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文化的學習進步
絕不僅僅是漢字本身
更是一種文化智慧的提升
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構建。
《雙法字理》叢書
中國人的漢字,文字的形狀有道理,文字的讀音也有它的内涵。中國的漢字不僅僅是用來認字讀書的,更是通過漢字來懂事明理的。
今天的3個漢字用心去認識了,相信你會很深刻地領會到漢字的這一特質。
今日漢字主角:得礙賄
01
得到的“得”字,在今天看字形和讀音上與“貝”沒有什麼聯系。
但,“雙法字理”中還原它的原貌,你就會發現二者之間的聯系,其原本寫作“䙷”,上邊一個“貝”,下面一個“寸”,後書寫為“㝵”,就指用手得到财物。
後來又加了表示行走、行動的雙立人“彳”,指明财富不是平空出現在手上的,是需要用實際行動來換取,來創造的。
可見古人很早就明白,沒有不勞而獲的财富。
“德”字也是如此,《道德經》我們都知道,那麼這三個字僅僅是那本書的書名嗎?
“道”是什麼?它是虛的、是空的,要自己用身心去悟,所以叫“悟道”。
你沒有“悟道”,那是你的悟性不夠,誰也沒辦法,這是先天的。
而“德”則不同,是你身體力行所得,所以也叫“德行”,這是實實在在的真實行為,這是後天的。
古人雲:“孝,德之本也”。中國人講究孝悌為先,這是人與人之間實實在在的行為,這個“道”誰都知道,但生活中有多少人能悟出這是“德”之本,而身體力行呢?
俗話說得好,“家和萬事興”,家和者,首孝悌。悟道,并以德行者,必得。無論齊家、治國、平天下皆此法也,這就是大學問。
故《大學》開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禮記·樂記》有雲:“……德者,得也。”
“得”字,今天的讀音為“dé”,但本身的古音原本是讀“děi”,例如“不得勁、你得注意、你得執行”等,常用語句中,依然保留着它的古音“děi”。
在今天的方言中,“dé”音就讀作“děi”,例如在德州,著名的小吃“德州扒雞”,當地人的方言音就是“děi 州扒雞”。
02
“礙”字讀音有所變化,省去了“得”的聲母“d”,剩下與“e、ei”相近為“ai”音。
原本走過去就能得到了,結果道路被一大石所阻,得不到了。
它的讀音也因此而來,沒能得到就去掉“d”,于是就隻剩下唉聲歎氣的“ai”聲了。配以石字旁,這就是阻礙的“礙”。
今天,“礙”字還有一個被認定為異體字的“礙”,右邊是個疑問、懷疑的“疑”,它本指因有疑慮而不能前,是思想上的、無形的障礙和阻礙。
二者意義相同,使用上有所區别,漢字簡化時合為一字。
03
受賄的“賄”也是用“貝”字做讀音符号所造的一個漢字,“ui” 與“ei”近韻。
“賄”字與前面“得”字相比,就有了不勞而獲的意思。“有”字的本義是表示手裡提着塊肉,是表示手的 “又”與“肉”合而造字所得。
用拿在手中的東西表示擁有的意思,标注“貝”字,指擁有錢财。“賄”便是對他人行使錢财,使其不勞而有之,這就是行賄。于是,接受錢财,便是受賄。
“賄賂”便是用錢财的“行與受”進行聯絡的行為,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也可以說是一種“缺德”的行為,總之是不為世人所贊同的做法。
其實,每個漢字背後都包含着一個事理,學習漢字,除了要知道它怎麼讀、怎麼寫、什麼意思。更關鍵的是還要能夠知道為什麼這麼讀、這麼寫、是這個意思。
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地學習漢字,才能真正理解、把握文字背後的文化信息,進而實現文化的傳承。
○〢關于作者:
本文改編自《雙法字理》,作者:白雙法老師。
讀《雙法字理》,學漢字文化!
漢字文化的學習進步,絕不僅僅是漢字本身,更是一種文化智慧的提升,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構建。
這裡是無師字通,專注分享漢字相關的故事與文化,喜歡的朋友們歡迎關注和轉發,感謝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