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腰椎1至2節在哪個部位

腰椎1至2節在哪個部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2:06:36

腰椎L1~L5

腰椎1至2節在哪個部位(深入了解我們的)1

一、腰椎(lumbar vertebrae):

1、人體的腰椎L1~L5共有5塊;

2、每一塊腰椎由前方的椎體和後方的附件組成。

3、腰椎的結構有椎體、椎弓根、椎闆、棘突、橫突及上關節突、下關節突,與胸椎不同,椎體及椎弓根較大;

4、棘突呈長方形,水平方向向後突出,間隙清楚,脊椎穿刺容易進入椎管。棘突闆狀水平伸向後方,相鄰棘突間間隙寬,可作腰椎穿刺用,關節突關節面呈矢狀位;

5、第三腰椎橫突特别長,其上附着筋膜、韌帶及肌肉,還有脊神經(L1~3的背側支——臀上皮神經),通過腰背筋膜間隙,該處活動量最多,所受應力最大,誘發勞損性損傷最多,臨床所遇到的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及臀上皮神經炎即屬此類疾患(如下圖)。

腰椎1至2節在哪個部位(深入了解我們的)2

(如上圖)臀上皮神經示意圖

(a)背面觀(淺層) (b)背面觀(深層)

二、椎間盤

椎間盤實際上是一個密封的容器,上下有軟骨闆,它是透明軟骨覆蓋于椎體上、下面能環中間的骨面。

1、軟骨闆;

2、纖維環:由膠原纖維束的纖維軟骨構成,位于髓核的四周。

3、髓核:被上下的軟骨闆與纖維環一起密封起來。

纖維用的纖維束相互斜行交叉重疊,使纖維環成為堅實的組織,能承受較大的彎曲和扭轉負荷.纖維環的前側及兩側較厚,而後側較薄。纖維環的前部有強大的前縱韌帶,後側的後縱韌帶較窄、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後方突出,壓迫神經根或脊髓。當椎體承受縱向負載時,髓核用纖維環借其良好的彈性向外周膨脹,以緩沖壓力,有減震作用,在行走、彈跳、跑步時防止震蕩顱腦。還可使脊柱有最大的活動度,使人能進行腰部的各方向活動。椎間盤的這種結構,允許椎體間借助髓核的彈性和移動以及纖維環的張力做運動,但是纖維環一旦破損,其間包裹的髓核就會穿過破損的纖維環向外突出,即發生了椎間盤突出(脫出),壓迫脊髓或神經根,引起相應的症狀和體征

三、腰椎解剖

腰椎的椎體較頸椎和胸椎大而厚,主要由松質骨組成,外層的密質骨較薄。從側面看,椎體略呈楔狀,橫徑大于前後徑,并從上到下逐漸增大。椎體與椎體之間由椎間盤相連。

椎弓:位于椎體後方,包括椎弓根、椎闆、上、下關節突、棘突和橫突7個突起。椎弓根上方有一上切迹,下方有一下切迹,上一椎體的椎弓根下切迹與下一椎體的椎弓根上切迹共同構成椎間孔,椎間孔内有脊神經通過。雙側椎闆向後中線處彙合形成棘突,即為觸摸後腰部時,可扪及的、自上而下排列的一個個突起。從椎弓根和椎闆連接處向兩側伸出者為橫突。棘突、橫突及上、下關節突都是肌肉、韌帶的附着部位.并由此連接上、下腰椎。

椎孔:椎體後方和椎弓共同形成。椎體的後面為椎孔的前壁,椎弓為推孔的後壁和側壁。椎孔可為卵圓形、三角形或三葉草形。全部椎孔借韌帶等組織相連組成椎管,椎管内有脊髓、馬尾和脊神經通過。

腰椎在胚胎生長、發育過程中較易形成一些先天性的解剖異常,如先天性的6個腰椎、腰5。與骶、融合形成腰椎骶化、骶,或胸。可發生移行關系形成腰椎、腰5鲸突有時未融合而形成隐性脊柱裂.可造成腰痛症狀的腰。橫突肥大、可與髂骨形成假關節的腰5,橫突肥大等。所有這些先天性的畸形都有可能成為腰部疾患的病理基礎,在一些誘發條件下則可能由此産生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狀。

四、各椎骨對應疾病圖如下

腰椎1至2節在哪個部位(深入了解我們的)3

91健康助手,不止于健康

歡迎關注《91健康助手》

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詳細咨詢專業的醫療機構。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别忘了點贊分享給您身邊的朋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