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川大開了一門攀樹課?
難道要現場學習猴子上樹?
可能是專門來治愈恐高的?
不“挂高數”
但可以“挂高樹”
相信許多人聽見攀樹課的第一反應,都和華西口腔醫學院2018級謝仁阿依同學一樣,“來上課之前我以為就是找一些比較矮的樹,像小時候那樣徒手爬一爬、玩一玩”。
但諸位恐怕沒想到,攀樹其實是這樣的——
攀樹應用廣泛。例如園藝上,可以通過攀樹處理一些高處的蟲蛀、斷枝等情況。正确的攀樹作業不僅不會傷害樹木,還能保護樹木。
川大攀樹課使用的設備包括了樹皮保護器,不會對樹木本身造成傷害。有專業的教學團隊與設備支撐保障,才使得攀樹課安全地走進了川大校園。
謝仁阿依正将樹皮保護器穿上繩
幹貨滿滿
歡樂多多
攀樹課是一門體驗式的課程,但絕對不是“玩一玩”這麼簡單,識樹、繩結、安全意識教育等樣樣都要有。與徒手爬樹相比,攀樹更注重專業性與安全性,它不僅鍛煉大家的綜合能力,還會培養同學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豆袋,裝了豆子的布袋,攀樹時通過抛豆袋可以将樹皮保護器和主繩安裝到自己想要的樹枝上。圖片中的同學正準備抛擲豆袋。
“頭盔!頭盔!”場地中不時響起老師的提醒聲。
“小心!小心!”抛豆袋前同學們都會互相提醒,以免豆袋落下時砸中其他同學。
而攀樹用的繩結投入使用前,師生們會進行測試,确保繩結的安全性。
老師們全程守候,進行保護、指導和糾錯
雖然攀樹課上全程“護航”,老師們卻表示,這門課其實是為了能讓學生今後生活中能夠離開老師,“去獨立地解決問題”。
因此,同學們需要從零到一,認識各種裝備,學習判斷樹木是否可攀,利用各種工具零件組裝攀樹系統,抛豆袋、裝樹皮保護器、打繩結……直到完成攀樹任務。
攀樹課裝備
而諸如豆袋位置不對、樹皮保護器安裝錯誤等諸多問題,都需要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力量來解決。
在樹枝上行走
成功牽手
通過反複嘗試再到成功,課程實踐不但磨煉了同學們的意志,也給大家帶來了許多歡樂。第三次授課,老師們還帶領大家用已學知識搭起了安全的樹上秋千,讓大家“飛”了起來。
同學們紛紛表示願意為攀樹課打call,大川親身體驗後也當場就被攀樹課圈粉!
神仙課程背後
是精心的籌劃
從采訪中大川了解到,課程負責人鄧維老師(對!就是上一次神仙課程“野外生存技能實踐”裡的負責人鄧老師)五年前就有了開設攀樹課的想法,籌備過程包括在全校範圍内選樹并尋找場地、購買開課器材與設備、制定符合川大實際的課程方案等等。
鄧老師表示,攀樹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希望這門課能促進大家與自然的交流,提高大家的生存技能和面對困難的韌性,讓大家在遇到危險時有一定的自救能力。
同學們圍站成圓,做準備活動
為了保證課程質量和學生安全,攀樹課還邀請了湖北大學戶外運動專業的盧俊佩老師擔任課程主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盧老師的講解專業、細緻、耐心,被同學們親切地稱呼為“小白老師”。
在盧老師眼中,川大的同學們上課非常認真,下課後積極提問,授課過程不僅對他調整教學方式有益,也讓他發現了孩子們的可貴品質。
計算機學院2017級陳良洪同學評價說:“老師們都通過實踐來教學,他們都很好,如果給這門課打分,我會給10分滿分。”
陳良洪同學在練習
籌謀已久,有備而來,攀樹課捕獲同學們的心并非偶然。
搶課靠運氣
考核很個性
憑借這麼一波炫酷操作,本學期首次開設的攀樹課已經登上了川大神課榜,不少同學都想試試,大川也特地打探了一下選課方式。
目前,攀樹課是一門公選課,總共32學時,分為兩個周末上完。課程容量20人。大家自由選課後,由教務系統随機抽取。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本學期上課的同學們紛紛表示自己運氣爆棚!
這門課采取邊學邊考核的考核方式,确保同學們掌握知識。在最後的結課考試裡,老師标定三個目标點,在30分鐘内,同學們采取什麼方式、通過什麼路線、優先完成哪個目标、如何分配時間也都全由自己安排。
沒有标準答案的考核方式充分展現了學校個性化的教學理念,也給了同學們最大的發揮空間。
尊重自然
提升自我
川大攀樹課
你心動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