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紅樓夢王铎評價

紅樓夢王铎評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3 10:45:51


紅樓夢王铎評價(王铎評紅樓夢之六九)1

賈元春


紅樓夢王铎評價(王铎評紅樓夢之六九)2

元春省親


紅樓夢王铎評價(王铎評紅樓夢之六九)3

元春

王铎評《紅樓夢》之六九:元春判詞裡的“死結”與是是非非

朋友,在警幻仙子的《金陵十二钗》判詞裡,向有幾團紫色的迷霧,令人難解難分,舉足不知去處。所以,在前面的章節裡,我已诠釋過林黛玉、薛寶钗、王熙鳳和香菱的判詞,那是其中一部分。而今天要講的元春判詞,也是其中之一,史稱“元春死結”,一向沒有正解,更為撲朔迷離。

下面,咱們先來看看這一判詞是如何寫的:

書中先講,賈寶玉在看了林黛玉和薛寶钗的判詞之後,“仍不解”。緊接着,脂硯齋眉批道:

世之好事者争傳《推背圖》之說,想前人斷不肯煽惑愚迷。即有此說,亦非常人供談之物。此回悉借其法,為衆女子數運之機。無可以供茶酒之物,亦無幹涉政事,真奇想奇筆。

在這裡,我要先說幾句閑話,作為前提。不然,就變成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成混湯面兒了,誰也說不清了。

看官,看了脂硯齋的批語,核心有三條是需要我們謹記的。哪三條呢?

一是“前人斷不肯煽惑愚迷”。也就是說,前人的表述,往往是清楚明白的,不要亂解。

二是“此回悉借其法,為衆女子數運之機”。即《紅樓夢》的第五回,也是憑借了前人的法則,給衆多女子預測“運數之機”,不是胡說。

三是“亦無幹涉政事”。這一條很重要,非常重要,極其重要。這就是說,千萬不要把“第五回”裡的所有判詞,都往當朝的“政事”上去理解。比如,有些所謂的“紅學家”卻偏偏不這麼想,偏偏亂來,偏偏要去往康熙、雍正和乾隆諸皇帝身上靠,說是判詞裡面寫出了清代皇室的“宮廷鬥争”,揭露了什麼險惡的“政治黑幕”。錯了!大錯而特錯了!我不禁要問,你到底是什麼“紅學家”,我看你是“黑學家”。你不是在看傳奇小說,而是在宣揚“厚黑學”,講解“陰謀論”。

還有,你不是口口聲聲說人家脂硯齋是《紅樓夢》寫作的“知情者”嗎?那——為什麼脂硯齋說的話,你閉眼不看,還在那裡胡編亂造?

還有一個前提,我現在必須反複強調一下。即:《紅樓夢》的後四十回不是高鹗寫的,程偉元和高鹗在其出版序言中已經說的很明白了,不要再強加給人家一些“莫須有”的罪名。有人甚至還說,後四十回是乾隆皇帝、和珅,責成高鹗一起篡改的。太滑天下之大稽了,已經說的沒譜了。

叫我說,後四十回與前八十回是一脈相承的,都是吳玉峰寫的。隻是他一時還沒有分出章回來,後來是曹雪芹給分出的章回。到了高鹗整理的時候,又把章回重新理順了一遍,僅此而已。

好了,不多說了,一說我就來氣。接下來,咱們還是繼續看正文吧:

待要問時,情知她(指警幻仙子)必不肯洩漏,待要丢下,又不舍。遂又往後看時,隻見畫着一張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詞雲:

二十年來辨是非,

榴花開處照宮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免相逢大夢歸。

以上的判詞是《紅樓夢》通行本所記載的,是大部分古抄本的“共識”。

不過,也有極少數古抄本,抄寫的不一樣。比如,有将“辨是非”,寫成“辨是誰”的,把“虎兔”寫成了“虎兕”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己卯本”,在這個抄本裡面就是這樣寫的。不過,“己卯本”的抄錄者還沒有忘記在“誰”的旁邊,另注有一個“非”字;在“兕”的旁邊還注有一個“兔”字,以表示當時就有兩種寫法。還有将“初春景”,改成“初春好”的;有将“争及”寫成“怎及”的;更有将“宮闱”錯抄成“宮圍”的等等。

不管以上的版本差異有多大,但從整部《紅樓夢》的内容來看,從元春的整個生命曆程來看,顯然以上“共識”的版本是正确的。因為“辨是誰”和“虎兕相逢”,都講不通。通俗講,古人一般就沒有寫做“辨是誰”的。從整個句子來看“二十年來辨是誰”,這句子本身就有毛病,經不起分析。“虎兕”皆為猛獸,有成語虎兕出柙,可從未見過“虎兕相争”或“虎兕相鬥”的說法。如果有人非要亂引申,将其引申至“宮廷惡鬥”和“皇權之争”,那就另當别論了。

好了,了解了上面的一些情況,現在就讓我來解釋一下元春判詞的意思:

第一句:二十年來辨是非。此句即可看做是賈元春自入宮至封為“鳳藻宮尚書”,又加封“賢德妃”的時間,正好是二十年左右。因其行事中正,能明“辨是非”,故被皇帝譽為“賢德”。這裡的“辨是非”,無疑是“賢德”來曆的注解。

第二句:榴花開處照宮闱。榴花,即石榴花。古人向以“石榴”喻“多子多福”。此句是說,元春正當生子的好年華時(可能是因為懷過孕),光耀宮闱,受到了聖上的恩崇。

第三句:三春争及初春景。在此處,脂硯齋生怕讀者亂理解,看不懂。故批注了兩個關鍵字:顯極。意思是“很明顯”,隻理解字面意思就行。“三春”,就是“暮春”或“季春”,民間則稱做是“春末”。“争及”,就是“怎比”。此句連起來看,即是“暮春當然比不上初春的好光景”。這裡是說,元春雖然貴為“貴妃”,但畢竟年齡大了,人老珠黃,比不上年輕的妃子,因而最終也沒有留下子嗣,并且多次發病。

值得一提的是,要理解這一句,可千萬不要從賈府“元迎探惜”四個叫“春”字的姐妹上來理解。如果這樣理解,就變成了其餘三個叫“春”的姊妹,都比不上元春尊貴、命運好。這顯然是廢話。再說,迎春、探春和惜春三個人,也沒入宮,有什麼可比之處呢?因此,還是脂硯齋提醒的對:暮春不如初春,顯極,明顯之極!

還有人将“三春”诠釋為“三個春天”的,即“三年”,這根本是違反漢語詞彙的構詞用法。試問,如果《紅樓夢》的作者這樣寫書,誰還能夠看得懂?幸虧還沒有把“三春”往陶三春身上挂靠的,如果是那樣,看《紅樓夢》還得去翻閱宋朝故事,那就真累了!嘿嘿!

第四句:虎免相逢大夢歸。要理解這一句,就得翻看《紅樓夢》的第八十三回、八十六回和九十五回,了解“元春之死”是怎麼一回事。

你看,在《紅樓夢》第八十六回中,就有這樣一段叙述,說的是賈母曾經偷偷叫人給元春算命的故事:

寶钗道:“不但是外頭的訛言舛錯,便在家裡的,一聽見‘娘娘’兩個字,也就都忙了,過後才明白。這兩天那府裡這些丫頭婆子來說,他們早知道不是咱們家的娘娘。我說:‘你們哪裡拿得定呢?’她說道:‘前幾年正月,外省薦了一個算命的,說是很準的。老太太叫人将元妃八字夾在丫頭們八字裡頭,送出去叫他推算,他獨說:“這正月初一日生日的那位姑娘,隻怕時辰錯了;不然,真是個貴人,也不能在這府中。”老爺和衆人說:“不管她錯不錯,照八字算去。”那先生便說:“甲申年,正月丙寅,這四個字内,有‘傷官’‘敗财’。惟‘申’字内有‘正官’‘祿馬’,這就是家裡養不住的,也不見什麼好。這日子是乙卯,初春木旺,雖是‘比肩’,哪裡知道愈‘比’愈好,就像那個好木料,愈經斫削,才成大器。”獨喜得時上什麼辛金為貴,什麼巳中“正官”‘祿馬’獨旺:這叫作“飛天祿馬格”。又說什麼“日逢‘專祿’,貴重的很。‘天月二德’坐本命,貴受椒房之寵。這位姑娘,若是時辰準了,定是一位主子娘娘。”這不是算準了麼?我們還記得說:“可惜榮華不久;隻怕遇着寅年卯月,這就是‘比’而又‘比’,‘劫’而又‘劫’,譬如好木,太要做玲珑剔透,本質就不堅了。”他們把這些話都忘記了,隻管瞎忙。我才想起來,告訴我們大奶奶,今年哪裡是寅年卯月呢?’”

看官你看,寶钗說的,當然是算卦,可是這裡顯然已經算到了元春的祭日:寅年卯月。所謂的“寅年卯月”,就是“虎年兔月”,也正應了“虎兔相逢”的谶語了。

下面,咱再翻閱一下第九十五回,看看“元春之死”的記錄:

忽一天,賈政進來,滿臉淚痕,喘籲籲的說道:“你快去禀知老太太,即刻進宮!不用多人的,是你伏侍進去。因娘娘忽得暴病,現在太監在外立等。他說:‘太醫院已經奏明痰厥,不能醫治。’”王夫人聽說,便大哭起來。賈政道:“這不是哭的時候,快快去請老太太。說得寬緩些,不要吓壞了老人家。”

賈政說着,出來吩咐家人伺候。王夫人收了淚,去請賈母,隻說元妃有病,進去請安。賈母念佛道:

“怎麼又病了?前番吓的我了不得,後來又打聽錯了。這回情願再錯了也罷!”王夫人一面回答,一面催鴛鴦等開箱取衣飾穿戴起來。王夫人趕着回到自己房中,也穿戴好了,過來伺候。一時出廳,上轎進宮不提。

且說元春自選了鳳藻宮後,聖眷隆重,身體發福,未免舉動費力。每日起居勞乏,時發痰疾。因前日侍宴回宮,偶沾寒氣,勾起舊病。不料此回甚屬利害,竟至痰氣壅塞,四肢厥冷。一面奏明,即召太醫調治。豈知湯藥不進,連用通關之劑,并不見效。内官憂慮,奏請預辦後事,所以傳旨命賈氏椒房進見。

賈母王夫人遵旨進宮,見元妃痰塞口涎,不能言語。見了賈母,隻有悲泣之狀,卻沒眼淚。賈母進前請安,奏些寬慰的話。少時賈政等職名遞進,宮嫔傳奏,元妃目不能顧,漸漸臉色改變。内官太監即要奏聞,恐派各妃看視,椒房姻戚未便久羁,請在外宮伺候。賈母王夫人怎忍便離,無奈國家制度,隻得下來,又不敢啼哭,惟有心内悲感。

朝門内官員有信。不多時,隻見太監出來,立傳欽天監。賈母便知不好,尚未敢動。稍刻,小太監傳谕出來,說:“賈娘娘薨逝。”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歲。賈母含悲起身,隻得出宮上轎回家。賈政等亦已得信,一路悲戚。到家中,邢夫人、李纨、鳳姐、寶玉等出廳,分東西迎着賈母,請了安,并賈政王夫人請安,大家哭泣不提。

你看看,這裡雖不是算命先生說的“寅年卯月”,可以應了“卯年寅月”,也是“虎兔相逢”,大夢歸西。

有人可能要問了:怎麼“元春之死”的時間,與算卦的不太一樣呢?

呵呵,這就是作家寫作的學問了。人家前面,不是讓算卦的說了嗎?“隻怕時辰錯了”嗎?看官,為什麼說《紅樓夢》有趣?如嚼橄榄,餘味深長。試想,如果前後兩回寫的一樣,嚴絲合縫,那就味同嚼蠟了,讓人看不進去了。

所以說,讀《紅樓夢》一定要用平常心,百姓心來讀。千萬别故作高深,裝腔作勢,拿空槍吓人。不好,不通透,不敞亮。

最後,讓我把判詞前面的那幅畫,也解釋一下吧。那張”弓“,即是”宮“的意思。而”香橼“,又名枸橼或枸橼子。其諧音正好隐喻”元春“。香橼的果肉既可食用,也是一味中藥。其幹片清香,味略苦而微甜,有理氣寬中,消脹降痰之功效。從這種角度來說,元春之命,也似香橼,中看不中用。雖香氣襲人,但種子小,成活率低。作家在這裡獨用香橼來喻元春,也都是有用意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