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在給自己孩子的書信中寫道: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将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那麼當你的孩子問你“媽媽,我為什麼非要讀書、非要考上好的大學呢?”的時候,作為父母,該如何回答孩子這個問題呢?
讀書是通往幸福的最快捷方式
上學的時候不吃苦,将來走入生活、走入社會一定會吃更多的苦。
"零分考生"徐孟南原本成績不錯,受韓寒《通稿2003》和交白卷的蔣多多的影響,開始強烈反對中國的應試教育。
在2008年參加高考時,為表達對教育制度的不滿,他在考卷上面寫滿了自己對教育體制的控訴,向社會宣傳他自創的教育理念。
他想以獲得零分的方式,吸引公衆和媒體對其教育觀念的關注。同時,也想以此方式“出名”,想象能像韓寒一樣一舉成為作家。
結果讓他非常失望,徐孟南既沒有考上大學,教育理念也沒有被人認可,也沒有成名,當作家的想法未能實現,最後他所留下的隻有“零分考生”的标簽。
這樣的結果是他自己刻意而為,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夢想”破滅之後,回到現實當中,為了生活,他輾轉在各類工廠給人打工:制造井蓋、組裝廣告箱、包裝衛浴産品、生産說明書……各種髒活累活。
打工的生活是心酸的,完全被“勞累”、“辛苦”所充斥。
10年時間裡,徐孟南經曆了娶妻、生子、離婚,吃盡了生活的苦頭,經曆了各種社會磨砺的他終于認識到了上大學的重要性。
于是,2017年他報考了安徽高職分類專科考試再次參加高考,選擇重新回到校園學習。
而當初影響他的同樣交白卷的蔣多多也因為沒有學曆、又沒有技能,經曆了找工作的艱辛之後進入一家技校就讀,回憶當年自己的行為,她說覺得十分可笑。
韓寒也對退學的事情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現行的高考教育制度無法照顧到方方面面,但是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卻有着基本的公平。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自己不能勝任這項挑戰,隻能選擇退出,這并不值得學習。”
每個人的成功都不能複制,人家退學有人家退學的底氣,不是每個人都有退學的資本的,一定要權衡利弊之後再做選擇。
現在的教育确實是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讀書考個好大學依然是很多孩子通往幸福的最快捷方式,是大多數人能走的最不辛苦的路徑了。
讀書讓人生變得有意義
德國一畫家馬恩從小愛畫畫,在不講究競争和排名、氣氛自由的德國教育系統裡,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總是隻有三分鐘熱度,想做木工就學做木工,想做外語翻譯就做外語翻譯......
高中畢業就不上學了,畢業之後就一直和母親住在一起,也一直找不到工作,一年、兩年、三年過去了,剛畢業時他隻有18歲,今年他45歲了,仍舊失業。
因為一直沒有工作,他也一直沒能結婚。他的母親也将近80歲了。
倒不是說他沒錢沒名就不好,隻是因為他找不到人生的意義,而讀書能讓人生變得有意義。
如何培養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
1.培養孩子愛讀書的價值觀
日常生活中,多找機會告訴她們“有學問比有錢更重要”,告訴她們“讀書人受人尊敬”,讓孩子覺得讀書是一件非常有價值、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
從思想和意識層面,讓孩子有學習好的價值觀念,這點很重要,自願學習永遠比強迫學習更有效,内在動機比外在動機更能驅動一個人的行為。
2.培養自己愛讀書的習慣
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習慣養成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孩子的模仿能力都很強,看到父母做什麼,孩子便會效仿。
所以要想孩子有愛讀書愛學習的好習慣,首先父母自己要有愛學習的習慣。
比如,業餘時間,用别人看電視的時候去看書學習,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不用擔心孩子不會寫作業、不會自覺看書學習。
反之,如果父母看電視或者打麻将,孩子肯定不能靜下心來專心學習。
3.營造讀書的環境與氛圍
在家裡多放些書,客廳、卧室都可以放學習的書籍,營造讀書學習的環境。
周末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一下這周各自的學習和讀書情況,保持學習的氛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