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網上看到有網友分享這樣一段經曆:
在某寫作咨詢群中,有一名姑姑發言,她表示侄子寫作水平很差,想買個課程,回去教教侄子。
原來侄子已經上了初中,他的媽媽平時工作忙,很少管,而姑姑對侄子的教育很重視,會經常監督他,想着自己先學習學習,學會以後再教給侄子。
得知事情原委後,大家紛紛豎起了大拇指,稱贊這名姑姑為“中國好姑姑”,還有人則是表示“發現沒有?姑姑疼侄子很多,關心娘家侄子侄女,卻很少有舅媽關心外甥”。
不得不說,這種說法似乎有些道理,生活中,疼愛侄子侄女的姑姑确實不少。
比如前段時間安徽阜陽,就有一名姑姑因為出嫁時“深情回眸”望着侄子而走紅。
視頻中,出嫁的姑姑眼裡滿是不舍,侄子也是一直一言不發默默站在車旁,所有人走了他也沒走,雖然姑姑沒有說話,但在場的人都明白她對侄子的疼愛之情。
而與之相反的,舅媽對外甥卻往往關心寥寥。
記得之前有寶媽曾吐槽,過年時舅媽給孩子包了500的紅包,卻偶然得知她給自己侄子包的紅包卻是800,如此“不公平對待”讓這位寶媽很是寒心。
那麼為什麼姑姑對待侄子,與舅媽對待外甥有這麼大區别呢?道理其實并不複雜。
為什麼姑姑大多疼侄子,舅媽卻很少疼外甥?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區别,首先是二者在血緣關系上的不同。
對于姑姑來說,侄子侄女是哥哥弟弟家的孩子,身體裡流着“相同的血脈”,彼此間有着非常親近的血緣關系。
而對舅媽來說,外甥外甥女充其量隻是“親戚”,從血緣上來說,雙方沒有任何聯系,屬于“外人”。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父系親屬中的姑姑,實際上相當于母系親屬中的“舅舅”,我國民間一直流傳着“娘親舅大”的說法,而姑姑疼愛侄子侄女也是同樣的道理。
其次,是二者在家庭認同感上的不同。
雖然“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但在“嫁出去的姑姑”眼中,娘家一直是最後的避風港灣,在心裡永遠保留着最特殊的位置,會保持很強的不舍和家庭認同感。
所以在平時相處時,姑姑除了會關心父母兄弟外,對侄子侄女也會在潛意識裡十分親近,心安理得地付出。
尤其對一些重男輕女的家庭來說,因為女孩從小被耳提面命要讓着弟弟、補貼哥哥,這種家庭認同感會更加突出,即便是出嫁以後,也會習慣于以姑姑的身份,疼愛侄子侄女。
反觀舅媽,則根本沒有這份家庭認同感,畢竟本就是嫁過來的“外姓人”,心理上沒有對外甥、外甥女那份天然的親近。
家長對姑姑和舅媽要“一視同仁”,避免帶有傾向性
雖然在大多數家庭中,姑姑對孩子确實要比舅媽親一些,但有時候舅媽對待外甥外甥女同樣不差,我們作為家長,要做到“一視同仁”,避免帶有傾向性才行。
孩子們的心思是非常單純的,如果家長在不經意間表露出對舅媽的不滿,對姑姑的親近,很容易對孩子産生引導,使孩子不自覺地對二者進行比較:舅媽和姑姑,究竟哪個對我更好?
而一旦進行比較的話,難免會有高下之分,在家長無意間的引導下,很可能使孩子對某一方留下不好的印象,進而越來越疏遠,乃至于影響到大人之間的正常交往。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親戚之間的來往,其實離不開“将心比心”四個字。
舅媽和姑姑對待孩子的态度,和我們對待對方孩子的态度有很大關系,隻有兩家之間多走動,互相對孩子有更多的關心,才能“以真心換真心”,否則即便是姑姑,對待侄子侄女也未必會太親近。
歪媽結語:
每個家庭實際情況不同,有的舅媽對待外甥外甥女态度并不比侄子侄女差,所謂“姑舅親”的說法隻是相對正确。
而我們作為孩子的家長,關鍵還是要“一視同仁”,避免對姑姑和舅媽帶有任何傾向性,否則很可能為孩子帶來錯誤的引導,不利于維護家庭關系。
今日話題:你覺得姑姑和舅媽誰對孩子更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