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仁不讓于師。
2.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3.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剛、毅、木、讷,近仁。
6.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7.克己複禮為仁。
8.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9.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誠之。
10.見義不為,無勇也。
11.不學禮,無以立。
12.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13.禮,與其奢也,甯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14.草木無大小,必待春而後生,人待義而後成。
15.仁則人親之,義則人尊之。
16.兼相愛,交相利。
17.視人之國,若己之國;視人之家,若己之家;視人之身,若己之身。
18.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19.仁者無敵。
20.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2.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也。
2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4無恻隐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2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26.貴賢,仁也;賤不肖,亦仁也。
27.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
28.利少而義多,為之。
29.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
30.不義而強,其斃必速。
31.多行不義必自斃。
32.多行不禮,必自及也。
33.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
34.進不失廉,退不失行。
35.目失鏡,則無以正須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
36.人而無義,唯食而已,是雞狗也。
37.地利不如人和,武力不如文德。
38.乘理雖死而不亡,違義雖生而非存。
39.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40.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41.禮不妄說人,不辭費。
42.厚者不毀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43.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甯。
4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45.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46.酒以成禮,過則敗德。
47.仁者不以盛衰改節,義者不以存亡易心。
48.不在順逆,以久為斷;不在憎愛,以道為貴。
49.若義重于生,舍生可也;生重于義,全生可也。
50.君子之懷,蹈仁義而弘大德;小人之性,好讒以為身謀。
51.不由禮之事,非不可行也,行之也不能久。
52.惡絕于心,仁形于色。
53.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
54.人以義來,我以身許。褰裳赴急,不避寒暑。
55.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56.不求不争于民,而民知遜;不求不貪于民,而民知廉。
57.民習禮義,易與為善,難與為非。
58.人必知道而後愛身,知愛身而後愛人,知愛人而後知保天下。
59.恻隐足以為仁,而仁不止于恻隐;羞惡足以為義,而義不止于羞惡。
60.見義勇為,不計禍福。
61.不以利祿為意,而以仁厚為心。
62.禮有必隆,不得而殺;政有必舉,不得而廢。
63.禮者,其本在于養人之性,而其用在于言動視聽之間。
64.莅官之要,曰廉曰勤。
65.甯公而貧,不私而富。
66.錢财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67.公生明,廉生威。
68.人無禮而何為,财非義而不取。
69.老不拘禮,病不拘禮。
70.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
71.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惡者擾亂天下。
忠孝誠信72.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73.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74.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75.人之行,莫大于孝。
76.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77.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78事父母幾谏,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7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80.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81.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
82.言必信,行必果。
8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84.巧詐不如拙誠。
85.誠信者,天下之結也。
86.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
87.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斯不信。
88.誠乎物而信乎道。
89.不可死而死,是輕其生,非孝也;可死而不死,是重其死,非忠也。
90.人之所以為貴者,以其有信有禮。
91.祭之豐,不如養之薄也。
92.誠故信,無私故威。
93.自謀不誠則欺心而棄己,與人不誠則喪德而增怨。
94.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95.不忠不信,何以立于天地之間。
96.大丈夫以信義為重。
97.生來一諾比黃金,哪肯風塵負此心。
氣節情操9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9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00.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
101.不食嗟來之食。
102.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
103.非其義,君子不輕其生;得其所,君子不愛其死。
104.甯可玉碎,不為瓦全。
105.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106.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107.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108.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9.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110.千年成敗俱塵土,消得人間說丈夫。
111.不要人誇顔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
112.人無剛骨,安身不牢。
113三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
114.人生孰無死?貴得死所耳。
115.一身輕似葉,所重全名節。
116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117.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