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明代勳官和爵位

明代勳官和爵位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7 02:17:01

明代勳官和爵位?老話說:"打一棒子再給個甜棗"賞賜能給人以奮發向上的動力,所以在我國古代官員賞賜制度曆來被各朝統治者所重視,是古代皇帝加強統治和管理文武百官的手段,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明代勳官和爵位?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明代勳官和爵位(明代文官賞賜制度)1

明代勳官和爵位

引言:

老話說:"打一棒子再給個甜棗"賞賜能給人以奮發向上的動力,所以在我國古代官員賞賜制度曆來被各朝統治者所重視,是古代皇帝加強統治和管理文武百官的手段。

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橋段:"某某大臣完成了什麼任務,皇帝龍顔大悅,着官升四品,賞黃金百兩,絲綢十匹……"然後幾個小太監端着盤子就上來給大臣獎賞了,先不說百兩黃金一個人端不端的動,在古代賞賜大臣真的就是皇帝一句話然後當庭就給予獎勵嗎?

什麼樣的大臣多麼大的功勞才能有此殊榮呢?

今天我們以明代為例,大緻了解一下明代的文官賞賜制度

明代文官賞賜的管理和認定機構皆有詳細規定

賞賜在明代政治生活中是一件大事,不管是新皇繼位,冊封太子,軍人立功,祭祀,編撰書籍還是節日慶典,甚至于官員去世都有可能被賞賜(追封等等),而正是因為賞賜的名目衆多,内容類型都很繁多,涉及到的人員關系比較複雜所以單一機構肯定是無法有序完成的,在明代就主要有:

吏部—負責認定賞賜資格;

戶部—負責賞賜用物資的準備;

光祿寺—負責賞賜宴席的備辦;

禮部—負責賞賜官員禮儀的制定;

鴻胪寺—負責執行賞賜的禮儀規範;

行人司—負責執行官員的賞賜。

負責認定官員賞賜資格的部門:吏部

吏部自古以來就是最受重視職能部門,簡單點說就是吏部掌管天下大小官員的選舉,考核,這也是為什麼吏部尚書穩坐六卿之首的原因。而在明代,文選清吏司是吏部第一重要的大司,也就是這個部門掌管天下文官的資曆考核升遷審核驗封清吏司則是隸屬于吏部的另一大司,主要掌管功臣的封爵,功臣襲爵,文官的封贈等等。再有就是稽勳清吏司,勳級是一種榮譽稱号,用來對表現優異的官員作出肯定和勉勵,明代文臣受勳共計有十級,受勳什麼級别則是由稽勳清吏司考核拟定。而平時最常見賞賜是在官員任職三、六、九年期滿後,皇帝會根據其成績表現對其進行賞賜,考滿賞賜也會因為官員級别不同而有差距。《明史》記載幫助皇帝完成考核封賞的部門就是考功清吏司,官員能否得到賞賜,得到多少賞賜皆考功清吏司評定,考課合格者才能得到賞賜。

負責賞賜用物資的準備的部門:戶部

戶部就相當于我國現代的财政部,明代時戶部設立于洪武年間,分立五科并下設司,局,庫等機構,多用來儲備銀兩,布帛及糧食等物資,《大明會典》、《戶部》等記載明代的甲字庫、乙字庫、丙字庫"内府十庫"儲存的四方進貢品納物折銀等主要供給皇室和朝廷以及對臣下的賞賜。明太祖曾在查閱内庫名錄後言:

"此皆民力所供蓄積,當為天下之用……封賞之外,皆宜儉約……"

因此,封賞官員成為了内庫的主要作用之一。明朝中後期内庫虛空,當賞賜所用銀錢數目過大時也曾從其他倉庫中調銀以備不時之需。

負責賞賜宴席的備辦的部門:光祿寺

明朝時光祿寺多是負責承辦朝廷各種類型的禦賜食品和賜宴等,萬曆《大明會典》記載光祿寺負責節日賜宴,進士恩榮賜宴,祭祀賜宴等等還有各種宴會所需的食材,節日祭祀所需食材等等。

負責賞賜官員禮儀的制定的部門:禮部

古代時負責教化國家禮儀,祭祀等等的負責部門是禮部,下設四屬部,明代時官員受賞賜時的禮儀制度都是由禮部制定,如洪武三年,時任禮部尚書崔亮受宋典啟示,制定了皇帝分賞大臣,賜座大臣時大臣都應該坐什麼材質的座位,文官大臣受賞時應該以什麼禮制謝恩等等。

負責執行賞賜的禮儀規範的部門:鴻胪寺

鴻胪寺,取名自漢朝,意思是"大聲傳贊,引導儀節",主要管理朝廷禮儀和接待外賓,在文官賞賜制度中也就是執行賞賜禮儀的機構。鴻胪寺在參與賞賜的宴席時主要是作為引導,宣贊的作用,從而确保宴席的禮儀流程得以順利進行,除此之外鴻胪寺還負責教導官員升授賞賜節日賞賜等等賞賜場合所需要的的禮儀規範

負責執行官員的賞賜的部門:行人司

明代時行人司隸屬于禮部,專門負責執行賞賜文官大臣等事務,雖然品級較低,最高才到正七品,不過因為行人司負責封賞"受命而出",代表着皇恩浩蕩,故而備受重視和尊敬。

行人司除了"受命而出"宣谕王命外還負責替皇帝考察各地官員任命和軍民關系也就是"四方瞻視"等責任,也正是因此行人司備受其他部門的嫉妒,多部門都想侵占行人司。

明代文官的賞賜類型五花八門

明代文官賞賜主要分為三個類型,一為恩惠類賞賜,主要有節日慶典,喪葬,祭祀,考滿等賞賜;二是事功類賞賜,多是因為建功立業,工程建築進度快且好,編撰書籍等等;第三類則是德行類賞賜,最主要的就是忠義和孝心。

恩惠類賞賜

恩惠類是明代最主要的賞賜類型,一般是皇帝在某一時間或因為某件事情某個場合而對官員授予的賞賜,具有明确的恩惠性質。除了恩賞是統治者統禦下屬的一種重要手段之外,恩賞也和我國古代自漢代以來推行的儒家思想"仁政"十分切合,而明朝又是繼承漢人王朝傳統重文思想,恩賜文官就越來越頻繁了。

恩惠類賞賜中較常見的是慶典賞賜,古時講究"家國一體",天子事即為天下大事,所以皇帝繼位,東宮冊封,後妃冊立時都會對文官大臣進行賞賜,以示皇恩浩蕩,普天同慶。

再有就是考滿賞賜,考滿指的是明代官員任職期限内對其工作成績進行的全面考核,是當時最重要的考核制度。

《明會典》記載考課之後,皇帝會對政績突出的官員大臣進行特恩賞賜,或賞物,或賜宴,或封诰命等等,總之不論封賞是何物,哪怕就是一件衣服,一壺酒,也是文官無上的榮耀。

事功類賞賜

事功類賞賜顧名思義多是通過建功立業而獲得的賞賜,除武官最常獲得外,文官大臣若是功績突出,也可獲封。宋朝以後文官集團越發強盛,逐漸掌握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命脈,文官獲封事功類賞賜的情況也逐漸增多。而且明代時武官守邊疆多會配以文官協助,起到監督制衡權利的作用,由此文官能夠獲封軍功類賞賜也就不足為奇。

另一常見的事功類封賞則是工程營建賞賜,如治理河流,修建邊防營地以及皇陵的建築,若能出色完成皇帝就會照例進行賞賜。

德行類賞賜

最後一類賞賜則是屬于精神引導層次的賞賜,自古忠孝就是我國傳統社會中一直倡導的兩大精神支柱,是普遍認同的道德價值觀

明代對忠行的賞賜主要針對盡忠死節的文臣敢于直言進谏的文臣忠君但是含冤而死的文臣等等。對盡忠盡孝之人之事進行賞賜,有助于統治者留下美名更有利于忠孝文化的傳播,加強皇權統治

明代文官的賞賜特點充滿封建色彩

内容多樣性

明代文官賞賜的内容五花八門,多種多樣,有物品賞賜如銀錢賞賜,古玩字畫,食物賞賜,田地宅子賞賜,奴婢賞賜和服飾賞賜等等,僅僅貨币賞賜就分為黃金賞賜,白銀賞賜,銅錢賞賜和寶鈔賞賜等等。還有一種則是名譽類賞賜,主要有賜名,賜爵,賜勳等等。爵位勳位主要是一種榮譽稱号,代表着皇帝恩寵,可以領取朝廷俸祿但是沒有官職實權,明代祖制文官不得封"公侯",文官封爵除了生前封爵也可以死後追封但不論是哪一種,在當時都是無上榮耀。

偏向性

就像人之喜好各有偏向,皇帝對于官員的賞賜也有很大的偏向性,明代文官賞賜多偏向于京官輕視地方官員,而京官中,對于三品以上以及侍讀人員的賞賜則更為偏向。畢竟京官皇帝天天見,混個臉熟,賞賜時對于熟人格外優待也合乎情理。

時代性

賞賜多是以皇帝的意志進行,在不同的朝代對于不同的皇帝,賞賜的對象受賞賜的行為也多有不同,具有很明顯的時代特征。明代承襲宋朝"重文輕武"思想,對于文官的賞賜随時間發展呈現階段性特點上升趨勢明太祖賜谥一般隻賜予武将,而自明成祖開始賜谥多是文官的榮耀,且明成祖喜好賜宴,近有記載的賜宴就有129此之多,幾乎占據賞賜總數的一半。

結語:

文官賞賜制度古已有之,但賞賜由皇帝而起,以皇帝喜好而轉移,故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的賞賜制度,明朝時賞賜制度承襲宋元,較為成熟,并部分沿用至滿清。

賞賜文官增強了君臣感情改善了官員的生活加強官員工作積極性忠君忠國的思想理念,利于統治者加強官員管理。但明朝中後期皇帝懈怠,雖然多以谥号榮譽為主,但随意賞賜導緻财政壓力加劇,擾亂群衆生活,敗壞了官場風氣,是明代走向衰敗的一大原因。

參考文獻:

《明史》

《大明會典》

《吏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