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别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不過人們表現出的情感卻不盡相同。朋友聚少離多,讓人感到凄楚傷心;孩子奔赴遠方,大人們卻會為他感到驕傲。
有人悲喜不形于色,有人卻哀樂都訴諸文辭。唐代的一些文人墨客也經常會與朋友分離,臨别時都會深情地賦詩,并表達作者的一番深情。下面分享兩首描寫送别的七絕,王昌齡的名篇情感真摯,許渾的佳作無理而妙。
送人歸江夏
盛唐 王昌齡
寒江綠水楚雲深,莫道離憂遷遠心。
曉夕雙帆歸鄂渚,愁将孤月夢中尋。
王昌齡被後世稱為“七絕聖手”,其作品委婉含蓄,意境深遠。作者善于采用比喻、誇張等表現手法,經常寓情于景,令人感懷不盡。詩人曾經因事獲罪,谪赴嶺南,當時他的心情極其惆怅,非常希望得到外界的關懷。可是山高水遠,音信難通,詩人的這個簡單願望都很難實現。
一位來自江夏的書生暫居嶺南,因為非常崇敬詩人,便拜他為師。王昌齡也将他當作朋友,與其保持亦師亦友的關系,卻讓自己在困境中暫時得到了一絲慰藉。可是後來這位書生要返回故鄉,作者依依不舍,臨别時賦詩相贈。
首句疊加了三個意象,“寒江、綠水、楚雲”,抒寫了一種清曠的氛圍。唐代時的江夏位于湖北武漢境内,春秋戰國時屬于楚地。一個“寒”字,既點出正處深秋時節,又委婉地道出詩人即将與朋友分手,心中倍感凄寒。
次句表達了作者的不舍之意,離别充滿了憂愁,讓詩人的一顆心也随着白雲遷移到楚地。“莫道”二字,本指不要提起,而實際上卻已經說出口。詩人不願對方過分悲傷,所以便壓抑着自己憂郁的情感,但其實“離憂”的深情,早已流溢于言表。
後兩句極其出彩,“曉夕雙帆歸鄂渚,愁将孤月夢中尋。” 詩人想象朋友日夜兼程、開足馬力地趕回鄂渚,而自己卻隻能面對一鈎孤月,在夢中與朋友會面。鄂渚,在武漢黃鹄山附近。
“雙帆、孤月”,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既描寫出對方行色匆匆、歸心似箭的心意,又表達了自己孤單寂寞、歸鄉無計的悲情。王昌齡不愧為“詩家天子”,短短28個字,就抒寫了對朋友的深情,也展現出自己身處困境的憂愁。
送宋處士歸山
晚唐 許渾
賣藥修琴歸去遲,山風吹盡桂花枝。
世間甲子須臾事,逢着仙人莫看棋。
許渾一生專攻格律詩,不僅積累了很多創作經驗,而且頗有心得。他的七律作品可謂随手拈來,下筆成文,不過他的七絕作品卻鮮為人知。這首詩是作者在送别朋友時随性而作,語氣輕松,行文幽默,卻非常耐人尋味。
許渾喜歡結交朋友,才子們也喜歡與他切磋詩文。處士,是指頗有才學、又不願出仕的高人。這位朋友出山辦事,順便看望詩人,然後還要返回。詩人知道他喜歡清靜的生活,厭倦了塵世間的喧嚣,所以他也不作挽留,更沒有千叮咛、萬囑咐,卻以玩笑的語氣與其調侃。
前兩句想象對方在山中的生活,處士賣藥、修琴,定非俗客,可謂高雅脫俗。因為歸去晚了,“山風吹盡桂花枝”。桂花也是一種高雅的象征,盛唐詩人王維就曾有名句,“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表達出一種恬靜悠然的感受,許渾也借此贊美朋友不凡的才情。
後兩句無理而妙,“世間甲子須臾事,逢着仙人莫看棋。”作者說如果你遇到了仙人,千萬不要觀看他們下棋,因為凡塵中一個甲子,在仙境或許隻是一瞬。甲子,即六十年的别稱。正所謂,天上一日,人間千年。這兩句看似有點荒誕不經,卻深情地表達出對朋友的關心。
許渾的這首詩先寫歸山之前的場景,“吹盡”二字頗有鳥怨猿驚之意,同時“桂花”也是隐士的象征。後兩句描寫歸山之後,作者化用晉代王質爛柯的典故,卻毫無雕痕,令人歎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