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6歲的陳佩斯在個人平台上更新了一段視頻,名為《敢作敢為,陳大愚終于被打了,論賣天價口罩的代價》。可能是因為天價口罩的問題,陳佩斯“用棍子打兒子”的事,整個視頻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陳佩斯走進兒子的房間,跟他要一個口罩出門。兒子陳大愚說,每人10元,還說:“父子也要明算賬”。陳佩斯别無選擇,隻好花10元買了一個口罩。
第二部分:陳佩斯又向兒子要了一個口罩,說他要出去遛貓。陳大愚說一個20元。這時,陳佩斯有點生氣,但他壓住怒火,花了20元買了口罩。
第三部分,陳佩斯又向兒子要了一個口罩,兒子陳大愚說100元不買。面對這樣一個“坑爹”兒子,陳佩斯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憤怒,直接把兒子按在地闆上“打”他。
不得不說,被公衆稱為喜劇大師的陳佩斯,制作了這段既搞笑又諷刺的小視頻。如今,面對全國性的疫情,有一批人沒有公德,沒有羞恥感。
這一次,陳佩斯和兒子陳大愚開了一個“天價之寶口罩”的玩笑,直接諷刺了那些社會飛蛾。全國各行各業的人都在全力抗擊這一流行病,但他們卻毫無良心地舔着臉賺國難錢。
沒想到陳佩斯老人家吃的是空碗面條,到了晚年還擁有如此高的創造力。不幸運的是,這麼多年他都沒能在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上看到自己的小品。
1954年出生的陳佩斯出生在演藝世家。他的父親陳強是上一代的表演藝術家。
35歲時,他與父親共同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看看這個家》,随後又先後參與了《日落街》、《父子倆》、《兩個兒子的開店》等多部喜劇電影。
1983年,陳佩斯和朱時茂在八一電影制片廠相識。他們談得很好,決定一起創作一部新喜劇。
1984年,春節聯歡晚會出現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陳佩斯和朱時茂在全國各地表演了《吃面條》。從此,他們成了當時的著名喜劇演員。
陳佩斯後來回憶說,他表演《吃面條》時,有很多人肚子疼得哈哈大笑,直接坐在地上。
受歡迎後,他們合作了許多經典作品,如電影制作、羊肉串、主角和配角、警察和小偷、姐夫和姐夫、王子和郵遞員、警察和巡警。
經過多年的努力,小眼睛、秃頭、風趣的陳佩斯已經成為中國喜劇演員的标杆,成為春節聯歡晚會收視率的保證。可以說他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7年,當陳佩斯的事業蒸蒸日上時,他發現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的作品被收進了VCD,并在市場上銷售。但作為造物主自己,他從來都不知道。
經過詢問,他确認VCD集是由中央電視台發行的,但發行後他從未給過他任何通知或版權費。
一下子,陳佩斯很生氣,于是他和朱時茂去央視問話。對方立即承認了自己的行為,并發表了道歉聲明。既然他們态度誠懇,他們會繼續合作,所以他們不在乎。
不料,兩年後,陳佩斯發現市場上仍有人出售他的VCD收藏,這也增加了他近兩年的作品。
于是他又找到了央視,這次對方非常傲慢,堅持說他有權出售這些藏品。
硬漢陳佩斯對央視的行為極為不滿,于是提起訴訟,将央視告上法庭。最終,陳佩斯和朱時茂勝訴,獲得33萬元的侵權賠償金。
官司赢了,但再也拿不住央視這棵大樹了。陳佩斯結束了長達11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更糟糕的是,自從那以後他們再未收到任何與廣播電視系統有關的演出邀請。
房子漏水時,晚上下雨了。陳佩斯創辦的公司在周邊環境充滿壓力的情況下逐漸倒閉。可以說,他的職業生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潮。此後,陳佩斯“人間蒸發”,圈内沒有他的消息。
據說,在最困難的時候,陳佩斯連孩子280元的學費都交不起,口袋裡隻有147元。
後來我們了解到,陳佩斯在最困難的時候,妻子王豔玲拿出多年積累的積蓄,承包了北京郊區的一座荒山。他們隐居在荒山上,去種石榴了。
然而,種石榴平靜的生活并沒有停止他内心對表演的熱愛。
2001年,他以第一部戲劇作品《兒童保育》再次引起公衆的關注。話劇《托兒所》的第一場演出座無虛席。他還把這出戲帶到全國巡回演出。
重生後,他又創作了《親友算賬》、《陽台》、《阿鬥》、《老房子》、《舞台》等劇目。
2011年,李詠的妻子海安擔任春節聯歡晚會的總導演。她親自代表中央電視台邀請了陳佩斯,希望他能抛開過去,把精彩的小品再次帶給觀衆。
不過,陳佩斯謝絕了,因為他正忙着巡演他的戲劇,他離不開。
有人問他:“你後悔退出春節聯歡晚會嗎?”
陳佩斯嚴肅地回答說:“我不後悔。沉默不會讓我好起來的。”
在權威問題上,他從不“為五鬥米鞠躬”,但陳佩斯對藝術總是很尊重的。無論是早期的電影,後期的小品,還是現在的劇目,他始終保持着高效的創作能力。
現在我們在網上看到陳佩斯的近況時,發現陳佩斯老了,胡子白了,臉上滿是皺紋。但在視頻中,我們也發現他仍然是陳佩斯端着一碗空面條。他的兒子陳大愚接手了他的喜劇。
視頻中,網友們不僅驚歎陳佩斯的創作能力,還驚歎陳大愚和父親陳佩斯的出現。
他們幸福創作的形象與早年祖父陳強非常相似。當他們與陳佩斯同台演出時,三代人如此相似而不同的生活讓人羨慕不已,這就是喜劇的精髓所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