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楊璐 于佳霖 實習生 劉旋
“一個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開牡蛎,遞給兩位先生,再由他們遞給兩位太太。她們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頭稍向前伸,免得弄髒長袍;然後嘴很快地微微一動,就把汁水吸進去,蛎殼扔到海裡。”
這段出自中學語文課本中的《我的叔叔于勒》,法國作家莫泊桑筆下的牡蛎高貴而且誘人,寥寥幾筆,讓人對汁水飽滿的牡蛎充滿了渴望。
牡蛎,又名生蚝、海蛎子,它在世界上分布極為廣泛,瀕臨沿海國家幾乎都有牡蛎的分布,目前已發現的品種多達100餘種。
近年來,山東立足“大糧食”理念,大力實施“海上糧倉”建設,2020年海洋産業産值達1.32萬億元,占到全國海洋總産值的近20%。
其中牡蛎是傳統優勢産品,養殖面積和産量穩居全國前列,成為全國牡蛎版圖中的重要闆塊。
乳山牡蛎更是長成蚝門“白富美”,乳山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牡蛎之鄉”,養殖面積、産量和産值均居全國縣級單位首位,牡蛎鮮品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山東省政府發布第一批223家“好品山東”品牌,乳山牡蛎榜上有名。
品牌效應——
市場占有率全國居首
冬春是牡蛎最為肥碩的季節,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是集中大量上市的時節,也是當地漁民最忙的時候。
3月春寒料峭,在“江北牡蛎第一鎮”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海陽所鎮,一批批牡蛎經過淨化、分揀和包裝處理,銷往全國各地。
乳山牡蛎的半數以上來自海陽所鎮,2021年11月,海陽所鎮(牡蛎)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
乳山人王志剛是遠近聞名的“牡蛎大王”。2017年,他成立了潤豐牡蛎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全村50多名養殖戶參與養殖牡蛎,統一采苗、育苗、養殖和銷售,目前整個合作社的養殖面積已經超過兩萬畝,每年牡蛎出貨量在800萬斤到1000萬斤,參股的養殖戶每年的收益少則五六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
2020年山東省沿海各縣(區)牡蛎養殖産量排行榜
2020年山東漁業統計年鑒顯示,山東省沿海有20多個縣(市、區)養殖牡蛎,其中乳山市規模遙遙領先,達到38萬噸,長島縣、城陽區、榮成市、黃島區、即墨區、文登區在5萬噸以上。
來自乳山市的統計,到2021年,乳山牡蛎養殖海域面積60萬畝,養殖産量50萬噸,養殖産值50億元,居全國縣級單位首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