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是怎麼由來的?年月日,是一種指計時單位,人們根據地球自轉,産生晝夜交替的現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據月亮繞地球公轉,産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産生的四季交替現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年月日是怎麼由來的?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年月日,是一種指計時單位,人們根據地球自轉,産生晝夜交替的現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據月亮繞地球公轉,産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産生的四季交替現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年月日,這三個概念所依據的物質運動是互相獨立的。根據精确測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約為365.2422平太陽日,這叫一個回歸年。而從一次新月到接連發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時間間隔為29.5306平太陽日,這叫一個朔望月。
一年,地球繞太陽公轉了一周(一圈)的時間。全長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時48分46秒,這叫“回歸年”。曆法上的年為了應用方便,不采用回歸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數。公曆的平年是365天,閏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閏,每百年少閏一次。使用的整天數的年,曆法上叫做“曆年”。
一年,又是氣候變化的周期,氣候由冷變熱,再由熱變冷;這包括了人們從事農業自耕種到收獲的全過程。所以人們從很早的時候起,就用氣候冷熱周期變化這個自然規律作為計算時間的單位,把一年作為制訂曆法的根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