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阿房宮賦原文及分析

阿房宮賦原文及分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10:07:55

阿房宮賦原文及分析(古來之賦此為第一阿房宮賦原文及賞析)1

阿房宮賦原文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骊(Lí)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盤盤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渦,矗(chù)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卧波,未雲何龍?複道行空,不霁(jì)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也做“東西”)。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辇(niǎn)來于秦,朝歌夜弦(xián),為秦宮人。明星熒(yíng)熒(yíng),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huán)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辘辘(lù)遠聽,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态極妍,缦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piāo)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铛(chēng)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逦(lǐ)迤(yǐ),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锱(zī)铢(zhū),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chuán),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yǔ)之粟(sù)粒;瓦縫參差(cēn cī ),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jiàn),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ōuyā),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shù)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阿房宮賦原文及分析(古來之賦此為第一阿房宮賦原文及賞析)2

  阿房宮賦注釋

  (1)[六王畢]六國滅亡了。六王,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的國王,即指六國。[ 畢 ] 完結,指為秦國所滅。

  (2)[一]統一。

  (3)[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宮出現了。兀,山高而上平。這裡形容山上樹木已被砍伐淨盡。出,出現,意思是建成。蜀,四川。

  (4)[覆蓋三百餘裡](從渭南到鹹陽)覆蓋了三百多裡地(裡是面積單位,不是長度單位。古代五戶為一鄰,五鄰為一裡。三百餘下裡,約合7500戶人家的面積。300裡地,即150公裡,現代人也無法做到,誇張過度,難以令人信服)。這是形容宮殿樓閣接連不斷,占地極廣。覆壓,覆蓋(覆壓:應當是指“層層疊疊”)。

  (5)[隔離天日]遮蔽了天日。這是形容宮殿樓閣的高大。

  (6)[骊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阿房宮)從骊山北邊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鹹陽(古鹹陽在骊山西北)。走,趨向。

  (7)[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緩流的樣子。

  (8)[廊腰缦回]走廊寬而曲折。廊腰,連接高大建築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所以這樣說。缦,萦繞。回,曲折。

  (9)[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鳥嘴)向上噘起。檐牙,屋檐突起,猶如牙齒。

  (10)[各抱地勢]各随地形。這是寫樓閣各随地勢的高下向背而建築的狀态。

  (11)[鈎心鬥角]指宮室結構的參差錯落,精巧工緻。鈎心,指各種建築物都向中心區攢聚。鬥角,指屋角互相對峙。現在指各自用盡心機互相排擠。

  (12)[盤盤焉,囷囷(qūn qūn)焉,蜂房水渦]盤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渦。焉,相當于“凜然”“欣然”的“然”。樓閣依山而築,所以說像蜂房,像水渦。盤盤,盤旋的樣子。囷囷,屈曲的樣子,曲折回旋的樣子。

  (13)[矗不知其幾千萬落]矗立着不知它們有幾千萬座。矗,形容建築物高高聳立的樣子。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與此相同。落,相當于“座”或者“所”。

  (14)[長橋卧波,未雲何龍]長橋卧在水上,沒有雲怎麼(出現了)龍?《易經》有“雲從龍”的話,所以人們認為有龍就應該有雲。這是用故作疑問的話,形容長橋似龍。

  (15)[複道]在樓閣之間架木築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複道。

  (16)[冥迷]分辨不清。

  (17)[歌台暖響,春光融融]意思是說,人們在台上唱歌,歌樂聲響起來,好像充滿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樣融和。融融,和樂。

  (18)[舞殿冷袖,風雨凄凄]意思是說,人們在殿中舞蹈,舞袖飄拂,好像帶來寒氣,如同風雨交加那樣凄冷。

  (19)[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統指六國王侯的宮妃。她們各有等級(妃的等級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為嫔、嫱。下文的“王子皇孫”指六國王侯的女兒,孫女。

  (20)[辭樓下殿,辇(niǎn)來于秦]辭别(六國的)樓擱宮殿,乘辇車來到秦國。

  (21)[明星熒熒,開妝鏡也](光如)明星閃亮,是(宮人)打開梳妝的鏡子。熒熒,明亮的樣子。下文緊連的四句,句式相同。

  (22)[漲膩]漲起了(一層)脂膏(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臉的“脂水”)。

  (23)[椒蘭]兩種香料植物,焚燒以熏衣物。

  (24)[辘辘遠聽]車聲越聽越遠。辘辘,車行的聲音。

  (25)[杳]無影無聲,形容聲音的遙遠。

  (26)[一肌一容,盡态極妍]任何一部分肌膚,任何一種姿容,都嬌媚極了。态,指姿态的美好。妍,美麗。

  (27)[缦立]久立。缦,通“慢”

  (28)[幸]封建時代皇帝到某處,叫“幸”。妃,嫔受皇帝寵愛,叫“得幸”。

  (29)[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到三十七年(前209年)死,做了十二年皇帝,這裡說三十六年,是舉其在位年數,形容時間長。

  (30)[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寶等物。下文的“經營”“精英”也指金玉珠寶等物。

  (31)[摽(piāo)掠其人]從人民那裡搶來。剽,搶劫,掠奪。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民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國各愛其人”“秦複愛六國之人”的“人”,與此相同。

  (32)[倚疊]積累。

  (33)[鼎铛(chēng)玉石,金塊珠礫]把寶鼎看作鐵鍋,把美玉看作石頭,把黃金看作土塊,把珍珠看作石子。铛,平底的淺鍋。

  (34)[逦迤(lǐ yǐ]連續不斷。這裡有“連接着”、“到處都是”的意思。

  (35)[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心,心意,意願。

  (36)[奈何]怎麼,為什麼。

  (37)[锱(zī)铢(zhū)]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約等于後來的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連用,極言其細微。

  (38)[負棟之柱]承擔棟梁的柱子。

  (39)[磷磷]水中石頭突立的樣子。這裡形容突出的釘頭。

  (40)[庾(yǔ)]露天的谷倉。

  (41)[九土]九州。

  (42)[獨夫]失去人心而極端孤立的統治者。這裡指秦始皇。

  (43)[固]頑固。

  (44)[戍卒叫]指陳勝、吳廣起義。

  (45)[函谷舉]劉邦于公元前206年率軍先入鹹陽,推翻秦朝統治,并派兵守函谷關。舉,被攻占。

  (46)[楚人一炬]指項羽(楚将項燕的後代)也于公元前206年入鹹陽,并焚燒秦的宮殿,大火三月不滅。

  (47)[使]假使。

  (48)[族滅]被滅族。

  (49)[不暇]來不及。

  (50)[族]名詞作動詞用,滅族,殺死全族的人。

  (51)[使]假使

  (52)[遞]傳遞,這裡指王位順着次序傳下去。

  (53)[萬世]《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下诏曰:“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然而秦朝僅傳二世便亡。

  (54)[哀]哀歎。

  (55)[舉]被攻占。


阿房宮賦原文及分析(古來之賦此為第一阿房宮賦原文及賞析)3

阿房宮賦的詩意/阿房宮賦的意思

  六國滅亡,秦始皇統一了天下。蜀山的樹木被伐光了,阿房宮才蓋起來。阿房宮占地三百多裡,樓閣高聳,遮天蔽日。從骊山之北構築宮殿,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修到秦京鹹陽。渭水和樊川兩條河,水波蕩漾地流入宮牆。五步一棟樓,十步一座閣。走廊寬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鳥嘴)向上撅起。樓閣各依地勢的高下而建,像是互相環抱,各種建築物都向中心區攢集,屋角互相對峙。盤旋地、曲折地,像蜂房,像水渦,矗立着不知有幾千萬座。長橋橫卧在渭水上,(人們看了要驚訝:)天上沒有雲,怎麼出現了龍?在樓閣之間架木築成的通道橫空而過,彩色斑斓,(人們看了要詫異:)不是雨過天晴,哪裡來的彩虹?樓閣随着地勢高高低低,使人迷糊,辨不清東西方向。人們在台上唱歌,歌樂聲響起來,好像充滿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樣融和。人們在殿中舞蹈,舞袖飄拂,好像帶來寒氣,如同風雨交加那樣凄冷。就在同一天,同一座宮裡,氣候竟會如此不同。

  那些亡了國的妃嫔和公主們,辭别了自己國家的樓閣、宮殿,乘辇車來到秦國,日夜獻歌奏樂,成了秦宮裡的宮女。(光如)明星閃亮,是(宮女們)打開梳妝的鏡子;綠雲缭繞,原來是她們正在早晨梳理發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層垢膩,原來是她們潑掉的脂粉水;空中煙霧彌漫,是她們在焚燒椒蘭香料。如雷霆般的聲音響起使人驟然吃驚,是皇上的宮車馳過;聽那車聲漸遠,也不知駛到哪兒去了。任何一部分肌膚,任何一種姿容,都嬌媚極了,耐心地久立遠視,盼望皇帝能親自駕臨。可是有許多宮女整整等了三十六年,還未見到皇帝。燕、趙、韓、魏、齊、楚收藏的财寶,聚斂的金玉,搜求的珍奇,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來,從人民那裡掠奪來的,堆積得像山一樣。旦夕之間國家滅亡,珠寶都被運進阿房宮。把寶鼎當作鐵鍋,把美玉當作石頭,把黃金當作土塊,把珍珠當作沙石,随意丢棄,秦人看見了也不覺得可惜。

  唉!一個人的想法和千萬人的想法是一樣的(都想過好日子)。秦始皇喜愛奢侈,老百姓也顧念自己的家業。為什麼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過,揮霍時卻像泥沙一樣毫不珍惜呢?讓那(阿房宮中)負載大梁的柱子,比田裡的農夫還多;架起側梁的椽子,比織布機上的女工還多;顯眼的釘子,比谷倉裡的稻米還多;橫直密布的屋瓦,比(老百姓)身上的衣服上的線還要多;欄杆縱橫,比天下的城郭還多;嘈雜的器樂聲,比鬧市的人說話聲還多。秦統治者窮奢極侈,使天下的老百姓敢怒但是不敢言。秦始皇卻越來越驕橫頑固。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四方響應,函谷關被攻破,項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宮變成了一片焦土。

  唉!使六國滅亡的是六國自己,而不是秦國;使秦國滅亡的是秦國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如果六國統治者都能愛護本國老百姓,那麼就有足夠的力量抗拒秦國。如果秦國統治者同樣能愛護六國的人民,那麼秦就能從三世傳下去,甚至可以傳到萬世都為君王,誰能夠滅掉秦國呢?秦統治者來不及為自己的滅亡哀歎,隻好讓後世的人為他們哀歎;後世的人如果隻是哀歎而不引以為鑒,那麼又要再讓後世的人為後世哀歎了。

  


阿房宮賦原文及分析(古來之賦此為第一阿房宮賦原文及賞析)4

阿房宮賦賞析

  作者寫作背景和目的

  分析:《阿房宮賦》作于唐敬宗寶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中說:“寶曆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唐敬宗李湛十六歲繼位,善于擊球,喜手搏,往往深夜捕狐,與宦官嬉戲終日,貪好聲色,大興土木,遊宴無度,不視朝政,求訪異人,希望獲得不死之靈藥,曾在長安洛陽有興修宮殿的龐大計劃。後因平盧.成德節度使借口“以兵匠助修東都”想趁機奪取洛陽,才作罷。作者預感到唐王朝的危險局勢,與黑暗現實,就寫這篇賦,表面上寫秦因修建阿房宮,揮霍無度,貪色奢侈,勞民傷财,終至亡國,實則是借秦之故事諷唐之今事,規勸唐朝的當政者,要以古為鑒,不能哀而不鑒,最終隻能落得“後人複哀後人也”的結局。本文借寫阿房宮的興建與毀滅,揭露了秦朝統治者的窮奢享樂,并借古諷今,闡述了天下興亡的道理。希望唐朝的統治者不要隻圖自己奢侈享樂,重蹈覆轍。但是杜牧的忠告沒有使統治者更改。兩年後,王死,半個世紀後,黃巢起義後唐王朝與秦王朝一樣歸于滅亡。

  本文的結構層次

  分析:全文四段可分兩大部分。前部分鋪排描寫,後部分議論開掘。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樓閣建築到人物活動,鋪叙阿房宮建築宏偉、豪華,極寫宮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1段:鋪叙阿房宮建築宏偉、豪華。

  一層(段首前12字)兩句偶句,交待建宮背後的巨大耗資。

  二層(“覆壓”……“直走鹹陽”)寫宮之宏偉規模。

  三層(“二川溶溶”……“不知西東”)渲染宮内的宏偉、豪華、奇麗、壯觀。

  四層(“歌台暖響”……“氣候不齊”)宮中人物活動。

  第2段:鋪叙統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一層(前6句)寫供玩樂的宮人來源。

  二層(“明星熒熒”……“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極寫宮中生活荒淫、奢靡。

  三層(餘下各句)從珠寶陳設寫荒淫,揭示搶掠行徑。

  第二部分(第3、4段)議論分析,指出“秦愛紛奢”不恤民力自然會導緻滅亡的命運,規勸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轍。

  第3段:指出秦必亡之命運。

  一層(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統治者隻圖私利不顧民槽,橫征暴斂,揮霍無度的罪行。

  二層(“使負棟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縱欲紛奢,以緻衆叛親離。

  三層(餘下各句)簡練概括地寫出了秦皇無道,導緻了農民起義、宮殿被焚的後果,進而走上了自取滅亡的道路。

  第4段:諷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轍。

  一層(開頭到“誰得而族滅也”)引曆史教訓,指出六國和秦滅亡的原因。

  二層(餘下各句)諷谏唐王朝勿悲劇重演。


阿房宮賦原文及分析(古來之賦此為第一阿房宮賦原文及賞析)5

本文的立意

  杜牧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彩章句為之兵衛。”,強調思想内容的重要性,認為形式要為内容服務。作者的用意是什麼?

  分析:細讀全文,不難看出作者旨在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曆史教訓。第1段鋪陳阿房宮的宏偉壯麗。第2段叙寫宮中美女之衆,珍寶之多。第3段夾叙夾議,點明:正是由于秦王朝的統治者驕奢淫逸,濫用民力,緻使農民起義,一舉亡秦。第4段轉入議論,進一步指出:六國衰亡,秦朝覆滅,其根本原因都在于不能愛民。篇末4句言簡意赅,暗寓諷谏之意,含蓄地告誡後人,如不以曆史為鑒,還會重蹈覆轍。

  由此可見,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曆史教訓,用以敬誡“後人”是全文主旨。聯系杜牧自己在《上知己文章啟》中所說的“寶曆(唐敬宗的年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可以看出這“後人”指的應是當時最高統治者。


阿房宮賦原文及分析(古來之賦此為第一阿房宮賦原文及賞析)6

描寫分析

  從哪幾個方面來極力描寫阿房宮的?這樣描寫對表達中心有什麼作用?

  分析;從三個方面來描寫阿房宮:一是寫阿房宮建築之奇,二是寫阿房宮美女之衆,三是寫阿房宮珍寶之多。寫建築,課文先展開廣闊而高峻之全貌,進而細繪宮中樓、廊、檐、長橋複道、歌台舞殿之奇;寫美女,述其來曆,狀其梳洗,言其美貌,訴其哀怨,繪聲繪色,備加渲染;寫珍寶,既寫六國剽掠,倚疊如山,又寫秦人棄擲,視若瓦礫。這些描寫用墨如潑,淋漓興會,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充分體現了賦體的特色。然而鋪陳阿房宮規模大,宮室多、美女衆、珍寶富并非作者作賦的目的。透過樓台殿閣、脂粉金玉這一畫面,作者旨在說明秦統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而為維持這種奢侈生活所進行的橫征暴斂,正是導緻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古文觀止》的篇末總評說:“前幅極寫阿房之瑰麗,不是羨慕其奢華,正以見驕橫斂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愛六國之人意在。”可見,文章前面所進行的動人描繪乃是為後面的正義宏論張本,為篇末歸結秦滅亡的曆史教訓、諷谕現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藝術感染力

  作者描寫阿房宮建築的宏偉壯麗,僅用了一百多字,卻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作者描寫阿房宮的的藝術感染力。

  分析: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總寫和細寫相結合的寫法。

  總寫部分,作者潑墨寫意,粗筆勾勒。“覆壓三百餘裡”,言其占地之廣,“隔離天日”,狀其樓閣之高;“骊山”兩句,寫其倚山傍水,氣勢非凡。

  細寫部分,作者工筆重彩,精描細繪。先寫重摟疊閣、長廊高檐,不計其數;再以長橋如龍、複道似虹映襯宮宇之宏偉、樓閣之高大。上面所述,寫的還隻是建築之外觀。接着,作者的筆觸,又深入建築内部。歌台舞殿是互文的寫法,台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謂宮内處處皆是輕歌曼舞。“一日之内,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則承“暖響”“冷袖”兩句,進一步從人們的主觀感受寫宮内歌舞盛況。這幾句,既是以歌舞之紛繁襯托宮殿之衆多,又為下文美女充盈宮室預作鋪墊。

  這一節中,作者由遠及近,由外及裡逐一介紹了阿房宮之奇觀。叙述中時有前後照應之妙筆。如寫樓閣“各抱地勢”就與前文“骊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這一廣闊背景相連。叙述中時有貼切生動之比喻,例“長橋卧波;複道行空”,用筆經濟,形象生動。叙述中也間有動态描寫,像寫“二川”,寫歌舞,狀聲摹形,引人入勝。再加上大量對偶排比句式的運用,緻使文句音節铿锵,兼有音韻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幾十個字,阿房宮之豐姿盛态就顯現于讀者眼前。

寫作特點

  這是篇典型的賦。

  賦是一種鋪陳辭藻、描繪事物、抒寫情志的文體。

  賦的特點有:

1)鋪陳描寫:做大量鋪墊、伏筆,用以說明最終觀點

  2)誇張渲染:大量排比、比喻、誇張的運用

  3)骈散結合:使句式張齊、錯落有緻

  4)音律和諧:讀之琅琅上口

修辭手法

  在第2段中“明星熒熒”等四句話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樣寫的好處在哪裡?

  分析:“明星熒熒”,“開妝鏡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熒熒”是比喻句的喻體,“開妝鏡也”是本體。以璀璨晶亮的明星來比喻紛紛打開的妝鏡,既貼切又形象。将喻體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鮮明的畫面,令人驚奇,再出現本體,解釋原因,讀者印象更為強烈。“綠雲擾擾,梳曉鬟也”,與上一句的表達方式相仿。第三句說丢棄脂水竟使渭流漲膩,用的是誇張手法,極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寫焚燒椒蘭竟至煙斜霧橫也是誇張,效用同第三句一樣。四句字數相等,句句押韻,加之新鮮的比喻,巧妙的誇張,讀來使人有眼花缭亂、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開鏡、梳摸、棄脂水、焚椒蘭這些生活細節形象地寫出了宮中美女之多,宮室之廣。寫宮室,是承接上文;寫美女,則是開啟下文。所以,作者緊接着便是寫美女望幸。這一層都是寫美人,但是從美人的生活遭際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無度。漢代的賦不少作品鋪張揚厲,堆砌詞藻。杜牧則發揮了賦的長處,着意鋪陳誇張,但所有的鋪叙又都為後文的議論張本,為表現主題思想服務。從這一節對美人的描寫可見一斑。

思想感情

  作者寫《阿房宮賦》,是為了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曆史教訓,諷谕朝政。但為什麼寫阿房宮被焚,卻說“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這裡作者流露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分析:現代文中的“可憐”是“值得憐憫”的意思,但在文言中除解釋“值得憐憫”外,還有可愛、可惜的意思。這裡的“可憐”解釋為“可惜”。作者用這二字,使無窮感慨充溢字裡行間。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農民起義的沖擊下土崩瓦解,迅速滅亡;覆壓三百餘裡的阿房宮,也在一場烈火之中化為灰燼。秦朝速亡的史實說明,不能愛民,難圖久安。但是,當時的唐朝統治者無視曆史教訓,沉湎聲色,又大起宮室,身居積薪之上,仍以為安。曆史興亡,激蕩胸中;目睹現實,感慨萬端。神奇瑰麗之阿房宮付之一炬令人可惜,顯赫一時的秦王朝毀于一旦令人可歎,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後塵,唐王朝的命運不也令人可憂嗎?“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作者的不安與憂憤溢于言表。辭賦不同于論文,許多地方并不直說,讀時需細加玩味,方能體會作者的用心。


阿房宮賦原文及分析(古來之賦此為第一阿房宮賦原文及賞析)7

阿房宮賦的作者—杜牧簡介

  杜牧(803年-約852年)唐代著名詩人,漢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後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晚年居住在長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後人稱他“樊川先生”、“杜樊川”。 《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他的《清明》十分有名。

  杜牧工詩、賦、文、辭,而以詩歌創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詩壇獨樹一幟,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以議論見長,氣勢縱橫,敢于論列軍國大事,指陳時弊,具有較強的現實性,繼承了韓、柳派古文家的優良傳統。他的詩意境清新,風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輕浮豔麗的文壇上獨樹一幟。後人因稱他才華橫溢,為“小杜”,以繼杜甫;又和李商隐并稱為“小李杜”

  杜牧另有一首《江南春》,是寫金陵春色的,基調開朗得多:“千裡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讀罷這二十八字,閉目就能想見唐朝的金陵春色:黃莺于紅花綠柳,酒旗飄在水村山郭,風景是極動人的則是許許多多的寺廟,它的縷台在煙雨中放光,這些寺廟是南朝留給金陵的宗教藝術财富。

阿房宮賦原文及分析(古來之賦此為第一阿房宮賦原文及賞析)8


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