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和高香的肉桂相比,水仙更以醇厚見長。高揚的香氣往往能在第一時間抓住品茶人的嗅覺,醇厚的茶并非無香,而是它的香氣較為深邃、清幽,需要人靜下心來細細捕捉。
”
一泡“水仙”:由宋迄今的天時
今人談武夷岩茶,往往要上溯到北苑貢茶,近年來流行的宋朝熱,讓喝茶的方式出現“宋式點茶”的新玩法。鬥茶最初流行于福建,随着貢茶的興盛水漲船高,很快地輸出至士大夫們的生活。而如果要從現在的武夷岩茶中找出與北苑貢茶的關聯,大概就是水仙了。
水仙茶樹原産自水吉縣(今建陽市),與北苑所處建瓯的地理位置相對接近,于清末移植至武夷山。水仙茶樹屬小喬木型,植株高大、主幹明顯,做出來的茶帶有天然花香,《閩産錄異》謂其“味似水仙花”而得名水仙。另有一說,水仙原名祝仙,因水吉方言的祝、水同音,最後遂傳為水仙。
“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和高香的肉桂相比,水仙更以醇厚見長。高揚的香氣往往能在第一時間抓住品茶人的嗅覺,醇厚的茶并非無香,而是它的香氣較為深邃、清幽,需要人靜下心來細細捕捉,或者耐心品嘗之後,才能從回味裡體會其潤物無聲的美感。
正岩:浸染武夷山之地利
在清中期以前,武夷山的茶就有明顯的産區分級,《續茶經》引用《随見錄》曰:“武夷茶,在山上者為岩茶,水邊者為洲茶。岩茶為上,洲茶次之。岩茶,北山者上,南山者次之。南北兩山,又以所産之岩名為名。”以現代的産區分級概念來看,最核心的稱正岩,其次是半岩,再往外推則是臨溪的洲茶及外山茶。
岩茶之所以以“岩”為名,所強調的還是武夷山的岩石地貌和以風化岩為主的土壤結構,這是造物者賦予武夷岩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非他處所能輕易複制,也是造就一泡好岩茶難以回避的條件。
◬ 武夷山“馬頭岩”産區
時至今日,武夷山景區内種茶的面積擴大,不論其地質地貌或茶葉品質,都以“正岩”稱呼,固然有助于産業發展,卻也容易讓人對正岩茶日漸無感。抛開品質和獨特的地理環境,雖同為“正岩”,卻形成幾個頗為不同的風格。
我曾對比過景區内不同山場但工藝相近的岩茶,傳統的核心産區如慧苑坑、九龍窠一帶所産的茶湯感渾厚、氣韻生動,前幾泡雖不甚奪人,卻耐玩味。其次是馬頭岩一帶的茶,或因山場的日照普遍充足,利于茶樹芳香物質的累積,成茶多香氣高揚、風格俊逸,即便是當地的坑澗茶,底蘊依舊稍欠一些。再次則是景區南面的茶。
香、清、甘、活:武夷岩茶的四字箴言
前人總結評斷武夷岩茶的四字箴言:香、清、甘、活。“活”是一泡茶生命力的體現,也是許多制茶師在制茶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的“真理”。任何茶類,不論制作期的長短,不管工藝的簡單或繁瑣,最終的目的隻有一個——穩定品質、保留活性。
然而,保留活性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制茶師看青做青的功力之外,也與茶青的“原始生命值”息息相關。換言之,生命值太薄的茶青經不起折騰、不耐做,稍加發力便立刻死青,這種茶就算安然度過制作周期,最終多難逃湯感寡淡的命運,稱不上活。
誠所謂“南做青、北焙火”,安溪的烏龍茶以做青著稱,而閩北的武夷山則以焙火見長。實際上,不管是做青或焙火,其背後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支撐,以閩南茶的做青習慣拿到武夷山用傳統的火功伺候,未必能做出好茶。同理,正岩的茶青以安溪茶制法制作,也不一定能充分激發其内質,做出正岩茶渾厚的韻味。烏龍茶的工藝精髓相通,在合适的做青前提下,焙火無疑是改善風味、提升品質的最佳途徑。
◬ 炭焙工序
「三聯愛茶」所選的“馬頭岩水仙”,正體現了武夷岩茶焙火工藝的獨到之處。馬頭岩位處正岩的核心茶區,與九龍窠、天心岩等知名産區接壤,茶青品質自是不在話下。
我們的第一款馬頭岩水仙茶初制完成後,曆時半年有餘、三次文火慢炖的過程,借助炭火的穿透力,一步步地将茶青内含的水分和刺激性物質調出來,使茶湯更加醇和穩定。
相較于高香的肉桂,我更偏好水仙一些,水仙品種自帶幽幽的蘭香,在焙火工藝的精準提煉後,蘭香的風格雖有些許改變,但茶湯的醇度着實提升不少,足以在如蘭似果的香氣中滿足日常的品飲需求了。
身邊許多茶齡甚長的朋友,在相應審美品位的驅使下,往往走入武夷岩茶或大樹普洱兩條道上,他們不追求口感的刺激,轉而欣賞另一種含蓄、内斂,又帶有一絲滄桑、洗盡鉛華的樸素之美。或許,就這個标準來看待這款馬頭岩水仙,也有些契合的意境吧。
「武夷岩茶·馬頭岩水仙」
量藏木箱裝 正岩核心山場馬頭岩 甘醇回味
「限時賞味特惠」
點擊⬆️圖片立享九折
2016年,《三聯生活周刊》内部孵化了一個小項目:三聯愛茶。在現代茶文化與新生活理念相結合當下,我們将以健康好茶為标準為讀者提供好喝的中國味道。
更多風物&新茶&美器盡在三聯生活市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