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鍊管理主要涉及到四個主要領域:
供應(Supply)、生産計劃(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
由圖2-3可見,供應鍊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産計劃為指導,以各種技術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為依托,圍繞供應、生産作業、物流(主要指制造過程)、滿足需求來實施的。供應鍊管理主要包括計劃、合作、控制從供應商到用戶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供應鍊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戶服務水平和降低總的交易成本,并且尋求兩個目标之間的平衡(這兩個目标往往有沖突)。
在以上四個領域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将供應鍊管理細分為職能領域和輔助領域。職能領域主要包括産品工程、産品技術保證、采購、生産控制、庫存控制、倉儲管理、分銷管理。而輔助領域主要包括客戶服務、制造、設計工程、會計核算、人力資源、市場營銷。
由此可見,供應鍊管理關心的并不僅僅是物料實體在供應鍊中的流動,除了企業内部與企業之間的運輸問題和實物分銷以外,
供應鍊管理還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戰略性供應商和用戶合作夥伴關系管理
·供應鍊産品需求預測和計劃
·供應鍊的設計(全球節點企業、資源、設備等的評價、選
擇和定位)
·企業内部與企業之間物料供應與需求管理
·基于供應鍊管理的産品設計與制造管理、生産集成化計劃、跟蹤和控制
·基于供應鍊的用戶服務和物流(運輸、庫存、包裝等)管理
·企業間資金流管理(彙率、成本等問題)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應鍊交互信息管理等
供應鍊管理注重總的物流成本(從原材料到最終産成品的費用)與用戶服務水平之間的關系,為此要把供應鍊各個職能部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供應鍊整體的力量,達到供應鍊企業群體獲益的目的。
商務部培訓中心(商務部國際商務官員研修學院)在全國開展供應鍊職業經理人培訓認證,組織制定職業标準、開發職業培訓教材、 開展職業培訓、職業資質和資格評價與認證,不斷開拓和完善供應鍊職業經理人教育的途徑與方式,目的是發展和貫徹國務院提出加快供應鍊職業體系建設,提高企業供應鍊管理效率,使中國企業供應鍊管理與國際接軌,助力供應鍊管理金領人才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