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讓心中住一尊菩薩,每日行善與愛以供奉,成全自己。
他為人耿介倔強,一生窮愁潦倒,他的詩大多是抒發個人的坎坷不遇和揭露世态炎涼。
唐貞元十二年,年屆46歲的他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 [1] ,也有考證學說認為其考了六次,具體無從考證,姑且認為其考了三次,第三次進士登第,放榜之日,他狂喜,頓時感覺光宗耀祖。
當即寫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詩《登科後》:
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
短短二十八個字,他體驗了46年來從沒體驗過的快樂,志得意滿,實現了一次小小逆襲,他就是孟郊。
四十好幾的人了,幾十年的小目标終于實現了,興奮之情可以理解。
如果一個人愛笑,這個人也往往愛哭,這種性格也在孟郊身上體現的淋漓盡緻。科舉失利垂頭喪氣的樣子同樣像極了考砸了高中生。
曉月難為光,愁人難為腸。
誰言春物榮,獨見葉上霜。
雕鹗失勢病,鹪鹩假翼翔。
棄置複棄置,情如刀劍傷。
——孟郊《落第》
誰說春天來了萬物欣欣向榮?我隻見葉子被霜打,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遭受了巨大打擊,再好的美景也喚不起失意人的雅興。
後來孟郊再次參加考試,很不幸,又沒有取得好成績,便寫出了《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夢短不到家。
兩度長安陌,空将淚見花。
這是孟郊第二次科舉失利後的心态,晚上躺下睡覺,輾轉反側,徹夜不眠;哪怕進入夢鄉,也是夜長夢短,簡直跟我當年考研失敗的心态一模一樣,唯一不一樣的是,我沒寫詩記錄下來。
敏感的性格,同樣相伴細膩的感情,孟郊奉母之命踏上第三次科舉之路,母親在其成功之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正是這種感性敏感的性格,他的孟郊留下了贊頌母親的千古名詩《遊子吟》,深情發自肺腑,引起無數遊子共鳴。誰的母親不是“臨行密密縫”,哪位遊子又不想“報得三春晖!”
“從好幾天以前,房東太太就向我說,她的兒子今天家來,從學校回家來,她高興得不得了。……但兒子隻是不來,她的神色有點沮喪。她又說,晚上還有一趟車,說不定他會來的。我看了她的神情,想到自己的在故鄉地下卧着的母親,我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這是國學大師季羨林一段文字,懷念母親,每每讀到,便有強烈共鳴。
共和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常常說:“我真的很想念我的母親。”母親去世後,母親的遺物中他隻選了一條圍巾。他說:“一到冬天,再好的圍巾我也不用,隻用她這條。生前我不能陪她,她走後,有這條圍巾,如同她永遠跟我在一道。”
新年來臨之際,天下的媽媽都一樣,人生的旅途如一場馬拉松,誰也無法一直百米沖刺,若人生遇到不順,回家看看媽媽,聽聽媽媽唠叨,如果年過古稀,還有母親敲打,何等幸福。
一個好的詩人往往具有悲天憫人的菩薩心腸,否則寫不出力透紙背的文章。
孟郊進士及第之後,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按理說一般會分配在中央政府部門或地方要職,由于他的不屈服,未能舒展他的抱負,
高堂搥鐘飲,到曉聞烹炮。
寒者願為蛾,燒死彼華膏。
——孟郊《寒地百姓吟》
與“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表達的思想一樣,全都體現出民間疾苦,富貴人家夜宴時敲鐘,烹燒食物的香氣到天亮時還氤氲不散。受凍者願化作撲燈蛾,甯願被燒死也要沖向富貴人家飾有華彩的燈燭。
孟郊批判澆薄時風和叛亂犯上,對時俗采取一種不合作态度,在中唐這個複古之風很濃的時代裡得到了在後來不可能有的贊譽。
從孟郊的詩詞可以看出他是比較感性,價值觀很正的好同志,這種性格讓他交到了陪伴一生的好朋友韓愈,兩人詩歌主張和風格比較接近,而且交往較多,情誼深厚。
韓愈生平自負,輕易不贊許别人,但對孟郊十分敬重,孟郊大韓愈17歲,“吾願身為雲,東野變為龍。四方上下逐東野,雖有離别無由逢。”便可看出韓愈對孟郊的敬重。
孟郊58歲連喪3子,凄苦悲恸無以言表。韓愈寫《孟東野失子》,對好朋友進行勸慰。
韓愈從軍,孟郊作詩《送韓愈從軍》相送,
一章喻檄明,百萬心氣定。
今朝旌鼓前,笑别丈夫盛。
喜悅相互分享,挫折後相互勉勵,彼此相交22年,自始至終關系一直非常親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快樂的時候像個瘋子,失落的時候像個孩子,最真摯的友情給知己,以身作則,孝敬父母,他就是孟郊,一個真實的普通人。
2019年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同樣可能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如果2019年處于低谷,衷心祝福每一位奮鬥者時來天地皆同力,在2020年收獲屬于自己的幸福。
作者:王雲濤,山東煙台人,執業律師、注冊會計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