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染是與非,怎料事與願違。心中的花枯萎,時光它去不回。”這首歌大家應該不會陌生,一首《不染》訴盡多少離愁,嘗遍多少冷暖。歌詞中的這一句“不願染是與非,怎料事與願違”充分體現了人在是非中的無奈。而是非對錯,真的就如此絕對嗎?是非二字裡包羅萬象,遠不是寥寥幾句可以描繪。今天九半就跟大家聊聊“是與非”
俗話說是非自在人心,馮夢龍也曾言“毀譽從來不可聽,是非終久自分明”那麼九半想問一個問題,每個人心裡都裝着是非嗎?我們心裡的,是屬于自己的是非論,大概就是通常所說的三觀。舉個例子,有人覺得不結婚追求自由是對的,有人認為不傳宗接代是錯的。多樣化的社會裡,所有的可能都變成了現實,手機支付走進了千家萬戶,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曾今以為的高科技,如今變成了生活中人人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在這樣的環境下,是與非也出現了多樣化。我們常說是非在己,得是不論,毀譽由人。我覺得這句話是在自我欺騙。試問,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可以真正不在乎别人對自己的看法?正因為是非在己,才讓我們漸漸忽略了别人的看法,這也是一種自私。我們每個人都有壓力,不管你是家财萬貫還是窮困潦倒,都離不開壓力。而壓力除了生活所迫,就隻剩下周圍人的看法了。
你活得高興,跨年的時候帶着全家去馬爾代夫,不愁錢花。你發了朋友圈發了微博,你知道别人會評價你。就算你低調什麼也不發,别人也會問你最近怎麼沒你的消息了。所以,這是個世界有太多的渠道去得到别人的評價,所謂是非,不再由你自己決定。輿論,衆口铄金,指鹿為馬三人成虎,是非憑借一張嘴,說什麼就是什麼了。你說,做好自己,其他的看天。可是,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人,到那時候天還看得到你嗎?我們需要了解别人的看法,了解别人的是非論,但是可以不讓其他言論左右我們的行為和觀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别人話成為我們勇往直前的輔助力量。
最近關注度比較高的翟天臨學術造假事件,想必大家多少有些了解。一些人認為他學術造假罪無可恕,覺得什麼都可以造假但是學術是不能造假的,他代表着人類文明進步,而翟天臨此舉無疑是一種對學術的不尊重,不值得原諒。而有些人認為,翟天臨是一名好演員,演技在同齡演員中是數一數二的,知錯就改善莫大焉。當然,這也僅僅是兩類人的想法,更多的人會有更多的看法。 而九半認為,翟天臨學術造假是事實,但是他認錯改正也是事實。他應該受到懲罰,但是他的人生不該由此斷送。
由此可見,每個人的是非論都不相同。而我們要做的不僅是堅持自己的觀點,我們也需要學會去包容别人。既然離不開是非,那不如就做一根竹吧,破土而出到聳立林間傲視天下,在衆多是非曲折中做作“正”的人。我們腳下的路不一定是最寬闊的,但一定是筆直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