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窩料(酒米)想必是每位野釣達人必備的野釣彈藥了,有句話叫做“要想魚上岸,必須糧食換”,還有一句話叫“要想釣到魚,必先誘來魚”。可見一款實用的窩料必将使你的垂釣之旅事半功倍。
【【酒米制作篇】】
【準備材料】
主料:小米8兩,玉米碎(北方也叫苞米茬子,988粒)2兩。大概五比一的比例,因為野釣主要對象魚為鲫魚,偶爾也會遇到鯉魚,所以添加少量玉米碎實現誘留的效果。
配料:牛b鲫一瓶,60度白酒二兩,長白山純蜂蜜一湯匙,麝香粉1袋。
以上配料是泡酒米最基本的一套,大家都在用,久經考驗,百試百靈。
佐料:藥酒(商品如圖)适量,果酸誘一滴。
這裡要多啰嗦幾句:對于佐料(小藥)的理解,就像廚師炒菜一樣,每名廚師都有自己獨特的做菜手法,火大火小,加了什麼,配料多少,都會直接改變菜品的口感。這佐料就是廚師的秘籍,不用,菜一樣能吃。用好了菜就成了招牌菜香飄千裡。用不好,菜就廢了。所以以上佐料僅供參考酌情添加,例如天冷也可以考慮加入些腥味佐料。加什麼,加多少,這也要根據魚情、環境而論。
【制作篇】
國家級五星金牌魚餌大廚登場,将以上準備好的材料倒入容器混合攪拌溶解待用,顔色很正吧
将鍋加熱,将主料倒入鍋中小火慢炒,炒至燙手,有米香,不要糊了。我認為炒米有兩個好處:一、可以炒出米中的香味。二、炒出米中多餘的水分,更有利于藥水吸收。
将米晾涼後放入另一個容器中,将藥水倒入進行攪拌。(最好戴上一次性手套)
【裝瓶封存】
這裡分享一個小竅門,将塑料瓶剪成漏鬥,用膠帶粘上,這樣避免裝瓶時弄撒出來。
将攪拌均勻的酒米窩料裝入瓶中……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
至此,窩料制作全部完成,封存一周左右即可。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測試吧!
【【酒米測試篇】】
經過幾天的封藏,窩料隆重出爐,這次主要對做好的窩料酒米的狀态進行觀察,以及對于餌料持鈎性和誘魚性進行測試,全網獨家,不容錯過(反正半年多我沒看到APP上别人做這實驗,就當是獨家吧,别噴我哈哈)。
閑話少說,挑幹的唠,上圖。
【狀态】
酒米照出來有些偏黃,實際為淡紅色。
注意酒米在瓶子裡的狀态,上下翻動,酒米不粘瓶,不挂瓶,說明藥水已經被米全部吸收了,這就是量的把握的重要。
把米倒入餌盆中,酒米隻有點潮,但顆顆獨立,相互不沾連,也不沾手。
放在紙巾上也沒有水印。
可能有人想為什麼說這麼多,不就是比較幹嗎?!
對,但是我是希望大家了解這個狀态,因為這種狀态的酒米不僅可以用來做窩,還可以做餌,隻有這樣的米加入商品餌裡才會更均勻,還可以單獨做釣餌,可謂一米三用,請各位繼續往後看。
【持鈎性測試】
在空無一人黑漆漆靜悄悄的地下室準備好實驗材料,搖三搖、水、酒米。看到這裡大家都懂了,對,空鈎粘米。
鈎沾水再粘酒米,團團的,這就是為什麼酒米要做的幹散的另一個用處,看着我都想來一口。
第一次入水,隻有少部分散落,持鈎效果不錯。
提出水面。
第二次入水效果。
第三次入水并晃動後的效果,我似乎看到了小鲫魚們蜂蛹來咬鈎的景象
以上是三次入水的效果,挂鈎性,完美!
至此,持鈎性實驗完成!
【誘魚效果試驗】
下面,有請試驗主角隆重登場——小鲫魚先生/女士。。
魚兒不反感,附近四處遊動!
第二天,魚缸裡隻有小魚和它的變變,酒米消失的無影無蹤!
至此,說明酒米受到小鲫魚的認可,誘魚試驗圓滿結束!
【酒米實戰效果】
肯定有釣友說,你别光說不練,如何如何?!實踐出真知,接下來,
上 魚 獲 !!!
以上圖片都是去年出釣幾次留下的一些照片,每次大概釣四、五個小時,因為多數是野釣,魚雖然不大,但每次都頗有收貨(本地資源太一般)。
【打窩方法】:
短竿直接酒米扔兩把,二十分鐘左右發窩。
四米五以上手竿抛不到位了,用三元底料紅蟲顆粒泡水摻酒米成團,抛入釣點,三十分鐘左右發窩。
當然,水裡得有魚!哈哈。
希望我的全過程分享能使釣友們以及釣魚之家客服滿意!!
再次祝廣大釣友大鲫大鯉爆護連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