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①,吾得執而殺之②,孰敢?常有司殺者殺③。夫代司殺者殺④,是謂代大匠斫⑤,稀有不傷其手者矣。
①奇:邪之意。
②執而殺之:捉拿殺掉。
③司殺者:指專管殺人的人,或言天道。
④代司殺者:代替殺人的人。
⑤斫:砍、削。
人民連死亡都不懼怕,為什麼還要用死來吓唬他們呢?假如人民真的畏懼死亡,對于為非作歹的人,我們就把他抓來殺掉。誰還敢為非作歹?現在經常有人殺人,卻标榜替天行道,這就如同替木匠砍伐樹木,他根本不懂木匠的技巧,豈不自傷其手腳?
中國有句成語:殺雞儆猴。意思大家都明白。問題的關鍵是,殺雞真能儆猴嗎?動物學家研究說有效。殺雞不但可以儆猴,凡是有靈性的動物都可以被恐怖的環境産生驚恐。猴子作為動物中非常有靈性的動物,他自然知道屠夫殺雞之恐怖,故心生膽顫。設若以殺雞來儆豬可以嗎?不行。因為豬的智商不高,你别說殺雞不能儆之,你殺豬也不能儆。
從動物導入人。統治者對待老百姓慣用的伎倆還真是殺雞儆猴之術,從規律上講絕對有效果。明朝時期朱元璋為反腐敗采取的措施是,抓住一個腐敗的官員就剝了他的皮,然後把爛草裝進皮囊裡,懸挂在衙門院子中央,很多繼任者害怕了,就不敢腐敗了。當然這其中有個前提,一定讓每個人都知道活着的價值比死了好。如果有人覺得生不如死,那你願意剝皮你就剝好了。
道德經
老子此處說的是治民。若統治者對待老百姓異常殘暴,人們覺得死活都一樣,那還怕什麼死啊!可能的選擇就是幹:反了。在這種情況下,殺人也起不到警示的作用。為什麼曆史上因為犯各種各樣的罪行而被殺的人數不勝數,犯罪率并沒有減少呢?曆代農民起義哪個不是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情況下發生的?因為,造反是唯一可以求生的方法。在這樣的情況下,統治者就沒有必要以死來吓唬老百姓了。而老子之所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就是從關心百姓疾苦的角度告誡統治者,對待老百姓要遵從天道。我這裡說的天道可以理解為仁道。統治者愛護老百姓了,老百姓難道不擁戴你嗎?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孟子所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篇下》)道理都一樣。
不管曆代研究者對老子的話有什麼樣的誤讀,我們都必須還原老子的真實想法:把主觀與客觀兩方面的情況考慮周全,并且采取寬容的政策,如是管理國家是有效的。若不按天道自然辦事,草菅人命,就會帶來無盡的禍患。仔細理解老子的本意,他并不是要用殘酷的手段随意殺人。盡管在本章裡我們見到好幾個“殺”字,但并不是要殺害老百姓,這是必須說清楚的。
說到企業管理同理。很多企業面對違紀者基本上都是采取處罰措施。這個之于現代企業管理也不能一無是處。但是作為管理者必須考慮其處罰的效果。當處理了幾個人之後,還有違紀的嗎?不但有,反而多了,那就說明處罰不是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法。那怎麼辦呢?有的企業家用賞,結果也很好。因為罰會讓人的劣根性更加放縱,而賞則會讓人的惡習得以收斂。這是企業管理中必須要考慮的。孟子也說過:“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焉。”《孟子· 離婁上》。意思是說,愛别人而其不親近我,應該反問自己的仁愛之心夠不夠;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應該反問自己的能力夠不夠;我禮貌待人而得不到回應,應該反問自己态度夠不夠恭敬;任何行為得不到預期效果,都應該反躬自問,深度反省自己。最主要的是要“樂取于人以為善”。自身正了,天下也就歸順了。何謂其身正?若以老子之意可解釋為:自身悟道,而天下亦悟道。
此文章來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