡物皆有可觀。

我們的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生動活潑的各不相同的人,既有優秀的、“省心的”,也有普通的、“不聽話的”,他們都帶着獨特印記和不确定性在成長。面對參差不齊的學生,我們需要少一點功利心态,多是用審美的眼光來看待。

擁有審美的眼光,我們就容易包容孩子們的缺點和局限,更多看到他們的閃光、動人時刻,并不斷予以肯定和放大,直至閃光和動人的時刻越來越多,局面漸開。

擁有審美的眼光,我們就會尊重并珍視孩子們的差異,幫他們實現自己的價值與華彩,實現高品質的差異發展,參差多态,才是富有生機的美。

擁有審美的眼光,我們就會願意用慢速快門來曝光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美。美,在凝視者的眼睛裡,或是在創造者的手心裡。

審美,說到底是對美的一種領略,或是一種創造,對美敏感,為美感動。

2. 本于孩子們的天性引導發展,順性成長才會有自然的美

柳宗元筆下的郭橐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的秘訣是“順木之天以緻其性”。

人如草木,也如草木一樣有自己的天性和成長的“時間表”。“順木之天,以緻其性”,這是種樹的法則,其實也适用于育人。順着天性長大的孩子,容易處在一種自然的放松的狀态,感官會打開,從而變得靈敏和善感,更富有生氣和活力。

當然,本于天性并不是任由天性、放任天性,而是相機引導,适時進入,而後又及時而得體地退出,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成為他自己,成為有創造性、有獨立人格的活潑潑的人。

比如,許多孩子愛美但不懂得如何實現美,結果常常事與願違,最典型的當數發型。有不少孩子喜歡留着長長的劉海和鬓發,理由是許多明星就如此,殊不知因為身份和穿搭的不同,反而讓形象減了分。

對此,我沒有粗暴否定責令整改,而是不動聲色地在自習課時用相機為孩子定格了一個鏡頭,爾後找了個借口與她閑聊,裝着不經意間告訴她,一個人的打扮應追求360度無死角,她的前面、後面、側面都不錯,隻是有一個角度不夠美,然後把照片放她面前。當孩子看到這個死亡角度的形象時,定是驚愕萬分,我趁機面授機宜,努力實現360度無死角。

愛美是人的天性,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壓抑這種需求,而是引導走向更高層次的需求,這樣,孩子不但更加愛自己,還能提升審美層次,乃至用審美的人生态度過有美感的生活。

教育之法,本于天性,啟發人性中固有的求知、想好、愛美的本能,使它們盡量生展,“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參天地之化育”。

3. 在日常裡綿綿用力,通過“微”處的“漸”變累積出美

教育之美就在教育之中,就在日常裡,存在于具體的教育主題、對象、條件和情境之中。教育工作多細碎,這是它容易讓人心累的地方,不過恰恰是這些令人心累的細碎之處,藏着教育的樂趣和美妙。

在細碎的教育日常裡,我們不妨往重複的事情裡添加一點新的元素,或是在衆多點滴中捕捉一點别樣的新奇,或是把一些細碎用特别的方式呈現出來,便能源源不斷地制造出神奇和魔力,也就有綿綿不盡的美感和樂趣。

每天流轉于師生之間的家校聯系本,一本一本、一字一句的回複是件費時費力又費腦的事,但當我為一個又一個孩子解開了心結,發現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的閃光點時,心中便有了豐沛的歡愉。

每周一節的活動課,要去組織也是一件費心費力的事。但當我帶着孩子們變着花樣玩各式集體遊戲,諸如手影戲、老鷹捉小雞、丢手絹、丢沙包、手推車、捕“魚”等,整個操場都充滿了高密度的歡笑聲,真是覺得無比有趣。

這些細微的用力,一天兩天的功夫固然微乎其微肉眼不可見,但每一點滴的持續疊加,必定會在細水長流中累加出讓令人詠歎的價值。日常的,其實是極具力量的,須知滴水穿石靠的不是力度,而是不舍晝夜。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方能行穩緻遠。

美是一生的修行,當一個人選擇向美而生,他就不單是看風景的人,也是創造風景的人,還是風景的一部分,甚至就是風景本身。

追慕美好,向美而生,當是一個人一生的事業,不僅僅為着當個好老師。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無論處在什麼位置,都應當建設自己,發展自己,以收獲一個更好的自己,實現作為人本應有的可貴和高貴。即便結果依然是個普通人,從事的還是平凡的職業,所處的依然是一個尋常位置,但這一過程足以讓人生顯得清澈明朗。

作者 | 鄭英(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