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都在瘋狂曬個稅“退稅”或“補稅”的截圖。
能退稅的小夥伴感覺天降橫财,要補稅的人,都在想辦法研究各種附加減免抵扣稅款的方法。
驚喜丨這三種保險能退稅
眼尖的人發現,除了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外,還有一個“其他扣除項目”,包括年金,商業健康險和稅延養老保險。
好奇丨什麼是稅優型保險?
我們來介紹一下這三個東東:
年金:
企業年金是一種補充性養老金制度,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數量達到95963家,參加職工數量2547.94萬人,積累基金達到近1.8萬億。
商業健康險:
商業健康險,特指個人稅優型商業健康險。主要目的是與社保銜接,補充醫保補償後自付的醫療費用。
兩大亮點,一是允許帶病投保、且沒有等待期,二是保證續保。
但這類保險大多以團體險的形式在銷售,需要公司統一購買,才能成功投保,且保額不高(隻有20-30萬)。
适合的人群:本身有既往病史但很難買到保險的人。
稅延養老保險:
稅延養老保險是指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允許申報抵稅,但領取商業養老金時還會再征收個人所得稅。
2018年開始,目前處于試點推廣中,僅僅适用于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試點地。截至2019年12月末,已有67款産品獲批上市,19家公司實現出單,保費收入約2.47億元,累計參保人數4.7萬人。
實戰丨如果我滿足條件,如何操作退稅?
年金:
如果企業有繳付年金,APP會自動顯示抵扣金額的,無需個人操作;如果你的公司沒有為你購買,在個稅申報時候,這個項目下的數字就是“0”。
不超過本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的4%标準内的部分,可以申請抵扣。
Tip:個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是指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
月平均工資超過職工工作地所在設區城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
稅優型商業健康險:
單有顯示稅優識别碼的産品,就可以享受稅優政策。
投保人可以享受每年2400元(每月200元)的抵扣福利。通俗來說,沒有購買稅優健康險的個人稅收起征點為5000元/月,購買了的起征稅為5200元/月。
稅延養老保險:
有“稅延養老賬戶編号”的保單就可以操作。可享受每月最高1000元、每年最高1.2萬元的稅延額度。
扣除限額=(當月的工資薪金、連續性勞務報酬收入)*6%
如果扣除限額高于1000,以1000計算。
惋惜丨消費者買的保險産品中90%不能退稅
商業保險可以抵稅是真的,但除了上述三種稅優型的産品,自己購買的重疾險、醫療險、年金險等都與此無關。
這類産品購買渠道多在公司,個人難以購買。
公司對你好不好,看這些福利有沒有就知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