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曾經說過: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何以為家》和《小鞋子》這兩部電影,同樣講述的是關于貧窮中成長起來的少年。
這兩部低成本的溫情故事,都不約而同的提名奧斯卡金像獎,豆瓣TOP250佳作,用孩童的視角,闡述了生命的堅毅和韶華,也有相對不同的思考和啟迪。
這兩部電影都有關于“貧窮”的講述,但是男主角贊恩和阿裡的處理方式和心态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向“左”,後者向“右”。
《何以為家》中的男主角贊恩是一個黎巴嫩貧民窟成長起來的少年。
髒亂的街道,買餐巾紙的女孩,将近10口人擠在一起的狹小的家,這就是贊恩所生活的環境。
從小見慣了事态的炎涼,12歲便出去賺錢養家,不僅需要養活自己,還承擔起了保護家庭成員的重擔,做哥哥,也做父母。
而自己的父母,頻繁生養孩子,卻沒有能力承擔起來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重擔。
他是一個孩子,他選擇起訴自己的父母。
一句“你們生下我,問過我嗎?”成為了劇中經典的台詞,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
贊恩的起訴,是一種反抗,也是一種對于當前體制的一種質問。
父母的麻木,辯解,讓贊恩倍感傷心.
他的悲劇在于,自己對于這個世界的規則知曉的太多清楚和明白,生活的壓力讓他缺少了孩子的懵懂和天真,所以,他反抗父母,也反抗這個殘酷的事實。
而《小鞋子》中的男主角阿裡,是一個9歲的孩子。
同樣生活在一個貧窮,狹窄的小巷子裡,每天都被迫和妹妹換着穿鞋子上學,為了給妹妹得到一個新鞋子的獎勵,他拼盡全力參加長跑運動會。
和贊恩有着較為相似的處境,但是阿裡卻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來釋懷,那就是心懷希望和憧憬。
也許,對于阿裡來說,生活中還存在着很多的溫情——
至少他的父母明理懂事,對孩子們也頗為照顧。所以,阿裡雖然生活環境較為拮據和苦楚,但是他清澈的大眼睛中,永遠都是倔強而充滿希望的光芒。
02,百折不撓的精神
贊恩和阿裡,他們雖然性情迥異,但是他們身上都有着少年的堅強和剛毅。
前者更為直接和現實,後者則更多的是溫暖和樂觀。
在《小鞋子》中,阿裡從補鞋匠那裡取來的小鞋子不翼而飛,為了不給父母增添更多的麻煩和經濟負擔,兩個孩子在家裡用“啞語”交流掩蓋此事。
他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每天和妹妹換着穿鞋。
這樣既不用耽誤學業,又可以“一鞋兩用”,給家庭減輕更多的負擔。
對于一般的家庭來說,兩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小小年紀承擔起了本不屬于他們應該承擔的責任,承受如此之重,引發了觀衆的共情和感慨,這既是主人公阿裡面對困難和艱苦百折不撓的心态,也是孩子的人格魅力。
對于贊恩來說呢,《何以為家》在取材和叙述方面更為直接,幾乎沒有掩飾的揭露了黎巴嫩社會的深刻問題。
贊恩雖然遭受着更為嚴酷的生活和心理考驗,父母的愚昧,周邊壞人蠢蠢欲動。
然而,他并沒有就此放棄,而是選擇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抗,試圖用自己的行動來捍衛家族。
他将雜貨商老闆送給妹妹的禮物扔進垃圾箱,用刀刺傷了要來迎娶妹妹的商人,雖然應對的措施有所偏激,但是她至少再嘗試着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贊恩和阿裡身上,他們都有百折不撓,剛強不屈的精神。
03,殊途同歸的愛
“愛,是一種具有着巨大融合性,又能夠讓個體保持着獨立性和尊嚴感的一種神奇力量。”
對于《小鞋子》來說,電影打動觀衆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電影所傳遞出來的一種精神和血緣親情。
阿裡和爸爸來到城市做起了修剪枝葉的工作,當爸爸羞澀地不知道如何回答豪宅主人的問話時,阿裡得體知理的替爸爸作答。
在電影的末尾處,阿裡的爸爸辛苦打工回家,在他的自行車貨架上,放着給阿裡和妹妹買的新鞋,呼應了開頭。
電影主在描述,為了實現理想而付出的不懈努力的家庭,以及在這個過程中保持着的濃濃的血緣親情。
而在電影《何以為家》中,贊恩雖然缺少了來自原生家庭的陪伴和親情的愛,但是在他的内心深處,也藏着對于親情的渴望。
不管是保護未成年的姐妹,還是保護了埃塞俄比亞移民拉希爾的一歲孩子約拿斯,他都表現出了自己的善良和愛意。
喂孩子吃奶粉,帶着孩子出門,雖然自己的生活窘迫,但是他并沒有磨滅愛的本意。
破舊的衣服,髒亂的頭發遮不住明清而清朗的善意,也正是因為有愛的陪伴,他最終才能夠收獲到更多的愛。
電影作為傳播文化的重要載體,對于現代人的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響力和導向作用。
在贊恩和阿裡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逆風中”成長起來的青松,他們雖然生活拮據,但是他們人格上的高貴和魅力是無法掩飾的。
不管是《小鞋子》中的阿裡,還是《何以為家》中的贊恩他們所能代表的也隻是一個角色,性情和處理方式截然不同,但是他們身上的人性光輝卻是殊途同歸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