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有眼不識泰山”,比喻見識淺薄,認不出本領大或者地位高的人,如果你以為這裡的泰山是指我國山東省境内的東嶽泰山,那麼就大錯特錯了,這裡的泰山不是山,而是一個人,那麼這個人是誰?而又是誰不識泰山?為什麼不識泰山呢?這裡就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典故。
這個典故和我們木匠的祖師爺魯班相關。相傳魯班木器制作的手藝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
的地步,而為了使自己的手藝流傳下去,魯班采取了開班授徒的方法,招收了很多的徒
弟,并且對徒弟嗎進行非常嚴格的考核方法,不定期的淘汰掉他認為不合格的徒弟。而泰山就是這些淘汰掉的徒弟中的一員。
泰山出生于一個篾匠(制作竹子器具的匠人)的家庭,因為從小腿腳不好,所以起名為泰山,意喻平安康泰的意思,他的父親因為傾慕魯班的手藝,所以把泰山送到魯班處學藝。
起初魯班十分喜歡這個聰明的徒弟,但是一段時間後魯班發現泰山的進步不大,因為泰山在學習木匠之餘,還時常做竹子的器具練習,對此魯班非常生氣,認為這是泰山不思進取,不求上進的表現,多次斥責無果後,魯班将泰山掃地出門。
多年後的一天,魯班逛集市的時候偶然發現一個貨攤上擺放了很多竹子的家具和器具,每個竹器都做得惟妙惟肖,魯班十分佩服,很想結交這位制作竹器的工匠,于是打聽此人是誰。旁邊的人告訴魯班“他就是魯班大師您的弟子泰山呀”,魯班聽到後大吃一驚,想起辭退泰山的往事,既羞愧又懊悔,長歎一聲“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呀!”
從此“有眼不識泰山”作為我國一句耳熟能詳的俗語流傳了下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