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大夫:“您的手,得拍個DR”。
“什麼是DR?”
“就是X線”
“X線就是DR?”
“也不全是”
“…..”
今天楊大夫幹脆詳細的講解下X線,CR和DR的關系。
1895年倫琴先生發現的X線,後來拍了一張他夫人手的片子。是怎麼成像的呢,X線穿過人體,然後在一張膠片上曝光。
	
	
	
CR又是什麼,CR全稱計算機X線攝影(computed radiography ,CR),實際上是在DR出現之前的一個中間産品,使用X線成像闆(imaging plate,IP)作為載體,經X線曝光及信息讀出處理形成的數字影像。攝影時IP放在暗盒内代替普通X線攝影用的膠片,曝光後IP所攜帶的影像信息由激光讀出系統讀出,并進一步轉換成數字影像。比傳統X線多了些優點,但比DR的缺點也很多,比如圖像清晰度略低,噪聲大,輻射劑量高,拍照間隔時間長等等。目前很多醫院固定式X線攝影多已淘汰CR,僅有床旁機因技術等要求還在使用CR。
因此,現在大夫說的拍張(X線)片子和拍張DR,其實是一樣的,最後都是靠DR實現的。而往往說拍床旁片的時候,多是指的CR。
另外,借此澄清一個概念。那就是“透視”或者“胸透”。透視,是X線穿透人體後直接在熒光屏上成像,是一種動态的,現在放射科基本用來觀察比如胃腸道情況(鋇餐),子宮輸卵管通暢與否(子宮輸卵管造影)等,如果用來透視肺,那就叫“胸透”。但請注意,單純體檢用的胸透已經而且必須被取消,缺點太多:輻射劑量非常大,圖像細節觀察不清晰,容易漏掉病變等等。現在的肺部體檢,基本都是DR或者LDCT。
(關于床旁機以及X線、體檢LDCT等更多信息,請參閱本頭條号之前寫過的文章)
參考文獻:
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主編:于茲喜
Adrian M.K. Thomas.The history of radiolog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