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心理咨詢要收費原因

心理咨詢要收費原因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23:55:24

心理咨詢要收費原因(心理咨詢收費為何天差地别)1

近年來,随着消費水平的提高,大衆對于精神衛生也日趨重視,各種各樣的社會心理咨詢機構也應運而生,然而消費者在尋求心理咨詢服務之時卻遭遇了價格不一的現象,在公立醫院可以用60元完成的咨詢服務,在社會心理咨詢服務機構就會變成500元。在業内人士看來,價格兩極分化看似是市場自動調節的結果,但其背後是行業無據可依、相關部門監管缺失的現實。

社會機構:500元/小時不算貴

随着社會節奏加快,無論是高級白領還是普通的工薪階層都普遍感覺壓力很大、有抑郁情緒,這也緻使心理咨詢及心理咨詢師越來越走俏,伴随而來的也是報價高低不等的咨詢費用。

為了調查心理咨詢服務的收費水平,北京商報記者日前在網上搜索到了北京某心理教育咨詢中心,并電話預約了一次心理咨詢。考慮到是初次進行心理咨詢,預約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可以預約每小時500元的心理咨詢師先體驗一下,這個價位是該機構所提供的所有咨詢服務的中等價位。該人員表示,機構提供的最低價位為300元,對應的是實習生和初級心理咨詢師;專家級心理咨詢師的價位在500-600元/小時;首席心理咨詢師的價位則高達1000元/小時。“這個價格在市場上不算貴,很多機構同樣從業經驗的老師要價比我們高很多。”

那麼這500元/小時的咨詢服務會包含哪些服務呢?是否“物有所值”?記者決定親自體驗。首先,北京商報記者按照預約日期來到了該服務機構,位于豐台區某居民樓内一個單間;其次,在與心理咨詢師見面後,被告知鑒于雙方初次見面,要自行描述目前所面臨的心理問題,且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裡,除了北京商報記者自述外,心理咨詢師基本沒有發表自己的見解。

一個小時的服務時間結束後,心理咨詢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一次咨詢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建議下周進行SCL90心理健康症狀自評量表測試,并且每個星期需進行一次心理疏導,時間持續兩個月左右,屆時将通過各種測試和小遊戲的方式有針對性地解決北京商報記者的抑郁問題。

公立醫院:副主任醫師收費60元/小時

實際上,除了以上所提到的社會心理咨詢機構外,很多公立醫院也設立了心理科。那麼,同樣的診療需求,在公立醫院進行,收費标準又是什麼樣的呢?

“相比于社會上幾百元一小時的心理咨詢,我們的心理咨詢費隻有幾十元。”北京某知名三甲醫院心理科副主任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醫院的心理科遵循國家的醫療标準進行收費,以她所在醫院的心理科為例,挂号費是7元,副主任醫師的收費為每小時60元,普通醫師的收費為每小時50元。這樣的收費标準是上述社會服務機構的1/10。

當然,并非所有來公立醫院進行心理咨詢的患者都适用于這種幾十元的收費标準。該副主任表示,如果患者的心理問題較大,需要通過多項檢查項目來進行心理評估,就診費用就會相應的升高,一次就診可能會需要300-400元的就診費,這也低于社會心理服務機構的收費水平。

該副主任進而介紹,目前,北京市三甲醫院的心理科基本上都可以進行醫保報銷,雖然有些項目和藥品是自費的,但是一般情況下,醫生都會盡量在醫保可報銷的範圍内制定治療項目。“總體而言,如果沒有嚴重的心理問題,隻是近期覺得不開心、壓力大,想找人傾訴,這類型的患者在醫院進行心理咨詢所花費的費用要比社會上的心理咨詢機構低很多。如果患者有醫保,挂号和治療的價格會更加便宜。”

收費價格:可貴可便宜靠市場調節

同級診療在以上所提的社會心理咨詢機構和公立醫院就出現了較大差距的收費,更有業内人士表示,還有比醫院更便宜的收費場所。就職于北京某高校的心理咨詢師王女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國内的心理咨詢主要分為三部分。占比最大的是社會機構的心理咨詢,主要面對社會人群,這些機構獨立執業,依靠咨詢費用來支撐收入,社會上的心理咨詢師往往挂靠在多個機構名下,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因此收費也是三者中最高的;第二部分來自醫院,醫院的心理咨詢醫師的收入主要來自出診費,另外收取一些藥品費用;第三部分是學校的心理咨詢室。這些心理咨詢師領取的是學校開的固定工資,收入水平與學校的平均薪酬相當。

“就職于高校的心理咨詢師與社會上的心理咨詢師,在收入方面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王女士表示,很多高校的心理咨詢師在入行最初的1-2年提供的都是免費咨詢。有一定咨詢經驗後,學校發放給心理咨詢師的報酬在每小時30-100元不等,最高100元的咨詢費比社會心理咨詢機構起步價還要便宜。

北京鼎臣醫藥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不隻是中國,世界上其他國家,心理咨詢行業也一直沒有統一的收費标準,心理咨詢師的價格通常與個人水平、個人品牌、消費者體驗挂鈎。目前,心理咨詢行業完全由市場的承受能力所驅動。

對于心理咨詢收費标準兩極分化現象,盡管部分專家認為市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調控作用,但也有業内人士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一位不願具名的心理咨詢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心理咨詢的收費價格是市場調節,靠消費者自主選擇,不歸物價部門管理。但咨詢師的收費僅靠市場調節是不夠的,應當由有關部門加強監管。“消費者向心理咨詢師付費,雙方就已經形成消費關系,而解決同樣心理咨詢問題的收費,卻由心理咨詢師自己随便漫天要價,容易造成價格虛高,侵害消費者的權益。如果某些心理咨詢師許諾某種療法療效快,而治療後卻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這就是消費欺詐。”

北京商報記者錢瑜王潇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