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馬拉松賽事運營流程

馬拉松賽事運營流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09 15:40:35

新華網無錫12月17日電(吉戎昊) 近日,2020無錫馬拉松賽事發布會在無錫舉行。辦賽六年來,無錫馬拉松(以下簡稱“錫馬”)賽事規模和報名人數每年逾增。在跑者圈層中,錫馬也備受好評,成為國内跑者交口稱贊的口碑賽事。

相比于同類賽事,錫馬起步并不算早,2014年才是錫馬“誕生”的第一年。但與衆多競品賽事比拼的賽道上,錫馬成功實現了“彎道超車”。

如今,随着國内路跑賽事蓬勃發展,賽事之間的差異化也開始顯現。錫馬的“脫穎而出”也引發了業内思考:無錫馬拉松成功的原因究竟是什麼?作為賽事運營方,彙跑有何“獨家秘籍”?彙跑賽事總經理李長征在接受新華網體育專訪時分享了他的見解。

馬拉松賽事運營流程(從爆款馬拉松賽事)1

彙跑賽事總經理李長征在2020錫馬新聞發布會上發言。圖片來源:彙跑賽事公司供圖

一場“天時、地利、人和”的馬拉松

“天時、地利、人和。”這是李長征對錫馬成功原因的總結。

李長征坦言,錫馬在誕生之初曾遇到很多困難。其中,最大的困難在于市場開發方面。

據他透露,2014年無錫馬拉松整體的收入共計為一百餘萬元;而在賽事成本上,當年則投入了六百萬元。

巨大的虧損一度讓李長征心灰意冷。“當時我真的想過收拾鋪蓋回到北京,就此放棄。”說到這裡,李長征頓了一下,喟歎一聲,“第一年完全是靠人和,靠跑友的支持,才能将無錫馬拉松堅持下來。”

數據顯示,初出茅廬的無錫馬拉松報名總人數合計為12000餘人。而在五年後,截止12月17日,2020無錫馬拉松的報名人數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5萬餘人。

對于錫馬的成功,李長征并不驚訝。在他看來,“地利”與“天時”是錫馬的獨門“法寶”。

“地利”是指無錫四通八達的交通體系。據新華網體育查詢,無錫共有5個高鐵站、1座飛機場。相比部分馬拉松辦賽城市,無錫的交通體系要完備很多。

“得益于無錫這座城市完善的交通體系和良好的城市基礎設施,往來的跑者在參賽上非常便捷。”李長征說。

“天時”則在于無錫馬拉松與生俱來的“江南氣質”。錫馬辦賽的三月,正是江南最好時節。

太湖畔、春風拂、櫻花落。相聚江南的旖旎春日,從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築,穿越到現代化的無錫新城。這樣的秀緻景色,很難不讓人駐足停留。

而當這樣的秀緻景色融入到一場馬拉松賽事,錫馬自然而然成為了衆多跑者心中的“爆款”。2017年,錫馬也成為首批入選“國家體育旅遊精品賽事”的馬拉松賽。

這也成為了錫馬吸引大量的外地跑者參與比賽的原因。數據顯示,2019無錫馬拉松外地跑者的比例高達85%,這一比例高居國内馬拉松賽事前列,客觀上也拉動了無錫當地經濟的發展。

如何打造一個體育賽事IP?

近年來,伴随着諸多政策的利好,體育産業熱潮開始興起。體育賽事IP價值水漲船高,由此也推動了國内打造體育賽事IP的熱潮。

縱觀國内體育賽事IP矩陣,數量上已經實現了百花齊放,但真正能實現盈利或是用戶轉化的賽事運營公司并不多。不過,彙跑卻是其中的一個例外。

創辦6年來,彙跑公司已成功打造多個賽事IP,諸如無錫馬拉松、西安馬拉松、TNF100等賽事已經成為業内标杆,并實現了相當不錯的盈利。

在李長征看來,彙跑能夠成功打造多個賽事IP的核心要素主要在于賽事思維的轉變。

“國内打造體育賽事IP的普遍性困難在于行業沒有現成之規。”李長征總結道。“以前一些從事參與型賽事運營的人,往往就是從事觀賽型賽事運營的人,這就導緻了一些觀賞型賽事和參與型賽事的區别并不明顯。”

“這是邏輯上的錯誤。”他認為,基于賽事的特點來設置相應的内容,打造一個賽事IP成功的概率就會高很多。

另一方面,部分體育賽事在發展的過程中,為獲得更高的知名度,劍走偏鋒。

“所謂娛樂隻是賽事的調味劑。體育賽事不能超出賽事的邏輯,體育賽事應該以賽事為根本。”李長征說。

“順着賽事邏輯打造賽事IP,發展必然能順利一些。”在他看來,隻有真正了解參賽者的需求,賽事的品牌才能更響亮。

正因如此,每年李長征和他的團隊都會以匠人的精神去磨砺賽事,通過對細節的雕琢為跑者帶來不一樣的賽事體驗。在無錫馬拉松新聞發布會上,2020錫馬獎牌揭開了她的“廬山真面目”。賽事獎牌獨具匠心的采用了八音盒的設計,将江蘇著名民歌《太湖美》融進了賽事獎牌之中。

這些改變也直接帶來了賽事的影響力,連年上漲的報名人數和越來越低的中簽率就是最好的證明。

彙跑的未來之道

2017年,彙跑确立了“城市馬拉松 越野跑”的戰略定位。如今兩年過去了,李長征對公司的整體布局卻有了全新的看法。

“未來我們将是一個品牌 科技的創新型公司。”李長征斬釘截鐵地說。

他認為,如今的彙跑公司相比于過往對自己的定位明确了很多,“以往我們更多的是一個賽事運營商抑或是執行機構。”

在公司成長的過程中,李長征發覺這個定位局限了公司的發展, “目前彙跑已經擁有了數個響亮的賽事品牌,在未來我們會将大量的科技産品與這些賽事結合,不斷創新。”

在他看來,科技的應用改變了錫馬這個賽事,也改變了彙跑。“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年代,科技的作用是無法逃避的。”

“科技”成為無錫馬拉松的代名詞之一。不論是錫馬辦賽的第二年就出現的智能領物系統、還是首創的“分區檢錄系統”、或是每位跑者貼心的“參賽助手”等科技應用,都體現了彙跑對于科技的迷戀和執着。

一位參加過2018年無錫馬拉松的跑者就驚歎于科技帶來的便捷。他表示,因為“人臉識别技術”的應用,自己在錫馬整個領物流程僅僅用了不到兩分鐘。

李長征表示,在未來彙跑還将繼續将前沿科技技術融入到賽事的運營中。但他也補充說,科技應用更重要的是看誰用得好,而不是誰用的多。“一切都是為了提高賽事的組織和服務水平。”

馬拉松賽事運營流程(從爆款馬拉松賽事)2

無錫馬拉松開跑瞬間。圖片來源:

彙跑賽事公司供圖

今年是彙跑公司創立的第6年。入行6年、浮沉6年,李長征對于整個行業的看法卻始終如一。“我堅信這個行業還會更蓬勃的發展。”

但他也表示,中國馬拉松已經走過野蠻生長期,開始更加注重品質的打造,在行業的發展的進程中,誰也無法避免大浪淘沙的過程。作為商業機構,能夠去做的就是适應市場的規則。

“于我們而言,隻有不斷努力去做得更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