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人類應該怎樣和野生動物相處

人類應該怎樣和野生動物相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4 16:31:09

​​

人類應該怎樣和野生動物相處(如何與野生動物正确相處)1

與野生動物保持距離

對于很多野生動物來說,人類接近它們可能會造成緻命後果。每隔幾年,黃石國家公園就會出現距離野牛(bison)太近的粗心遊客上演僥幸逃生的故事。2015年,加利福尼亞州,一名男子嘗試與響尾蛇(rattlesnake)自拍時被咬傷(他得以幸存)。還有人在與熊自拍時被襲擊。在野生動物周圍時需要謹慎一些。仔細閱讀所在地的警告标志,認真對待上面的指示,不要小看任何熟悉的物種。


不要投喂野生動物

切勿觸摸或喂食野生生物,即使它們乞求也不能投喂。人類的食物可能導緻它們的健康問題,而過于适應人類和人類食物的捕食者往往會因此遭殃。“親密接觸”野生動物不僅很可能會在互動時被傳播病毒,而且也會幹擾影響野生動物的習性。投喂行為會因為食物來源過度單一化而讓野生動物營養失衡、健康狀況下降,過度依賴人為飼養,導緻它們無法在自然環境中生存。需要特别注意那些以野生動物為噱頭的旅行團。一些打着“野外攝影之旅”旗号的旅行團,會用危險且不道德的方式迫使野生生物接近遊客,例如用活的或假的老鼠吸引貓頭鷹。問題是,這些動物會逐漸習慣于不勞而獲,持續等候在喂食地點,失去捕獵能力,有些還會在試圖接近人類時發生被汽車撞到等事故。


停止對照片進行地理标記并清除照片上的GPS數據

您發表在社交媒體上的照片可能會使一頭犀牛或者大象被盜獵者殺死。每次拍攝照片時,智能手機或數碼相機都會自動為該圖像記錄元數據:日期、時間、GPS位置等。在網上看到這張照片的任何人都可以獲取該信息,這意味着偷獵者可能距離獵物隻有幾步之遙。科學家們正在解決這類問題。爬蟲學家總是會非常小心地清除原始地理數據,以免非法爬行動物收藏者發現并捕獲這些動物。随着學術界越來越朝着開放出版的方向發展,生态學家要努力判斷有多少稀有物種的位置信息可以被分享。他們還必須保護自己的數據庫——在印度,偷獵者試圖利用戴項圈的老虎的GPS信息入侵數據庫。

發現野生動物交易,可以這麼做

如果經營者沒有陸生野生動物經營許可證 、檢疫證等合法證件,可判斷為非法交易,可舉報。2020年1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聯合發布公告,社會各界發現違法違規交易野生動物的,可通過 12315 熱線或平台舉報。


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禁止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獵捕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依法取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核發的狩獵證,并且服從獵捕量限額管理。同時,該法禁止生産、經營使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沒有合法來源證明的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該法規定,違反上述條款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和違法所得,并處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價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人類應該怎樣和野生動物相處(如何與野生動物正确相處)2


充分認識食用野生動物的健康風險

市場上出售的很多野生動物有非法捕殺、繁育、非法經營以及未經檢疫等問題。作為消費者,要充分認識濫食野生動物對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風險極高。如果不小心誤食,我們建議您撥打當地市民熱線咨詢并确認是否存在健康風險,以及是否應舉報售賣商家。

結語:

病毒在自然界是長期存在的,與自然宿主形成了穩定共存的關系,比如蝙蝠身上攜帶的冠狀病毒。隻有當人類主動打破與野生動物之間的天然界限,通過非自然的方式接觸或食用野生動物,病毒才有可能通過中間宿主發生變異,引發對人類具有感染及傳播能力的傳染病。妖魔化蝙蝠等物種極為不妥,它不會主動尋找人類的麻煩,傳染人類什麼疾病,需要反省的是人類自己。

我們能做的有很多。在當下,我們可以首先做到:不食用、不買賣、不獵殺、不圈養、不投喂,與野生動物保持距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