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公司如何上市?青島大牧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牧人”)5月12日首發過會,旗下已有6家上市公司的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所投資公司的上市版圖将再度擴張,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養殖公司如何上市?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青島大牧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牧人”)5月12日首發過會,旗下已有6家上市公司的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所投資公司的上市版圖将再度擴張。
大牧人是國内規模較大的成套養殖設備制造商和養殖場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前三大股東山東新希望六和、香港佳峰、武漢科谷分别持股25.875%,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盡管新希望方面通過放棄董事會席位和表決權的方式弱化對大牧人的控制,但雙方曆史發展及業務關系緊密,新希望連續位居大牧人第一大客戶。
從證監會發審委問詢内容來看,大牧人在經過2021年養豬設備收入大漲後,2022年一季度出現業績下滑。對此,大牧人5月17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與受工期和建設期影響收入延遲确認有關。公司目前布局養豬、肉禽、蛋禽三大業務闆塊,并把拓展海外市場作為發力點,對發展“沒有太大擔憂”。
新希望“避嫌”同業競争
招股書顯示,大牧人成立于2005年,是目前國内規模較大的成套養殖設備制造商和養殖場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近年承接了溫氏、正邦、唐人神、鳳祥、仙壇、新希望等知名養殖集團的工程項目。本次IPO,大牧人拟募集資金14.4億元,将用于膠州制造中心二期建設項目,年産36萬台/套風機及自動化禽類飼養料線等設備生産線擴建、改造項目,膠州研發中心二期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從發展曆程可以看出,大牧人與劉永好實控的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希望”)關系密切。2005年9月,無錫大牧人畜牧機械有限公司(簡稱“無錫大牧人”)與香港佳峰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大牧人前身青島大牧人機械有限公司(簡稱“大牧人有限”),而無錫大牧人第一大股東正是山東六和集團有限公司(現更名“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山東新希望六和”)。
2008年12月,無錫大牧人将其持有的大牧人有限31.25%股權轉讓給山東新希望六和,并将所持37.5%的股權轉讓給武漢科谷。後經股權轉讓、增資擴股、股份改制等操作,大牧人現由山東新希望六和、香港佳峰、武漢科谷分别持股25.875%,員工持股平台和峰源、田園牧歌合計持有22.375%的股份。
由于主要股東持股比例相同,大牧人處于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狀态。為保證任一股東無法通過其提名的董事控制大牧人董事會,山東新希望六和已放棄表決權,其提名的王普松也于2021年5月28日辭去董事席位。
此舉引來監管部門關注。近日舉行的證監會發審委會議要求大牧人說明公司認定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是否準确,山東新希望六和放棄表決權和放棄董事席位的原因,是否存在規避實控人認定及同業競争的情形。
根據大牧人招股書,山東新希望六和實控人為劉永好,而劉永好控制的興源環境旗下興源環保、新至彙德、淄博新牧,及其控制的新希望旗下青島新牧、孫公司淄博彙德,均從事與大牧人相同或相似業務,且淄博彙德與大牧人同在山東新希望六和旗下。
大牧人在招股書中稱,山東新希望六和并非公司控股股東,劉永好非公司實控人,不屬于限制同業競争範圍。報告期内,劉永好控制的相關企業主要在新希望集團内部銷售,且山東新希望六和已出具避免同業競争的承諾。
業績受下遊豬企影響
除同業競争外,大牧人業績變化也是發審委關注的重點。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1年上半年,大牧人營收分别為10.84億元、17.19億元、24.11億元、14.77億元,淨利潤分别為1.52億元、2.55億元、2.73億元、1.91億元。其中,養豬設備營收分别為4.96億元、6.59億元、9.28億元、7.79億元。
2019年以來,新希望連續位居大牧人第一大客戶。2019年-2021年上半年,大牧人對新希望銷售金額分别為2.81億元、4.97億元、4.23億元,營收占比也從16.34%上升到28.61%,主要銷售的産品為養豬設備。
對此,發審委要求大牧人說明2019年銷售給新希望的肉禽設備毛利率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2021年養豬設備收入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2022年一季度業績下滑的情況及原因,并結合下遊豬禽養殖行業的情況,說明2022年是否存在業績大幅下滑的風險。
大牧人證券事務代表5月17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2021年豬價下降但公司養豬設備卻收入大增,主要原因在于受工期和建設期影響,公司通常會在項目驗收後才确認全部收入,延遲時間基本在半年左右,有的項目甚至要一年。收入确認的延遲性加上疫情對物流、發貨、工期等造成影響,使公司2022年一季度業績出現下滑。
結合第一大客戶新希望财報來看,2019年-2020年,新希望為抓住非洲豬瘟暴發後的機遇,大幅增加養豬投入,截至2021年末,建成及在建種豬場按母豬床底規模計超過190萬頭,建成及在建的自育肥場産能超過700萬頭存欄規模。不過從2021年開始,新希望從快速擴張轉入穩健運營,放緩新種豬場項目建設,降低養殖成本。大牧人也在招股書中提醒,當下遊養殖業發展過剩時,産品價格下降,行業投入減少,畜牧機械的需求下降。
從供給角度來看,目前我國畜牧機械制造業市場競争加劇。Wind數據顯示,2013年-2020年我國畜牧機械制造企業數量由68家增長至147家。除面對荷蘭Big Dutchman、美國GSI Group、環宇畜牧、牧尚股份等國内外對手外,還有來自下遊大型養殖企業布局上遊産業的壓力。如新希望子公司青島新牧、孫公司淄博彙德于2020年開始從事部分養豬設備加工生産。
“我們沒有太大的擔憂。”大牧人證券事務代表稱,2005年成立至今,大牧人經曆過4輪豬周期,公司近幾年業績上漲受益于新希望養豬業的逆勢投資以及2019年到2020年初的豬價上揚。盡管眼下養豬業低迷,但養豬設備隻是公司三大闆塊之一,肉禽、蛋禽設備合計營收與養豬設備營收約各占公司一半。除三大業務外,大牧人還将布局海外市場作為發力點,目前在東南亞、中東、北美、南美、非洲都有建設項目。相對于跨國設備巨頭,大牧人在國内及泰國、緬甸、菲律賓等國家已有一定競争力,逐步實現進口替代。
劉永好投資公司上市版圖擴張
大牧人上市後,劉永好投資的上市公司将增至7家。
官方資料顯示,劉永好實控的新希望集團目前擁有世界第二、中國第一的飼料産能,中國第一的禽肉加工處理能力,是中國最大的肉、蛋、奶綜合供應商之一。集團資産規模超3000億元,2021年銷售收入超2400億元,位列2021年《财富》世界500強第390位。近些年,劉永好通過拉薩新希望等公司開展對外投資,布局農牧食品、乳品快消、地産文旅、化工資源、金融投資等多個産業闆塊,已擁有6家上市公司。
1998年,劉永好通過新希望集團實控的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上市。2013年,劉永好之女劉暢從陳春花手中接過董事長職務,在新希望啟動“福達計劃”,向養殖端和食品端轉型。财報顯示,2021年,新希望内外銷飼料銷量合計達2824萬噸,約占全國總量的10%。其中,禽料1606萬噸,約占全國總量的13%,位居全國第一。
2008年、2011年,劉永好實控的飛馬國際、興源環境先後上市,前者主營供應鍊管理服務和環保新能源業務,後者主營農業農村生态、環保裝備及智慧環保、環境綜合治理業務。
2019年1月,以新希望乳業深交所敲鐘為起點,劉永好旗下公司的上市版圖擴張速度明顯加快。2021年5月,背靠新希望房地産業務的物業管理服務商新希望服務登陸港交所。2022年3月,由新希望化工投資有限公司控股的華融化學在深交所上市。劉永好曾在華融化學上市儀式上表示,近幾年來新希望每年都有新增上市公司,得益于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以及成都良好的發展環境。2022年是新希望成立40年,華融化學未來将圍繞國家戰略打造化工“新希望”。
新京報首席記者 郭鐵
編輯 李嚴
校對 李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