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是神秘作家的一本書,這本書涉及人性、經濟、商戰等等層面,被稱為是一本奇書。
書中許多認知,甚至颠覆了大衆的常規思想。
這本書後來還被改成了《天道》,由王志文主演,名噪一時。
這部劇因為太過犀利,一度被禁了15年。
書中有個觀點,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
丁元英認為,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不同,是認知上的區别。
丁元英對某些傳統文化深惡痛絕,認為這些傳統文化,會把人變成弱者。
比如,丁元英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靠”深痛惡絕,認為:傳統觀念的死結就在一個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薩....總之靠什麼都行,就是别靠自己。
他認為,低層的弱勢文化群衆想要逆襲,就必須跳出“靠”的漩渦,要懂得什麼都要靠自己,要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可見,弱勢的文化造就弱者,強勢的文化早就強者。這一點,無關男女。
而這種認知,從你還是孩子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被原生家庭給灌輸了。
我們為什麼說,一個人很難超越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是說,一個人很難改變,原生家庭給自己灌輸的某種認知。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
我們看到,一些農村地帶的男人,即使他考上了名牌大學,見了世面,但他骨子裡的某些東西,依舊很難改變。比如重男輕女,比如愚孝,比如好面子,比如宗族精神。這種“小農思想”,讓他在這個追求男女平等、契約精神的商業社會,顯得格格不入。因為他這種從原生家庭帶來的思想,是落後的,是反潮流的,是和當前的社會格格不入的。
而那些聰明的男人,即使原生家庭很落後,但在成年後,已經擺脫了父母的影響。重新輸了了一套自己的價值觀,懂得尊重女性,懂得與落後的封建思想決裂,蛻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大男人,而不是盲目追求大男子主義。
我們看到有些女孩子,從小被父母教育,要善良,要謙讓,要多忍讓,要能吃苦。結果這種女孩子長大後,都形成了讨好型人格,一味奉獻,卻不懂得為自己争取權利,要麼成了“扶弟魔”,要麼成了“渣男收割機”。
有些女孩子那麼好,那麼能吃苦,那麼善良大度,為何卻過的一塌糊塗。因為她的認知出了問題,這個社會就是叢林社會,信奉的是弱肉強食的那一套。你不懂的捍衛自己的尊嚴,不懂得維護自己的利益。而是一味善良容忍,隻會成為被别人精心收割的韭菜。
隻有先把自己經營好,才有能力去幫助别人。燃燒自己照亮别人,不是蠟燭,就是傻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