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個人的貴州黔東南之旅

一個人的貴州黔東南之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8:09:47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的《黔之驢》中寫到“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放養于野山的黔驢,雖然脾氣挺倔,被老虎幾番撩撥後,終于命喪于虎口。

打小的寓言學習中隐約知道,除了蜀道之難,大概黔道也是難行的,否則,古代作為百姓主要馱運工具的驢子居然也要坐船而入黔。另一個印象,就是黔地山多林密,吊睛白額大蟲甚是兇猛,驢脾氣追究抵不過威威虎氣。

滄海桑田,昔日号稱“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的貴州,因為多民族構成和原生态保護,尤以黔東南的苗族山寨和侗族大歌,成為遊客向往的地方。今日,我等幾家“驢友”相約由贛入黔,早已不走水路,千裡之外的黔東南,坐高鐵不過區區5小時左右時間,雖是盛夏,進入黔東南凱裡地界的山風和青翠,一路上吊腳樓、鼓樓等特色建築和盛裝以待的民族風情,令人應接不暇。

一個人的貴州黔東南之旅(黔東南行記)1

第一站落腳鎮遠古鎮,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作為古代的軍事和交通重鎮,因境内遠近通達的一百多條大小河流,成為其連接滇楚之樞紐碼頭,曆經2200多年歲月風霜,古鎮水運逐漸為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取代,但古鎮曾經的繁華,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群落和曆代人文遺址,又為鎮遠古鎮披上了國家重點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

鎮遠古鎮的建築風格和布局,與湘西鳳凰古城倒有着幾分相似,清澈的舞陽河從山巒間蜿蜒而至,一排排同樣依河岸、借山勢錯落而建的吊腳樓,已改造成為了各類特色商鋪、民宿和飯店,時值旅遊高峰,喧鬧的古街道上車來車往,遊人稠密,老碼頭上密密麻麻停泊着裝飾華麗的大小仿古遊船,白天坐船的遊客較少,入夜,當古鎮華燈初上,兩岸燈火闌珊時,乘船“夜遊鎮遠”便是絕佳景緻。

一個人的貴州黔東南之旅(黔東南行記)2

這時候的江西正是連續的高溫橙色警報,而在鎮遠,白天雖熱,到落日餘晖,一輪明月從山頂緩緩升起,古鎮漸漸陰涼了許多,沒有南昌那種蒸籠般的“桑拿感”,泛舟于舞陽河上,穿行于祝聖橋間,湖面流光躍金,靜影沉璧,岸邊樓閣回廊,七彩霓虹,宛若十裡秦淮,風情萬種。彩燈映照下的峭壁山影中,隐約排列着青龍洞、紫陽洞、中元洞等古建築群,古樸、莊嚴而厚重,此情此景,不禁賦詩一首:星移鬥轉舞陽水,槳聲燈影古鎮悠,琴韻鋪岸山如屏,流光點翠風入松。

有趣的是,此番鎮遠之行和曾經遊曆的鳳凰古城,似乎都與江西淵源頗深。江西萬壽宮,又稱“旌陽祠”,是江西老表為紀念東漢末年江西地方保護神——俗稱“福主”的許真君而建。作為地域性道教文化宗祠,随着明清時期江西工商業的昌盛,以經營瓷器、茶葉、大米、木材和絲綢為主的“江右商幫”一度行走全國,凡有江西商人落腳的地方,大多建有“萬壽宮”,實際為江西商會或江西同鄉會會館。

依此會館福地,江西商人在從事商業活動的同時也傳播璀璨的江西文化,遙寄自己的思鄉之情。遊曆湘西、黔東南至西南一線,諸多“萬壽宮”的曆史留存,見證了江西人的勤勞與精明,也見證了江西曆經千年的繁榮與輝煌,讓我輩不由生發出一種“祖上也曾闊過”的榮耀感,當然,也有那麼一絲小小的羞愧感。

一個人的貴州黔東南之旅(黔東南行記)3

走出鎮遠,我們趕赴名聞遐迩的西江千戶苗寨,至寨門牌樓下,遊客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出幾倍,這也是黔東南名氣最大的景區。換乘環保車進入寨子,沿着起伏的山巒,一色依山而建的苗族木質三層吊腳樓,傍山借勢的苗寨層層疊疊,風格一體,錯落精緻,除了臨街至山腰的那些吊腳樓用于旅遊經營外,寨子深處至今仍居住着數千苗人,那連通山寨幾端的幾座風雨橋,曆經千年風雨,而今成為遊人避雨歇腳觀景休閑的好去處。

而夜的西江,光影之下,笙歌漸起,清麗的山寨秒變華麗的“山城”,遠處似繁星點點,近處如銀河瀉地,西江朗月如水,清風徐來自在,如此“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的心境,讓你流連其中,早已超然物外。

一個人的貴州黔東南之旅(黔東南行記)4

雖然隻是個山寨,但其建築規模絲毫不亞于麗江、鳳凰、鎮遠等古城鎮。參觀西江苗族博物館時了解到, 苗族吊腳樓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幹欄式建築,分平地吊腳樓和斜坡吊腳樓兩類,從外觀到内屋,巧妙運用長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結構組合,構成功能性很強的居住生活體系。

從入住半山腰客棧的閣樓放眼望去,山寨整體布局與周圍的青山綠水和田園風光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山上的小樓與山下的小溪交相輝映,歡快的遊人與盛裝的苗民和融共處,構成一幅清新美妙的少數民族特色山水畫。朦胧之間,你宛若回到煙雨江南,定睛一瞧,那擋不住民族風情撲面而來,難怪西江苗寨會被譽為“中華上古居民建築的活化石”。

說到苗族的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黃遠古時代。據傳在堯、舜、禹時代,當時在黃河下遊和長江中下遊一帶同時出現了以蚩尤為首的苗蠻部落聯盟,華夏部落聯盟與苗蠻部落聯盟為争奪中原地區而發生的“伐三苗戰争”。

烽火狼煙綿延數十年,華夏部落聯盟最終問鼎中原,一方面加速了華夏部落聯盟與苗蠻部落聯盟在血統、文化上的融合;另一方面苗蠻部落的遺民一路遷徙至湘黔滇崇山峻嶺間繁衍生息,成為今日苗族一支,千百年來,他們如“桃花源中人”,一直保存着許多本民族的原始宗教崇拜和生活習俗,時至今日,在苗族人民中還廣泛流傳着蚩尤的傳說,他們始終信奉蚩尤為其始祖。

撫今追遠,滄桑巨變。而今,包括漢苗等在内的56個民族兄弟都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這種血濃于水的同胞之情并沒有因民族的劃分而隔膜和疏遠,盡管客觀存在一些民族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而随着國家的發展和強盛,如西江苗寨,一切正在改變,也必将變得更加凝聚和富足。

苗寨兩日,無論是接送的苗族司機、導遊,還是入住客棧、苗家特色飯莊的老闆、服務員,無處不感受他們的純樸和真誠。所有商鋪明碼實價,童叟無欺,且價格不貴,少有黑心載客現象。衆多女遊客們租一套琳琅滿目的手繡苗族服裝拍照留念,店主勞神費力幫你穿戴整齊,一天僅僅收取租金10元錢,感慨之餘,我把它稱為當下少有的“良心景區”。

山寨千年傳承的鄉規民約和道德戒律,讓大多苗族人面對市場大潮獨守一份初心,盡量向善而為,當地苗族女導遊悄悄告訴我們“如果你們在哪家買到價高質次的東西,那一定不是我們苗人開的店。”我們會意地一笑,呵呵,你懂得!

一個人的貴州黔東南之旅(黔東南行記)5

到西江苗寨,除了美景,你不能不領略一下苗族特色美食和風俗禮儀,我們雖然無緣品嘗苗族人在重要節慶或操辦喜事時才有的長桌宴,也稱“流水席”,據說場面盛大,蔚為壯觀,但當地那些苗族酸湯魚、苗王魚、鼓藏肉、苗家臘肉、臘腸等,因辛辣風格與江西人口感基本接近,讓我們感覺不難接受且别有風味。

尤其是席間苗族特有的敬酒儀式令人印象深刻,五個渾身披滿各式銀飾,身着苗族盛裝美麗動人的苗家姑娘笑吟吟來到客人身邊,她們将五個酒壺稍稍傾斜由上至下遞次疊加排列,壺中倒出苗家美酒像小瀑布群似的一波連一波持續灌入客人嘴中,當地人形象地稱之為“高山流水”,雖然隻是純糧米酒,但如此“川流不息”,恐怕再厲害的“酒仙”撐得起酒量,也撐不下肚子。

荔波大小七孔是我們由黔東南到黔南的一站,隸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這個景區原本并不怎麼出名,而是出于我們此次“休假自由行”線路安排的整體考量,遺憾的是,因行程緊張,沒有欣賞到侗族大歌的天籁之聲,留下一點遺憾,為的是下次黔東南再見。

作為一個喀斯特地貌景區,對于我們這些出門見山見水的南方人來說并不稀奇,之前有人說,這裡号稱“小九寨溝”,一旦身臨其境,你會發現與九寨溝魔幻般的景色相比,差距不隻一點點,穿行于大小七孔景區茂密的林蔭山道,大小瀑布連連,溪水湍急如吼,除了山風送爽,空氣清新,無非鍛煉一下腳闆功夫,讓我微信運動排行榜直線飙升。

一個人的貴州黔東南之旅(黔東南行記)6

行至山間一個叫鴛鴦湖的劃船漂流點,那裡倒是排成了長長的隊伍,一問價格,人均50元,一般兩人一船,且時間不限,真是世所罕見的“良心價格”呀!

幾家人購票後興沖沖上船,泛舟于碧幽清澈的湖上,漸漸深入原始森林之中,湖面如鏡,映出一片片如生命般舞動的水草,岸邊有許多倒入湖底卻依然頑強生長的樹木,令人不禁感歎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小船不緊不慢,自由自在,時而晃晃悠悠,時而急流闖關,偶爾打打水仗,撞撞岩石,或者打起幾分精神,跟友船來一次追逐競技,一切如人生不同的際遇和心境,而更多歡聲笑語,和着鳥兒的鳴叫,不時蕩漾在山林明淨的上空,如此,非常盡興又意猶未盡地結束了兩個多小時愉快超值的劃船之旅。

千裡黔東南,山川如彩繪。盡管一路很多景色似曾相識,但這裡的曆史傳承、民族風情和人文氣象,卻有着許多的與衆不同。倡行萬裡路,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湖光山色或者大快朵頤,而更多的是從大千世界中獲取新鮮的元素來填充你并不豐富的大腦。

人生的行走永遠在路上,明天,我還将去向更多熟悉而又陌生的遠方,即便你此生無法窮盡,倔強如驢的我,依然要窮盡一生。

來源:江南鐵韻微信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