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世民的皇位是通過“玄武門之變”得來的,但是,李世民卻不願意自己的兒子們走上那一條路,因此,他的嫡長子李承乾在八歲時,便被冊封為太子。
長孫皇後所出,一共三人,唐高宗李治,在自己的親兄弟中,也隻能排在老三,自己的大哥是太子,舅舅長孫無忌自然是支持大哥的,所以,沒有人支持的李治,自小就沒有什麼奪嫡的想法。
李世民是個聰明人,長孫皇後也是個聰明人,似乎基因優良,因此,他們的三個兒子,也都是聰慧之人,史書記載,三個兒子都是聰敏。
自小,李承乾便得到了很好的培養,李世民為他請了許多老師,李承乾也能尊師重道,學有所成。不過,十分可惜,随着李承乾漸漸長大,竟然患了足疾,從此以後,性情大變,整日裡飲酒作樂,寵愛泠人,還有男寵。
荒唐如此,李世民也沒有想要廢除太子的想法,畢竟,李承乾是一個很孝順的孩子,并且,李世民并不想因為廢太子,導緻自己的兒子們兄弟相争,重演上一代的悲劇。
于是,李世民就又派了許多人,希望規勸李承乾,使得李承乾成為一個優秀的帝國繼承人,而這其中,便有房玄齡和魏征。派出如此重臣,可見李世民對李承乾的重視。
然而,有利就有弊。
由于足疾,李承乾之叛逆,其實是心病,應該疏導,但是,李世民為李承乾所配之大臣中,如于志甯和張玄素之流,并不講究方法,隻是瘋狂勸谏和批評,無時不刻地在批評李承乾。
甚至,李承乾蓋了一所房子,便被抓住不放,狠狠地批評,甚至于,似乎李承乾就是秦二世重生,隋炀帝楊廣在世,而猶有不及。
于是,李承乾憤怒了,也害怕了。
此時,李承乾的弟弟,也就是魏王李泰十分得寵,當然,魏王李泰之得寵并非一日。與李承乾相比,魏王李泰更加聰明,也懂得李世民之心思,平時無事做,就是找一幫人修書,因為他知道,李世民就喜歡這個,并且,也知道李世民喜歡書法,他自己的書法便極好,乃是當時有名的書法家。
李世民對魏王李泰太寵愛了,該去就藩的年齡,卻不外放為官,甚至是,李泰的兒子也被李世民接到宮中去撫養。
當李泰的《括地志》完成時,李世民對李泰的賞賜,已經超越了太子李承乾的規格。不過,李世民還是照顧李承乾的感受,幹脆下旨,對李承乾的用度,解除了限制。
雖是如此,但是,在李承乾的眼裡,李世民對魏王李泰的寵愛太過了,想想玄武門之變,一切曆曆在目。李承乾怎能不感到危機呢?
于是,李承乾決定效仿自己的父親,準備暗殺自己的弟弟李泰,結果,暗殺失敗了。
這種事情,隻要開始了,便不能結束,既然暗殺李泰失敗了,那就逼宮吧,李承乾遂決定将矛頭對準李世民。
毫無疑問,李承乾面對的是千古一帝李世民,以及李世民手下的一衆千古名臣和千古名将,所以,李承乾注定是要失敗了。
李世民雖然殺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但是,輪到自己的兒子時,卻不忍心下手了,于是,隻是将李承乾流放了。
太子李承乾被貶為庶人,流放在外,儲君之位空懸,魏王李泰認為自己的機會來了,便向李世民暗示,自己想要做儲君。
按道理而言,太子被廢,的确也輪到了李泰,何況李世民極盡寵愛李泰,而李泰又十分聰慧,能力非凡,幾乎樣樣都是小能手。
李泰為了表示自己适合做太子,也知道自己老爹李世民十分重視兒子們的親情,于是就告訴自己老爸李世民:将來以後,我會殺了自己兒子,将皇位傳給弟弟李治。
這話一出口,李世民聽了,驚出一身冷汗:李泰可是真夠狠的,自己的兒子都能下得去手,若是真讓李泰做了帝位,那麼,自己的大兒子李承乾即便已經被廢為庶人,也是萬萬活不了的。
而且,若真是立了李泰為太子,那麼,後世子孫必然會覺得,儲君之位是可以靠謀劃得來的,自己玄武門之變已經樹立了一個不好的榜樣,難道還要再樹立一個不好的榜樣?
于是,李世民決定:還是立李治為皇帝吧,這小子自小孝順,性格溫和,不争不搶,他做了皇帝,兩個哥哥還能活。
就這樣,李治就被定為了太子。
反正都是自己的外甥,立誰都一樣,長孫無忌自然不會反對,反而辛勤輔助。
李治表現得十分孝順,李世民出門遠征,他都會哭,像極了當年的曹丕,曹操出門,曹丕什麼也不說,就是哭。
我覺得,李治這一點,與自己的父親李世民挺像的,李世民千古一帝,卻最愛哭。
李治得到皇位,和漢朝時期的漢文帝差不多,都是因為不争不搶,被人認為性格溫和,所以,一個成了漢文帝,一個成了唐高宗。
其實,唐高宗真的性格溫和,十分孝順嗎?畢竟,唐高宗李治在太子時期,就和李世民的才人武則天有了感情,這是兒子可以做出來的事情嗎?
顯然,所有認為李治性格溫和的人,都将受到一個大大的教訓,當李治登上帝位,成為大唐帝國最高的那個人時,一切都将改變,而一盤大棋也開始随着展開。
在李世民時代,李世民故意貶官的徐世績,在李治時代,重新得到重用。
李治的狠辣,其實遠遠超過李世民,隻不過,李治很會掩蓋自己。
曆史上說,李治是去進香,再次偶遇了武則天,當然,也有人說,李治故意去看武則天,也有人說,武則天不甘過着青燈生活,自己設計,故意偶遇了李治。
不管當時是怎樣的真實情況,反正,武則天重新回到了李治的目光,當李世民喪期一過,李治便将武則天接到了宮中,或許,從那時起,李治便已經開始了布局,數年後,李治便決定廢王皇後而立武則天。
褚遂良等人都竭力反對,李治就将徐世績喊到宮中,咨詢一下意見,徐世績是個人精,無愧于隋唐演義中軍師徐茂公的原型,直接來了一句:這是您的家事,您的私事,我們怎麼好參與呢?
其實,這隻是一種尋求支持罷了。
畢竟,廢立皇後能算私事?牽一發而動全身,天家無私事,如果皇後的廢立算私事,為何皇後又被稱為母儀天下呢?
可是,無論如何李治下定了決心,決定讓武則天上位,成為皇後,群臣之反對,反對就反對了,我就要立。
其實,這真的隻是因為李治愛武則天,所以便為所欲為嗎?其實并不是,群臣支持王皇後,反對廢後,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王皇後出自世家門閥貴族。武則天出自一個比較普通的家庭,或者說,是庶族,是寒門。
表面上看,這隻是皇後廢立的問題,其實,真正背後的原因,乃是李治要借皇後的廢立,來解決一個困擾皇權數百年的問題。
自東漢開始,門閥世家貴族其實已經形成,到了兩晉南北朝時代,門閥世家貴族的發展更是恐怖,甚至可以左右皇權,對于皇權的威脅很大,而且,門閥世家貴族之間,相互聯姻,盤根錯節。
隋炀帝楊廣首開科舉去世,為天下寒門讀書人提供了一條上升通道,便是為了抑制門閥貴族,畢竟,無論是誰做皇帝,都不會願意有一些豪門貴族可以随時危及皇權。而隋朝也本來就是關隴貴族的代表,李唐也是關隴貴族的一員。
唐高宗李治重新開啟了楊廣創造的科舉制,便足以看出,他對貴族世家的壓制之心。
雖然,李世民的手腕驚人,皇權十分穩固。然而,即便如此,李家貴為皇族,依舊被人看不起,其姓氏也并不能排在首位,當時,以房玄齡和魏征的地位,皆以能夠與世家聯姻為榮,至于皇室的公主?那是萬萬不能和世家的千金小姐相比的。
所以,看似性格溫和的李治,與楊廣的心态一樣,就是要抑制門閥,抑制世家,抑制貴族,而且手腕更為可怕。
他先是借自己舅舅長孫無忌的手,清除了許多人,而且,長孫無忌明顯還波及了許多無辜之人,但是,李治從未阻攔。
長孫無忌一時間風頭很盛,畢竟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又是皇帝李治的親舅舅,不過,很快,李治又借武則天之手,清除了自己的舅舅長孫無忌。
自此,關隴貴族的威脅,徹底不複存在。
嘿,但是,我們看看唐高宗李治,他一直隐匿在幕後,沒有親自出手,但是,一切威脅卻又被清除了,手段霹靂而狠辣,但是,誰也不能怪到李治的頭上。
其腹黑可見一斑。
大唐帝國在李治的統領下,開始進一步走向鼎盛,版圖再次擴張:
徐世績滅高句麗,這個困擾了隋炀帝楊廣和唐太宗李世民多年的頑疾,被李治徹底掃滅。
蘇定方開拓西域,平定蔥嶺叛亂,抵禦吐蕃,滅了西突厥,唐太宗時期,是李靖滅了東突厥,随後,蘇定方又抽空把百濟給滅了。
蘇定方其實是一代名将,隻不過,在隋唐演義中被黑慘了。
唐高宗李治開創了永徽之治,怎麼可能是一個軟弱懦夫皇帝?這隻不過是他留給世人的假象罷了。武則天就是他手中的刀,而他躲在後面,操縱着這一柄刀,實現自己各種目的。
其實,仔細想想:如果李治不是故意的,長孫無忌怎麼敢肆意殺宗族大臣?位列三公的存在?武林是李淵的兒子,還是李世民的兒子李恪。後來,有人告長孫無忌謀反,李治哭得死去活來,不信自己的舅舅會造反,于是,有大臣說把長孫無忌提來朝堂之上,當面審一下,結果,人家李治根本就當沒有聽見一樣,任由武則天和許敬宗放手去幹,滅了自己的舅舅。
一個軟弱的皇帝,怎麼可能對抗世家,立寒門為後?
一個軟弱的皇帝,怎麼可能動則發動滅國之戰?
一個軟弱的皇帝,又怎麼可能全程可以壓制住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
一個軟弱的皇帝,又怎麼可能重啟隋炀帝留下的科舉制?
萌萌觀點
與其說李治是一個軟弱的皇帝,不如說是一個腹黑的皇帝,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無論是殺李唐宗族,還是對付自己的舅舅,都會讓自己背上罵名,幹脆躲在幕後,穩穩地操縱着刀,一步一步來,最終,他完成了自己所有的目标,卻隻留下了一個軟弱的名聲。
當然,還有一點,他爹太厲害,他妻子又是唯一的女帝,所以,人們往往會忽略他,而他又擅于藏着掖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