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食的小可愛們肯定都思考過這個問題:
空氣炸鍋和烤箱分别有什麼特點?
哪一個更實用?哪一個更适合我?
哪一個能讓我做起來方便,吃起來開心,收拾起來又不必太繁瑣?
小阿姨特意做了這兩款機器的對比評測。
從成品口感、機器大小、噪音高低、用時長短以及能耗高低幾個角度分别作了測評,甚至最後怎麼收拾也貼心地做了說明,為大家提供一個參考。
祝所有愛廚房、愛美食的朋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台小幫手。
烤雞翅中
空氣炸鍋的使用非常簡單,兩個旋鈕,一個控制溫度,一個管控時間。
将溫度調到200℃,放入雞翅,設定15分鐘,時間到了取出烤倉,稍放一分鐘,再次烤5分鐘,這個步驟和我們油炸時的複炸效果相同,都是為了給食物上色。
烤箱的操作也不複雜。
現在的主流烤箱都是上下管加熱的,在烤盤上鋪好錫紙,擺好雞翅,設定上下管溫度200℃,開啟熱風循環,烤制20分鐘,翻面,再烤10分鐘。
成品對比
空氣鍋炸的雞翅,表皮起酥感強,肉質更緊緻,焦香風味更足,口感更Q彈,烤制後鍋底有大量被烤出來的餘油,感覺很健康。
烤箱烤的雞翅,表皮起酥,但口感較空氣炸偏嫩,香嫩可口,基本沒有餘油留存。
烤豆腐
空氣炸鍋溫度200℃,烤制20分鐘。
中途記得翻個面。
烤箱上下管溫度200℃,烤制30分鐘。
中途記得翻個面。
成品對比
空氣鍋炸的豆腐,出鍋時表皮微微發硬,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炸出殼兒”來了,表皮與内部本身有輕微分離,咬一口可以看到蜂窩,這是炸透了的表現。
調了碗湖南辣椒蘸水澆上去,外香酥、内多汁,完美。
烤箱烤的豆腐,出鍋時表層已經起酥,還在熱騰騰地冒泡,同樣烤出了蜂窩。
然後補撒一層椒鹽、辣椒粉,香氣跟熱氣一起蒸騰起來,真是字面意義上的美滋滋。
烤土豆、彩椒、香菇、蒜頭
鑒于我們日常飲食的豐富性。
串了這串五個代表。
薯類——土豆。
菌類——香菇。
蔬菜類——青紅椒。
豆制品——豆腐。
東北菜——大蒜
成品對比
空氣鍋炸薯類:
薯類的香氣得到了充分發揮,有明顯焦香味,碳烤風格較為突出。
烤箱烤薯類:
能夠體會到薯類特有的香氣,基本無焦香感,中規中矩。
空氣鍋炸菌類:
水分基本烤幹,口感外酥裡韌,香菇的香氣更濃郁,而且很有嚼頭。
烤箱烤菌類:
水分保留相對較多,口感飽滿。
空氣鍋炸蔬菜:
表皮烤至起泡,邊緣及較薄處有明顯焦香,碳烤風味較足。
烤箱烤蔬菜:
相比之下,烤箱的蔬菜水分保留更多,基本保留了原有的清爽口感。
空氣鍋炸蒜頭:
水分基本烤幹,就這麼說吧,外面攤兒上的烤大蒜不如咱自己烤的好吃。
烤箱烤蒜頭:
水分保留較多,火候不重,比較中規中矩。
工作原理
朋友們可能不知道,盡管烤箱和空氣炸鍋看上去差别很大,其實工作原理是一樣的。
都是利用高溫加熱空氣,高溫空氣再加工食物,從外到内逐漸熟透。
空氣炸鍋熱氣循環好,所以空氣炸鍋熱得更快,水分流失速度快,食物的表皮也更容易産生焦酥香脆的口感,有明顯的碳烤風格。
烤箱在烹調體積較大的食物時發揮穩定,不會出現外面已經焦糊,裡面還沒烤好的情況,烤出來的食物香氣飽滿,中規中矩,适合做招待客人的大菜,不會出錯。
要注意的是:空氣炸鍋和烤箱畢竟是同類産品。空氣炸鍋能做到的,烤箱也能做到,隻是需要更多時間和耐心。
隻是空氣炸鍋的熱風循環帶來了額外好處:能把食物中的油脂烤出來,是個不錯的健康加分項。
機器大小
市面上的主流家用烤箱在25L-30L之間。
小阿姨也推薦這個尺寸。
太小的烤箱熱循環差,太大了又容易空烤。
所以建議大家買主流大小的烤箱。
空氣炸鍋呢,一般容量在三四升左右。
差别不大。
給大家可以看看它們的體型差。
再想想自己家廚房還有多大地方。
能耗大小
空氣炸鍋體積小,空氣循環利用度高,加熱迅速。
機器自身額定功率為1400瓦,能耗不大。
烤箱體積相對較大,加熱速度平穩,耗時較長。
機器自身額定功率為1800瓦,相比之下,能耗較大。
噪音高低
空氣炸鍋主要靠空氣循環加熱。
所以空氣炸鍋工作起來聲勢不小。
就不給那些虛的數值了,比如多少分貝。
直截了當:
空氣炸鍋的工作音量約等于同時使用油煙機 吹風機。
我覺得這個聲音大小還是可以接受的。
烤箱基本無聲,所以不要忽視它報告完成時“叮”的一聲哦。
清理
空氣炸鍋的内膽構造是可以分開的。
支架取下來清洗。
滴出來的汁水和油都積在内膽裡。
直接拿到水池邊清洗就可以了。
烤箱分上下管,盡管現在有接渣盤了,但下管難免被滴油汁,所以烤完之後必須仔細清洗,不然會碳化給你看哦。
看到這裡,你們打算為自己的廚房添置哪一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