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首名為《寒食》七言絕句為唐代詩人韓翃所作,詩的前兩句描寫了寒食時節長安城美麗的景色,後兩句以寒食節天下一律禁火,唯宮中可以燃燭。來諷喻皇宮的特權以及宦官的專寵。此詩以寒食為題,在詩中也提到了寒食,這裡的寒食指的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的寒食節。
說起寒食節,年紀小一點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有這樣一個節日。但說起清明節大家絕對不會陌生,其實寒食節就在清明節的前一二天。隻是随着時間的沉澱,寒食節逐漸地不被重視了,甚至被遺忘。有關寒食節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說法,但是在民間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
春秋時期,晉國發生内亂,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緻死,公子夷吾與重耳被迫逃亡,介子推為重耳随行的賢士中的一人。在逃亡途中重耳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雪上加霜的是有一年他們逃到衛國時,一個随從偷光了重耳的錢财糧食逃入深山。
因此重耳饑餓難耐向田夫乞讨卻反被羞辱,正當重耳快被餓死的時候,為了讓重耳活命,介子推把腿上的肉割下來一塊與采摘的野菜一起煮湯給重耳吃,後來重耳知道吃的是介子推腿上的肉的時候,大為感動,聲稱如果有一日做了君王,一定好好報答介子推。
但是當重耳結束了十幾年的逃亡生活成為晉文公之後,正好趕上周室内亂,因此“未盡行賞”,便出兵勤王,後來,重耳封賞忠臣之時忘了介子,因此衆人勸介子推主動請賞,但是介子推認為臣子忠心主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應該得到所謂的嘉獎,如果接受獎賞,那便是一種恥辱。因此介子推沒有像叔狐等人一樣主動請求賞賜。
當晉文公想起介子推時,介子推卻不願再做官,帶着母親隐居在綿山。晉文公為了逼介子推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但是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燒而死。
晉文公感念他的忠臣之志,于是将他葬在綿山,修祠立廟,并且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便是“寒食節”的由來。而随着時間的演變,寒食節從一開始的禁火、吃寒食逐漸演變出掃墓、祭祖、插柳、踏青、蹴鞠等更多的節日慶祝活動。
寒食節與清明節這兩個節日時間相近,僅差一兩天,那麼為什麼現在人們都隻慶祝清明節而很少有人知道寒食節呢?
寒食與清明本來是兩個節日,前面說過寒食節是起源于春秋時期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節日活動主要是禁火以及寒食,而清明節大約起源于周代,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隋唐之前,寒食節在寒冷隆冬季節,清明節是在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的時節,此時的寒食節與清明節的界限分明。
而到了隋唐五代時期,人們将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春分後十五天為清明,此時寒食節僅在清明節的前一兩日。而且寒食節的民俗活動也增加了掃墓的内容。後來随着時間的推移,寒食節中主要項目-禁煙冷食,逐漸被淡化,寒食節也慢慢的開始被清明節取代。
到了清朝,雖然“寒食”這個名字依然存在,但是寒食節逐漸被清明節替代,原來會的禁火寒食也被掃墓和祭祀等活動替代。寒食節慢慢的淡出人們的生活,也在逐漸的被遺忘。
遺忘有的時候代表着消亡,當人們開始遺忘它的時候,離它真正的消亡就不遠了。在日漫《夏目友人帳》中有一集講的是一位因為人們祈願而出現的神明随着人們不再需要他而力量逐漸被削弱直至最終消失。而在國漫《曆師》中,也有類似的情景。被人們慢慢遺忘的曆史寒食、花朝力量逐漸變得薄弱,當不在有人們記得這個節日的時候,它們便會消失。
人們都說死亡不是一個人真正的盡頭,當活着的人忘了他的時候,或者世間再也沒有人記得他的時候,他才算真正的在世間消失。那麼節日也應當是如此吧。雖然我們的民族節日不會像動漫中的那樣幻化為人,但是當我們慢慢忘記它們的時候,它們是不是也就真正的在這個世間消失了呢。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記得寒食這個節日了,也幾乎沒有人會在寒食節這一天禁火吃寒食了,寒食節這個傳統的民族節日在逐漸的被人們所遺忘,也許再過許多年人們隻能從一些文獻中了解這個曾經存在了上千年的節日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