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把“尿”念成suī,是在電影《集結号》裡。谷子地和一起被關禁閉的文書聊天時,多次提到“尿”,并且把niào讀成suī。後來查詞典,發現“尿”在某些地方還真的念suī,甚至發現“尿尿”應該念“niàosuī”,真是新鮮。
為自己孤陋寡聞汗顔的同時,也聯想起潮語裡面的“尿”,以及相關動詞。大人抱着嬰兒把尿,吹着培養條件反射的口哨,這種行為在潮汕地區稱為“尿尿(雖尿)”。第一個“尿”在也念suī,是為動詞。念suī的“尿”,無論是漢語還是潮語,音形義幾乎一緻。
撒尿或者屙尿,潮州音大多念做“放尿”,也有念做“旋尿”的。前幾天看古文,翻到韓愈的《張中丞傳後叙》時,發現裡面的“旋”字,居然也做小便解。張巡失守雎陽,“及城陷,賊縛巡等數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衆見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衆泣不能仰視”。臨死之際,張巡從容撒尿,何其暢快,甯可被刀砍死也不能被尿憋死,真是率性英雄。
在《左傳·定公三年》裡面,看門人在邾莊公面前中傷夷射姑随地小便,用的就是一句“夷射姑旋焉”。這裡面的“旋”,也做小便解。
潮汕方言中作為動詞使用的“旋”,與“潠”字相通,都有“噴灑”之意,比如農用工具有澆水用的“旋桶”,亦可寫做“潠桶”,以及前面提過的“旋尿”,都可以寫做“潠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