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卦圖破解”)
二、象辭破解
象辭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釋字(詞)
觀
繁體為“觀”。《說文》:“觀,谛視也,從見雚聲”。《韻會》:“所觀也,示也”。《師古曰》:“觀, 示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嘉量既成,以觀四國,永啟厥後,茲器維則”。(注:嘉量是我國古代标準量器)
“觀”從見從雚,雚是一種水鳥,現寫作“鹳”,即“白鹳”。其特點是腿長、脖胫長、有利觀瞻。其标志性動作就是頸部伸直向上,頭仰向後,嘴裡發出“嗒嗒嗒”的聲音。白鹳所展示的這種形象後來成為一種象征,象征高瞻遠矚。所以古代皇帝寶座前就陳設有這種“白鹳”形象。其淵源就是《觀卦》。隻是人們錯把“白雚”當作了“仙鶴”,并杜撰出“仙鶴”的政治象征意義,其實,“仙鶴”隻象征長壽、幽雅、是道家文化的元素。皇帝寶座前那是施政的地方,不是養生的地方。所以其陳設确定為“白雚”,而非“仙鶴”。
“觀”的本義就是如雚之視,即仰視。用作名詞,即指仰視而所示之情況。如蔚為大~、大~在上,歎為~止等。仰視見高,由于所處的高度不同,所能看到的全貌也不同,所以“觀”又引申為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和認識。如:世界~、人生~、價值~、榮辱~,~念、~點等。由于天文觀察需仰視,所以“觀”又是古代天文學家觀察星象的“天文觀察台”。史載漢武帝在甘泉造“延壽觀”,以後,作“觀”迎仙蔚然成風。再後來,就把道教建築稱之為“觀”。《爾雅·釋宮》:“觀謂之阙”。孫炎曰:“官門雙阙,舊章懸焉,使民觀之,因謂之觀”。
釋象
《觀卦》上巽下坤。“巽為風”、“坤為地”,故曰“風行地上”。空氣的流動形成風,風是大自然的使者。“風行地上”就象天帝派使者巡視地方,诏诰天下,萬民仰之,故曰“觀”。
《觀卦》整體是一個按比例放大的艮體,象兩個艮體重疊在一起。“艮為果蓏”,按倍放大的艮體象征碩果累累。《觀卦》天時在季秋之月。季秋之月,田事已畢,瓜果糧食歸倉,豐收的果實堆積在一起,蔚為大觀,象征功成物盛,成果達到極盛,蔚蔚乎大觀也,故卦名曰“觀”。
《觀卦》整體是一個按比例放大的艮體,象兩個艮體重疊在一起。“艮為門阙”,兩個艮體并列,象雙阙并立。《爾雅·釋宮》曰:“觀謂之阙”。孫炎曰:“宮門雙阙,舊章懸焉,使民觀之,因謂之觀”,古代道教建築亦稱為“觀”。雙阙并立,故卦名曰“觀”。
“艮為門阙”,《易》常引申取象為“廟”。艮為廟在《周易》中為常例。而廟是供奉、祭祀先主的地方,《觀卦》九五是艮體主爻,又居王位,故曰“先王”。《觀卦》上巽下坤,“巽,入也”入而見之曰“省”,故謂之“省”。“坤為地”,地者方也,故曰“方”,“方”即世界各地。“省方”的意思就是指(統治者)巡行省視天下各地。《觀卦》上巽下坤,“坤為衆”,這裡換言曰“民”,民在下,故曰“觀民”。“巽為風”,“風”是大自然的信使,體現着大自然的溫度、濕度、生發肅殺,強弱方向等信息,代表天命,天意,也代表上天對天下衆庶的教化,故教化的結果被稱為民風、風俗、風氣等。風在上,故曰“設教”。“觀民設教”的意思就是制訂各種規章典則,以教化萬民,使萬民皆循規蹈矩,以之為觀。
“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體現了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先王“設教”,乃先“省方”,這樣制訂出來的典章禮儀才能符合實際,切合客觀規律,才會被樂意接受,并奉為典則加以遵守。先走群衆路線,然後再頂層設計。
孫炎曰:“宮門雙阙,舊章懸焉,使民觀之,因謂之觀”。《觀卦》整體象雙阙之觀。上面巽體代表天命,教令。《觀卦》艮體與坤體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結構上的大艮體,“艮為門阙”,又“艮為成”、“坤為文”、“成文”象征典章。典章以教令的形式懸布于宮阙之門,使民觀之,因謂之“觀”,這就是所謂“觀民設教”。
義理
觀阙之所,是天子發布政令,教命的場所,顯示天子的威嚴及其統治理念、觀點。《觀卦》上巽下坤,“巽”代表天命,“坤”代表民心,上巽下坤代表上順天命,下應民心。天命與民心是統治思想中的兩大要素。統治的最高境界就是“順乎天而應乎人”。統治者圍繞這個觀念,制定了各種統治制度,這些統治制度的集合,形成了統治思想的“蔚蔚大觀”。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是除政刑制度之外的更加繁雜的統治制度,蔚為大觀,充分體現了奴隸制鼎盛時期的時代特點和文明程度。孔子盛贊周禮,他說:“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