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消費者談汽車召回色變,往往認為汽車存在缺陷即為殘次品,甚至由此對車企召回産生偏見。所謂的汽車召回是指由于設計、制造等原因導緻車輛存在一定的缺陷,制造商組織銷售商、修理商等通過修理、更換、退貨等措施消除車輛缺陷的行為。那汽車召回于消費者而言,究竟是好還是壞?
汽車召回呈現常态化
汽車召回本質是車輛存在部分缺陷,而這些缺陷在汽車生産過程中或是難以避免的。汽車作為民用最複雜的工業化産品,其由成千上萬個零部件組裝而成,某個零部件的瑕疵或者是組裝環節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導緻産品缺陷。此外,廠商在新車設計和測試也不可能做到“完美無缺”,且車輛日常的實際使用情況更為複雜多變,完全避免缺陷幾乎接近于不可能,但廠商通過召回則可以很好地解決車輛存在的缺陷。因此,消費者不僅應理性看待汽車召回,更應積極配合廠商後續召回工作。與此同時,汽車召回在國内也已呈現常态化趨勢。
據乘聯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中國汽車召回批次數量達到192批,召回743萬輛, 同比2020年增長38%,召回批次和數量均超2020年全年。
具體到豪華品牌,2021年截止到目前,奔馳國内共召回2,778,581輛、寶馬共召回244,149輛、奧迪共召回433,036輛、沃爾沃共召回140,911輛、雷克薩斯共召回140,257輛、林肯共召回26,945輛。
實際上,汽車召回分為主動召回和被動召回。主動召回是指企業發現産品缺陷主動采取召回解決問題,而被動召回屬于車企被監管部門責令召回。需要指出的是,有少部分車企因難以承擔高額的召回成本,又或是想掩蓋缺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采取了“偷偷”暗中召回甚至不召回。據中國網汽車質量平台在過去收到的部分投訴案例中,有些品牌存在産品缺陷,卻并沒有進行相應召回,消費者甚至為此不得承擔額外的售後維修費用。不過,回避車輛缺陷雖然在短時間内不會影響車輛銷售,但長期而言與消費者的利益背道而馳,更會對品牌聲譽造成負面影響。
廠商應積極主動召回
随着中國汽車市場的日益成熟,各大汽車廠商不再避諱汽車召回,反而采取更多及時、主動的召回行為,迅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時消除隐患,讓消費者放心,提升客戶用車的滿意度。
近日,寶馬召回了共計72847輛汽車,包括華晨寶馬318i、320i及進口寶馬116i、118i等車型。召回範圍内車輛用戶手冊對于涉水行車提示“涉水深度最大為30厘米”的描述有誤。由于電動轉向機(EPS)的轉矩傳感器殼體在滿載狀态下距離地面高度為28cm,若車輛多次在超出電動轉向機(EPS)設計允許的涉水環境下行駛(涉水深度超過25cm,車速超過步行速度5km/h),轉矩傳感器的密封性可能受到影響,導緻其進水損壞,最終使得車輛喪失轉向助力功能,增加車輛發生事故的風險。寶馬的标準操作是,将免費為召回範圍内的車輛檢查電動轉向機(EPS),更換因本次召回原因而進水損壞的電動轉向機(EPS)。
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主動召回了127496輛雷克薩斯車型,包括UX200、ES300h、ES200等車型。主要原因是被召回車輛的發動機廢氣再循環閥(EGR閥)内部構成件可能會被燃油中較高濃度的氯成分腐蝕,導緻閥體作動不暢。可能造成發動機運轉不良,極端情況下車輛會在低速行駛中熄火。雷克薩斯的标準操作是,為召回範圍内的車輛免費更換改良後的EGR閥總成,消除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召回,因零件數量大,不能在同一時間全部到位,雷克薩斯為此增加了第一時間免費為所有車輛先做檢查的步驟,并提示消費者注意事項,盡最大可能減小消費者使用風險和顧慮。
保時捷也召回了19輛2020-2021款Taycan電動車,由于後橋上控制臂與後橋、車輪軸承殼體的螺紋連接可能未達到規定的擰緊要求。松動的螺紋連接可能導緻懸架部件發生相對位移,車輛行駛時可能産生異常噪音;如果螺紋連接失效,會導緻突然的駕駛不穩定、影響車輛的操控性,增加車輛發生事故的風險。雖然僅有19輛車涉及召回,但是保時捷仍嚴格要求授權經銷商對召回範圍内車輛免費檢查,對後橋上控制臂螺紋連接未達到規定擰緊要求的,更換新螺母和螺栓并擰緊至原始規格。不僅如此,保時捷将檢查周圍部件是否有間接損壞并根據檢查結果更換損壞的零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近幾年國内汽車召回頻率越來越高,一方面與中國整車品質方面的标準越來越嚴格有關,另一方面更體現了中國汽車市場越來越完善、消費者也越來越成熟理性。未來,汽車召回無疑更将呈現更為常态化趨勢,各大汽車廠商發現問題主動召回、為消費者用車安全負責的态度值得肯定,消費者也大可不必恐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