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韓小妮
“月餅季”又到了。風起雲湧的上海灘鮮肉月餅界,正在展開新一輪排隊時間大比拼。
實際上在鬧猛背後,上海的老字号有不少關于鮮肉月餅的“秘辛”。
料太多從何說起呢?要不先從淮海路上“三巨頭”——光明邨、長春和哈爾濱之間的“羅生門”故事開始吧。
一
排光明邨鮮肉月餅的長隊,阿姨爺叔有備而來,小闆凳都帶上了。
淮海路上的光明邨今年風采依舊,這幾天買鮮肉月餅的長隊一路排到了“泡泡眼”(Popeyes)。
其實,早在8月下旬,距離中秋節還有一個多月,我們就發現這支隊伍“重出江湖”了。
一鍋65個月餅、5個鍋爐齊齊開動,工作日的下午,來買月餅的長隊還是堵住了隔壁弄堂口。
一位穿白色Polo衫、挎單肩公文包的老爺叔剛剛從人群裡擠出來,手裡拎了4盒鮮肉月餅。
“阿拉這個年齡做事體比較把細(細心),我昨日就來打過樣了。早上要排1個半鐘頭,營業員講下半天(下午)來人少。”
“我今朝過來,看看隊伍蠻長,果然10分鐘不到就買到了。”
“實際上現在買最合算,不吃排隊的苦頭。”爺叔很樂意分享他的“錯峰”購買心得。
早在8月下旬就有不少顧客前來“錯峰”買月餅了
“我姓盧,盧灣區的盧。我老盧灣了,買這個(月餅)是懷舊呀。”他說。
原來,今年73歲的老盧就出生在光明邨對過的樂安坊裡。
他是有心人,這次特意趕來買四盒月餅,是因為他們兄弟姐妹總共四個人,他準備給一家送一盒。
上海灘的鮮肉月餅,大緻可分為鍋爐派和烤箱派。
老盧挺鍋爐派。他說:“現在大多數是烤箱裡烘的,烘出來‘的粒滾圓’,像饅頭一樣。咬下去全是面粉,而且僵搭搭,說明酥皮做得不好。”
而光明邨的鮮肉月餅是在鍋爐裡烤的。“它的皮子是油酥的,拿在手裡一咬,一層一層像雪花一樣。”
光明邨的鮮肉月餅屬于“鍋爐派”,月餅的兩面是平的。
買的年數多了,老盧連它家月餅技藝的“傳承”情況也了解得一清二楚。
“原來第一代有個老師傅親自在做,拌的肉餡子吃口老好。”
“阿拉屬于嘴巴比較‘疙瘩’的。這個老師傅前兩年退休以後,阿拉發覺餡子裡向擺糖了,不好吃。還好一年以後馬上就改回來了。”
“現在都是兩個阿姨在烤了。不過我看老師傅的‘真經’,基本上已經傳下來了。”
阿姨用平底鍋現場烘烤鮮肉月餅,已得老師傅“真傳”。
二
在大衆點評的上海“鮮肉月餅榜”上,光明邨目前雄踞榜首,站在鄙視鍊的頂端。
然而,在以糕點熟食為特色、成功養成“土味頂流”的淮海路中段(這段淮海路是怎麼變成“土味頂流”的),其他老字号也不是“吃素”的。
賣鮮肉月餅的不單單是光明邨這一家。
在全國土特産設立現烤櫃台的泰康、最近剛剛開出門店的南區老大房,屬于“客場作戰”,價格卻定得“傲嬌”,鮮肉月餅賣6元一隻。
長春食品商店和老大昌是“老土地”,鮮肉月餅價格與光明邨持平,賣5元一隻。
老大昌也是“鍋爐派”,店裡有一隻平底鍋現做現賣。
老大昌的鮮肉月餅現做現賣,喜歡的人也不少。
人氣雖然不及光明邨,但和流心蛋黃酥、叉燒酥、椰絲卷等共用的櫃台也不時有三三兩兩的人排隊。
相比之下,長春對待鮮肉月餅更加“鄭重”一些,設立了專門的櫃台。
它家的鮮肉月餅平時是“烤箱派”,不過臨近中秋,最近又增加了傳統鍋爐烘烤的品種。
長春食品商店專設了鮮肉月餅櫃台,海報強調采用愛森肉。
說到鮮肉月餅,長春歎了口氣。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幾何時,長春的鮮肉月餅才是這條街上的“人氣王”。
“阿拉最早都是人工的,用平底鍋炭火烘的,1997年就開始做了。”長春的内部人士說,“大概有十年辰光,阿拉是做得老好的。”
長春現在全年有烤箱烘制的鮮肉月餅,中秋前再追加“鍋爐版”。
對此,光明邨的内部人士也承認,一開始長春的鮮肉月餅賣得比他們好。
至于後來是怎麼會趕超的,光明邨内部人士的說法是:
“有一年對過(指長春)裝修,阿拉就開始反超了。實際上在這之前阿拉就做好準備了,質量把得蠻緊的。所以一旦有機會就沖出來了。”
對此,長春不置可否,隻是表示:“阿拉鮮肉月餅是老祖宗了。”并透露說,光明邨早年還向他們“取經”學習過呢。
三
聽說長春的鮮肉月餅是“老祖宗”,哈爾濱食品廠笑了。
一位在哈爾濱食品廠工作多年的老法師告訴我們:“鮮肉月餅,最早是我們教長春的。”
其中的淵源是這樣的:
哈爾濱和長春,同屬于上海煙草集團。
“長春本來隻是零售店。他們想搞多種經營,做‘前店後工廠’——樓上的車間生産月餅,然後在樓下的商店裡銷售。”
于是,作為同一個集團的兄弟單位,哈爾濱義不容辭地傳授了月餅制作技藝。
而以俄式西點起家的哈爾濱,鮮肉月餅其實也是有來頭的。因為前些年,高橋食品廠并入了哈爾濱。
想當年,高橋食品廠的鮮肉月餅在淮海路上也是響當當的一塊牌子。
1983年的《文彙報》上就報道過:淮海路高橋食品廠堅持供應現做現賣的鮮肉月餅等特色品種,深受消費者歡迎。
1983年的《文彙報》上,就高橋食品廠的鮮肉月餅等産品 發了圖片新聞(圖右)。
甚至有一種說法稱,鮮肉月餅的前身是高橋松餅。
高橋松餅是上海高橋古鎮四大名點之一,已有百年曆史。其中,鮮肉餡的高橋松餅酥皮香脆,肉餡鮮美多汁,據說慢慢演變成了現在的鮮肉月餅。
如今看到長春和光明邨各領風騷,哈爾濱的老法師承認:“徒弟打敗師父了。”
對此,哈爾濱倒也心平氣和:“他們的肉餡是當場包的,烘出來都很新鮮。不像我們的肉餡,是在瞿溪路的廠裡做好冷凍後送過來的。”
“所以我們想了想,我們的重點不放在鮮肉月餅上。”
淮海路上“三巨頭”圍繞鮮肉月餅各有說法,演繹成了一出“羅生門”故事。
四
放眼全國,上海可能是最愛鮮肉月餅的城市。餓了麼的外賣數據顯示,去年,上海人吃掉了全國53%的鮮肉月餅。
上海人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鮮肉月餅的,年代大概已不可考。
不過我們在資料庫裡看到,早在1928年,《申報》上就刊登了一則愛多亞路(現延安東路)上老裕昌鮮肉月餅的廣告。
淮海中路思南路公交車站《申報》的這則廣告稱,老裕昌的小隻鮮肉月餅“擇上等佳料,故甚鮮美”。
關于鮮肉月餅的起源,真老大房介紹的版本是,過去在蘇式茶食中,有一種鮮肉餃很受歡迎。
它的外皮是焦黃脆殼,中層有細膩起酥,裡層就是鮮嫩緊實的肉餡。
後來有師傅“腦洞大開”,把鮮肉餃的形狀和大小都做了改變,就成了鮮肉月餅。(為了4塊錢的這塊面團,有人站到腰疼,有人忙到半夜兩點丨識味上海)
真老大房的鮮肉月餅屬于“烤箱派”,也有不少擁趸。
1980年9月14日的《解放日報》報道稱,那一年,上海飲食業共有147家單位生産月餅,其中有127戶生産鮮肉月餅。
1980年《解放日報》上關于中秋月餅的報道
兩年以後,《文彙報》上報道說:中秋前夕,本市有近200家飲食店供應鮮肉月餅。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這一年供應的鮮肉月餅比前一年增加了50%左右。
供應的店家和産量雙雙增加,是因為“鮮肉月餅皮酥,餡大,肉鮮鹵多,鹹中帶甜,風味獨特,一般是現做現賣,邊做邊烘,香味四溢,很受消費者的歡迎。”
到了1989年,《解放日報》繼續報道稱:“甜月餅銷售急劇下降,鮮肉月餅銷售卻扶搖直上。”
“鹹味月餅又以現做現賣最旺,因此今年上海街頭有70餘家商店現賣鮮肉月餅,就連一些大餅攤做的鮮肉月餅也有人排隊,供不應求。”
1989年《解放日報》上關于中秋月餅的報道
報道分析說,鮮肉月餅受青睐,是因為上海人的口味在發生變化。
“一個在普陀區悅來芳食品店前排隊買鮮肉月餅的顧客告訴記者:現在的月餅象糖餅,甜得發膩,價錢又貴,不如價廉物美的鮮肉月餅,又鮮又香。”
順便說一句,偏居滬西的悅來芳在“上海鮮肉月餅史”裡也有名字。很多人認為,鮮肉月餅最早是由悅來芳賣出名氣的。
可見,這麼多年來,上海人對鮮肉月餅的偏愛與日俱增,從未消減。
五
如果說,淮海路上光明邨、長春和哈爾濱圍繞鮮肉月餅所展開的“愛恨情仇”是近二十年的故事。
那麼,在上海灘另一條著名商業街南京路上,真老大房可謂是成名已久。
2003年中秋節前真老大房的排隊盛況 /邵劍平 攝
早在1982年,報紙上就報道過,真老大房的鮮肉月餅在市裡的飲食公司月餅質量評比中獲得優勝。
1986年《新民晚報》的報道稱,“該店生産的鮮肉月餅,注重規格質量的嚴格把關,采用肉糜一律為精瘦腿肉。上市以來,每天銷量達三千斤左右。”
1986年《新民晚報》上關于真老大房的報道
2005年的《申江服務導報》上寫:“每年的‘月餅季’,此地會出現驚人的全天候‘長龍’,有時甚至會蜿蜒100多米!”
不過在南京路上,真老大房有個勢均力敵的競争對手——泰康。
▼
大衆點評上
網友們喜歡對兩家的月餅
加以比較
大衆點評上 ,網友們喜歡對兩家的月餅加以比較。
2011年,《新聞晨報》盤點了滬上老字号的鮮肉月餅“排隊指數”。兩家不相上下,排隊時間都在6小時左右。
2011年《新聞晨報》的報道考察了各大老字号的鮮肉月餅”排隊指數“
這裡要悄悄告訴吃瓜群衆的是,這兩家各有擁趸的食品店其實是“一家人”——都屬于泰康食品有限公司。
有人年年去淮海路、南京路排隊買月餅,而在西區市民眼裡,西區老大房的鮮肉月餅才是心頭好。
真老大房和西區老大房早年師出同門的故事,我們以前“八”過(這些上海老字号忒搞腦子了),此處按下不表。
這兩家的鮮肉月餅也素來齊名,排名座次不相上下。
我們又去翻了翻報紙堆,在真老大房被報道的1982年、1986年,西區老大房也上了報。
“在靜安寺‘西區老大房’門口,經常有顧客排隊購買出爐鮮肉月餅。一位老伯伯稱贊說:‘這裡的鮮肉月餅味道鮮,一年四季不斷檔。’……臨近中秋,“西區老大房”生意更好。九月七日,就賣了一萬四千七百多隻鮮肉月餅。”
——新民晚報,1982年09月08日,《餅香伴随桂花香》
和真老大房一樣,西區老大房也常在有關鮮肉月餅的報道中出現。
“靜安寺西區老大房今年生産的特色鮮肉月餅,在市煙糖公司評比中名列前茅。”
—— 新民晚報,1986年09月12日,《這兒的鮮肉月餅受顧客歡迎》
都說“南橘北枳”。去年,我們的老朋友、民間攝影師壽幼森在靜安寺看到,西區老大房的鮮肉月餅在自己的“地盤”上照例受到了排隊的“禮遇”。
而在南京路上大排長隊的泰康,把櫃台開到西區老大房隔壁,卻門庭冷落。。
看到南京路上大受歡迎的泰康在西區老大房隔壁遇冷,壽幼森發了條朋友圈。
看來上海人吃鮮肉月餅,吃的不光是味道,還要吃個名頭,吃份熱鬧。
參考資料:
1. 裘雯涵,《南京路上長龍 隻為中秋味道》,解放日報,2019年09月11日。
2. 唐烨、黃勇娣、黃尖尖,《最早的鮮肉月餅在哪裡?隻有上海老饕才知道》,解放日報·上觀新聞,2017年8月27日。
3. 徐妍斐,《上海人吃掉了全國53%的鮮肉月餅》,新聞晨報,2019年09月13日。
4. 顧筝,《為了4塊錢的這塊面團,有人站到腰疼,有人忙到半夜兩點》,微信公衆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2018年8月26日。
5. 季明,《中秋月餅進入産銷高峰》,解放日報,1980年09月14日。
6. 季明,《鮮肉月餅香味四溢》,文彙報,1982年09月24日。
7. 孫衛星,施培甯,《餅香伴随桂花香》,新民晚報,1982年09月08日。
8. 許靜源,《百年老店月餅質量嚴格把關》,新民晚報,1986年09月03日。
9. 周銘魯,《這兒的鮮肉月餅受顧客歡迎》,新民晚報,1986年09月12日。
10. 俞康華,《月餅市場銷售疲軟》,解放日報,1989年09月14日。
11. 陳潇俊、陳海燕,《盤點“人來瘋”美食 這些店永遠在排隊!》,申江服務導報,2005年12月07日。
12. 徐運、毛懿、陳抒怡,《8.5小時!鮮肉月餅排隊紀錄再刷新》,新聞晨報,2011年09月10日。
- END -
寫稿子:韓小妮/ 拍照片:韓小妮/
畫圖畫:二 黑/ 編稿子:韓小妮/
寫毛筆:陳冬妮/ 做圖片:二黑/
拿摩溫:陳不好玩/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内容授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