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公司的一位員工,在做淨資産收益率分析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一條公式。這條公式的神奇之處在于,它能囊括所有公司,并把它們歸類為三種類型。
這就是著名的杜邦分析,專業投資機構采用最多的方法。那麼,這三種經典公司類型是什麼呢?
茅台模式:指的是高利潤的行業。比如毛利率90%以上的茅台、或者“一月不開張,開張吃一月”的紅木家具店、還有那些賣奢侈品的公司。
沃爾瑪模式:表面看是薄利多銷,以量補價,實際上就是高周轉率。隻賺1毛錢的小米産品,就把這一模式發揮的淋漓盡緻。
銀行模式:加了杠杆,用他人的錢去賺錢,賺取利差。比如銀行的儲蓄放貸、保險公司的年金等。
保險公司,近期在二級市場上可是一個熱門話題,股價跌跌不休。上星期,中國平安的鐵粉、第一代私募大佬李馳,據說也清倉了中國平安……。
今天,我們讨論一下保險行業。由于,保險公司的服務與盈利模式都比較複雜,所以,要深入對一家保險公司進行估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們知道,對于不同行業、不同公司,采用的評估方法和指标不盡相同。
比如,格雷厄姆的市淨率PB,可以用于傳統重資産企業,但是對科技企業卻無效;而市盈率PE,雖然可以評估藍籌股、成長型公司,但卻不能用于有反身性的周期企業。
那麼,對于保險行業,有沒有行業特有的評估指标?
有,就是内含價值EV。它由2部分構成:簡單理解就是淨資産 現金,但是沒有那麼簡單,淨資産是“調整”後的,現金也是經過貼現率折算回來的。
這個數據,你自己算不了,可以在保險公司的報表裡面查詢。
有了這個EV以後,就可以算出該公司的PEV了:
PEV=市值÷公司EV(股價÷每股EV)。
這個PEV,就是保險公司被市場認可的價格。我們來看一下,目前,各家保險公司在市場投資者面前的地位如下:
很明顯,從2013年開始,友邦保險就以2倍的EV倍數領跑。相反,市場隻給了國内保險公司1倍的EV,中國平安作為龍頭,也隻有1.3倍。
友邦保險為什麼能夠得到投資者的青睐,高人一等呢?
首先,友邦成立至今,已有100年的曆史了。就算從現在開始沒有保單和業務,它憑借以往幾十年的壽險保單,後續還有幾十年的“利潤釋放久期”。
其次,友邦保險有更優質的業務、産品結構。須知,保險公司最賺錢的就是純保障型壽險業務,另外還有繳費方式。比如,新華保險在2015年才提出壓縮趸交業務規模,因為期交的模式更有利于公司發展。
關于期交對保險公司的好處,我列舉幾點:
第一,趸交就是一次性繳費,但是,這麼多錢一次性到了保險公司手裡,不管誰來投資,波動性都會很大;第二,表面上分攤了客戶的繳費壓力,但羊毛出在羊身上,相比于趸交,利息由客戶來買單;第三,期間的年限都很長,這就會産生客戶黏性,有利于保險公司持續經營和品牌管理。
再次,友邦有立足國際市場的管理水平。保險公司,按業務可以分為三個單元:銷售部門、後續服務部門、投資部門等。目前,在保險行業,相對來說,友邦的人員素質比較高。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勢必為這些部門帶來更高的效益。
2020年,友邦在中國的新業務價值利潤率高達80.9%,全部新業務價值利潤率則為57.7%。
可以看出友邦保險的業務在中國質量之優,所有的存量業務都是如此高質量,每份保單每年釋放一點點利潤,可以持續釋放十數年甚至數十年,為未來釋放利潤提供了非常穩定的來源。
以上,就是我分析的友邦保險的優勢,疊加香港股票市場的尿性,一如既往的保守和偏愛。
客觀來講,不管是長期趨勢下PEV的均值回歸,還是未來保險在中國釋放的紅利,又或是厚積薄發下的市場地位提升。綜合這些因素考慮,目前A股上的保險行業都極具投資價值。
當然,僅僅關注EV的增長,還遠不能客觀評估這個行業。所以,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學習。
其實,保險公司從設計保費的那一刻起,就鎖定了未來的利潤,這個工作由精算師完成。下面我舉一個栗子:
某家庭為小孩買了一份壽險,繳費10年,每年繳1萬,投保人60歲死亡,受益人獲得30萬元賠償。
在這個案例中,保險公司是這麼和你算的:精算師先保守把複利定為5%,那麼50年的複利就是:
10萬X1.05^50=114.7萬;
非常賺錢,然後再減去30萬賠償,剩下毛利潤84.7萬。這時,保險公司還要交25%所得稅,最後剩下淨利潤:
84.7—84.7X25%=63.5萬;
這個63.5萬,就是未來的價值。接下來,就是關鍵的折現了,他們一般取11%的折現率:
63.5萬÷(1 11%)^50=3440元。
以單筆保單來看,這個3440元就是現在的内含價值EV。可以看出,保險公司留了足夠多的安全邊際,每年的1萬元保費,現在的内含價值隻有3440元。
也就是說,這個保單每年都在釋放利潤,什麼都不用幹,自己也能産生複利,高達11%,這個釋放周期就是保險的“利潤釋放久期”。
精算師把内含價值長期投資回報假設為5%,實際上,公司的投資收益率可能大于這個數字,比如,中國平安保險資金近10年平均總投資收益為5.3%,2020年為6.2%。這個就産生了利差,接下來我們簡單講一下。
保險公司的利潤來源,主要包括三部分:死差、費差、利差。
死差利潤:精算師會根據銀保監會指定的“保險業經驗生命表”,來計算投保人死亡的概率,但是,随着醫學技術的發展,投保人往往在“規定”的時間還沒有死,實際死亡率小于假設死亡率。那麼,原來的準備金就太多了,釋放出來的就是“死差”利潤。
費差利潤:實際的經營管理費用比精算師假設更少,實際支出少了,根據假設準備的費用太多了,需要釋放出來,成為利潤。 (相反就會減少利潤。)
利差利潤:比如,實際的投資收益率是12%,大于假設的投資收益率5%,這個當期的利潤肯定會增加。
很明顯,死差和費差更加穩定,由業務結構和假設保守程度決定,而利差則受資本市場環境的影響而波動巨大。
保險公司,除了以上三差利潤,其實還有一個承保利潤。在保險公司報表裡面,有一個綜合成本率。比如綜合成本率96%的意思是:保險公司收到保費100元的保費後,要剔除96的成本,這些成本包括傭金、賠償、場地設備等,最後剩下4塊錢的承保利潤。
既然打開了利差的話匣子,那麼,我們結合保險公司的年金,再來分析一下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
首先,由于國内制度問題,年金是可以投資資本市場的,而公積金卻不可以,它隻能按照國家一年期存款利率給付。目前,全世界隻有新加坡和中國有公積金政策,我們是學新加坡的。
現在,友邦保險年金承諾客戶4%的利率回報。那麼,我們來算一算,友邦的投資團隊需要多少業績,才能滿足這樣的要求。
由于保險公司,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在友邦也想獲得4%利潤的同時,25%的企業所得稅也必須由資本市場承擔。
以客戶購買100元年金為例,想要同時滿足三方,包括國家25%所得稅、客戶4%、友邦4%的需求,真實的收益率算法應該是:
(4 所得稅)X25%=所得稅;
所得稅=1.333;
真實市盈率=(4 4 1.333)÷100=9.33%。
這個9.33%,還沒有包括承保利潤,它是友邦實際上需要獲得的收益。假如有一年,投資部門不争氣,收益率減少了。那麼,隻能由客戶和保險公司自己承擔了。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投資風險,國家早有規定,禁止保本和收益承諾。
2019年,銀保監會已經将長期年金産品的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上限,從現行的4.025%下調至3.5%。
實際上,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和國債利率相關性很大,可能源于他們在長期國債上有大比例的投資。那麼,我們也能得出這麼一個結論,想要在保險股上獲得超額收益,可以在國債利率上升前建倉。
好了,以上現象,隻是保險的投資部門在“利差”中的冰山一角,現實中,還有其他更多的故事。但是,呈現給投資者的隻有公司的報表數據,它恰恰是決定股票價格的依據。
比如處于下跌趨勢的中國平安,2020年的綜合成本率就上升了2.7個點,達到99.1%,100塊錢隻能賺0.9毛的承保利潤。
中國平安在年報裡,對于綜合成本率上升的解釋是:“主要因為上半年保證保險綜合成本率短期上升,同時在車險綜合改革背景下,市場競争激烈,成本有所增加”。
而中國平安2020年的總投資收益是6.2%,高于精算師的假設5%,但是低于2019年的實際投資收益7%,同比下跌11.4%。
最後,關于保險的認知,需要學習的知識還有很多,這個行業,并不能三言兩語就能講清楚。縱觀全世界,集保險大成者的戴維斯,就在保險行業浸淫了一生,最後以老婆的5萬美元嫁妝本金,賺到了9億美元的财富。曆時47年,年化複利回報達23.18%。
戴維斯雙擊,戴維斯雙殺就是他的理論,有興趣的可以看看羅斯柴爾德寫的《戴維斯王朝》,該書是投資家楊天南的譯本,他翻譯的代表作還有《巴菲特之道》。
寫這篇文章,“殺死”了我好多腦細胞,不過,聽生物學和生命科學專家講,這種鍛煉就是挑戰自己的大腦來生産新的腦灰質、腦白質。大腦就像肌肉,血管系統那樣,結果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其實,理論是否真假,還有待驗證,因為在我身上就沒有發生這樣的效果,我還是一如既往的辛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